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初英美现代诗史上出现了重要的意象主义诗歌革新运动.英美意象派尽管存在的时间很短,但它对英美现代诗歌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庞德是美国现代诗歌的代表,他与英美意象派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作为意象派诗歌的创始人之一,庞德在诗学原则和诗歌语言方面都受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小品心领神会,故其《地铁车站》能突破英美意象派的局限,成为英美意象派诗歌的压卷之作;而卞之琳既深谙英美意象派的玄奥,又精通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文化,故其《断章》能成为中国意象诗的翘楚之作。揭示二者成功的来龙去脉以及英美意象派与中国古典诗歌、中国意象诗与英美意象派、中国意象诗与中国古典诗歌之间的微妙关系,可窥见造成英美意象派局限性以及意象派在中国未能形成流派的原因,为促进中西文化的交融互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意象主义诗歌是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起点,意象主义运动标志着西方新诗运动的开端。埃兹拉·庞德是意象派诗歌运动的倡导者,他的意象主义诗歌把英美诗歌从讲究修辞和机械呆板的节奏中解放出来,开创了英美现代主义诗歌的新纪元。他对意象的创新意识深刻影响了英美现代主义诗歌,极大地推动了现代派诗歌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意象派是20世纪初最早出现的现代诗歌流派,是中西方文化交流与对话在诗歌上的一个重要表征。英美意象派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有极其相似的理论基础,在创作风格、语言运用方面英美意象派学习和模仿中国古典诗歌,意象派诗人们以一种全新的诗歌理论和创作实践,开启了一条新英美的现代诗歌之路。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英美意象派与中国意象诗这一背景观照下,从多层次深刻主题、意象的营造、意象的组合等三方面阐述庞德《地铁车站》与卞之琳《断章》的艺术成就,分析造成英美意象派局限性的历史原因,并力图对英美意象派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中国意象诗与英美意象派诗歌在彼此交融互汇过程中的一些得失做出评判,从而为促进中西文化的进一步交流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6.
略论中国古典诗歌与英美意象派诗歌中的意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中国古典诗歌和英美意象派诗歌中的意象进行了比较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蕴含诗人丰富的思想感情 ,涵量大 ,韵味深 ;而英美意象派诗歌中的意象则往往是“客观对应物”的呈现 ,少蕴藉  相似文献   

7.
本世纪初在英美诗坛盛极一时的意象派诗歌,已被公认是英美现代诗歌的发轫,更被誉为:“美国文学史上开拓出最大前景的文学运动”。无论是意象派诗人们自己,还是文学史家们,在论及这一诗歌流派时,都要首先指出:意象派是向东方诗歌(?)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学习的。正如批评家肯挪在《埃兹拉·庞德》一书中所一语概括的:“按中国风格写诗,是被当时追求美的直觉所引导的自由诗运动命中注定要探索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庞德是20世纪美国意象派诗歌运动公认的领袖,其诗歌创作对英美现代诗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究其渊源,应归功于中国古典诗歌.文章从中国古典诗歌赋予其诗歌创作与翻译灵感、拓宽其诗歌创作与翻译视野、丰富其诗歌创作与翻译理论等方面入手,探讨其对庞德诗歌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庞德作为意象主义的代表人物,其<华夏集>发动了英美诗歌史上声势浩大的意象派诗歌运动.本文主要对庞德创造性翻译进行分析,以及对比研究<玉阶怨>的两个译本,探讨庞德刨造性翻译的精妙所在.  相似文献   

10.
美国新诗运动被誉为“美国诗歌复兴”,它掀开了美国现代诗歌崭新的一页.意象派诗歌作为这场诗歌复兴运动中夺目的主角,不仅在美国文学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中国新诗的发生发展中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影响了中国新诗的创作和诗学理论.论文以美国新诗运动为切入点,介绍对中国新诗影响的背景,并以胡适和闻一多为个案,探讨英美意象派对中国新诗发生发展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11.
辞断意连得风流——英美意象派与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组合之比较朱祖林在1908—1918年的西方诗坛上,英美意象派(Imagism)以其一反常规的革新意识对传统诗风形成强烈冲击。很难想象,这个先锋诗派竟与中国古典诗歌有过千丝万缕的直接联系。中国古典诗歌的意...  相似文献   

12.
对英美意象派诗歌,艾略特1953年在题为《美国文字和美国语言》的演说中曾有这样的论述:“出发点,即人们通常地、便利地认作现代诗歌的起点,是1910年左右伦敦的一个名为‘意象主义者的团体’。”这就对意象派诗歌的历史起始作了明确界定。《时报文学增刊》在1916年对意象派诗歌也这样地评论说:“意象派使我们充满了希望,甚至当它本身还并非十分完美的时候,它似乎预示了一种形式:十分完美的诗能够在这种形式中写出。”1912年,以艾兹拉·庞德为核心的一批年轻的英美诗人,象休姆、杜丽德、弗林特等人组成了一个叫“意象派”的文学团体。他们不满当时充塞着英美诗歌的感伤、乏味、无聊的  相似文献   

13.
西方意象派诗歌强调诗人应当使用鲜明的意象来传达情感,较好地做到了主客的融合与统一,给英美传统诗歌带来了健康的影响,而这一切,都可追根溯源至中国古典诗歌。中国古典诗学从理论和实践上促进了西方意象派诗歌的诞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意象派诗歌作为20世纪西方现代诗歌的第一章,在吸收东方古典文化的基础上,融合西方现代文化,把英美诗歌从机械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开创了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新纪元。深层剖析庞德的意象派诗歌,将折射出其创作中的东西方文化因子。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中国古典诗歌对英美意象派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意象的具体可感,其二是诗意的含蓄.  相似文献   

16.
英美意象派与中国意境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意象”与“意境”分别是英美意象派与中国古典诗学的核心范畴。在意象理论方面,意象派与中国古典诗学相通。而对于意象派诗是否也有“意境”,则有许多争论。该文试图揭示意境的心境本质,说明意境是英美意象派与中国古典诗歌的共同追求,并对其意境进行跨文化比较。  相似文献   

17.
英美意象派与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理念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1908—1918年的西方诗坛上,英美意象派(Imagism)以其反常规的革新意识对传统诗风形成强烈冲击。很难想象,这个先锋诗派竟与中国古典诗歌有过千丝万缕的直接联系。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理论曾是意象派诗人创作的指导原则,中国古典诗歌也成为意象派诗人竞相模仿的创作模式,可以说,“意象”成了这次东西方诗歌交流的桥梁。但在对意象理念的具体把握时,东西方诗人存在着审美重心的位移。本文拟对此作简约比较,探讨英美意象派与中国古典诗歌在交流过程中的汇通与歧异。 “意象”是我国古代诗歌艺术史上出现最早而又得到广泛运用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最早出自《周易·  相似文献   

18.
意象派是在伦敦形成的众多新诗流派中最令人瞩目的一个派别。作为现代派之一,其文本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即呈现的客观性;语言的简洁性;节奏的音乐性。该派以对诗歌的独到见解和卓越实践开一代诗风,影响及于整个英美现代文坛。  相似文献   

19.
庞德的《华夏集》是西方现代诗歌史上划时代的作品.庞德是一位中国文化传播者,作为英美意象派诗歌的代表,他的创作深受中国文化及中国古典诗词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诗词与英美意象派诗歌在意象的营造方面存在着一些共同特点:追求简洁,突出意象,时空自由;会意性强,分析性弱,且多数诗歌具有明显的绘画效果。然而,基于中英两种语言的结构模式差异,中国古典诗词大致属于常规性语言范畴,而意象派诗歌基本属于变异性语言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