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米高峰  李昂 《青年记者》2020,(11):79-80
贾樟柯说:“在德西卡的电影里,我学到了怎样在一个非常实在的现实环境中,去寻找、去发现一种诗意……正是通过他的电影,我才触摸到了纪实风格背后那些美学层面的东西.”在贾樟柯的电影中,总有一种“作者论”的视角,去关注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群,并力图捕捉到时代高速发展下人们最真实的生活表情和生存状态,构筑着自己独特的电影世界.  相似文献   

2.
刘静  代慧 《采.写.编》2021,(4):160-162
贾樟柯对于中国先锋电影来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他的电影几乎没有宏大的叙事和豪华制作,但是却总是能从小中见大、平中见奇。他既不粉饰生活也不谄媚市场,而是不断从独特的视角,在电影中诚实地讲述自己的生命体验和感知到的世界,并不断探索电影观照生活的新的可能性。他导演的《任逍遥》(2002)、《天注定》(2013)、《山河故人》(2015)三部影片虽然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叙事风格有很大的不同,却都隐含了贾樟柯不同时期对自由的不同认知与理解,也表现了他追寻自由的执著与困惑。  相似文献   

3.
从1996年第一部录像的拍摄到如今成为享誉世界的知名导演,贾樟柯始终用电影去关注社会最普通的人群,力图捕捉到时代高速发展下最真实的表情,构筑自己独具特色的电影世界。《贾想1996 -2008:贾樟柯电影手记》是对这一历程的回望和总结。  相似文献   

4.
我 难受我现在的生活。” 这从地下到地上的曲线,是中国“第 2001 年,彼时的贾樟柯刚拍完 六代”导演典型的成长轨迹。站台》,言词间满是焦虑。他的处女作 “第六代”贾樟柯的“地下”生活 《小武》只是一道  相似文献   

5.
走开吧,男人     
有一类电影被人们称为男性电影,这种电影里通常没有女性角色,例如《野战排》、《黑鹰坠落》之类的战争片(战争让女人走开嘛)。但是如果有一部影片,里面只有女性角色而没有男人的影子,这个片子多半会被称为女性主义电影。这里面有一个微妙的差别,前者从来不会被戴上“主义”的  相似文献   

6.
黄振乾 《视听》2016,(7):109-110
贾樟柯是中国著名导演,目前已创作十二部电影作品。他作为第六代导演的领军人物,与第五代导演有很多不同之处。贾樟柯始终坚持自己对底层形象的关怀,将最底层人物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呈现在观众眼前,引发人们内心深处对这个群体的沉思。本文以贾樟柯"故乡三部曲"为例,分析贾樟柯电影的风格特点和底层形象特征,同时对贾樟柯电影中底层形象的塑造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20岁时,贾樟柯渴望看看外面的世界,于是去了离家108公里的省会太原。在太原,贾樟柯进了山西大学学习绘画。这期间,贾樟柯第一次发现了电影的力量,有一次他碰巧走进一家正在放映《黄土地》(1984)的电影院。与  相似文献   

8.
孙韵 《东南传播》2010,(7):117-118
《世界》是贾樟柯电影历程中的转折之作。一方面,《世界》的公映和叙事空间的转变,使贾樟柯的电影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另一方面,《世界》中一如既往地探讨小城镇青年的精神迷失,又使其继承了贾樟柯此前的精神资源,从而以承上启下的姿态联系着贾樟柯的电影创作。  相似文献   

9.
王宝强转型     
王宝强以“傻根”成名,从此被定义在一个憨厚、老实的农村进城务工者的形象上。其实,他一直也在寻求突破这个框定。他在贾樟柯的电影中出演冷面杀手,现在又开始尝试武侠电影。自己建立工作室,做了老板的王宝强,其实早已不再是一个只会逗人笑的傻根  相似文献   

10.
贺岁时分     
如今,咱老百姓是越来越懂得享受生活,大家过完圣诞迎新年,过完元旦等春节,楞是把电影市场概念里的“贺岁档期”抻得老长老长,而且商机无限。今年尤其如此,撇开几部小制作不算,号称“贺岁大片”的华语电影一口气就推出了五部,把全国各地的影院老板乐得眉开眼笑:“等了中国电影一百年,可算赶上个丰收好年成了。”是呀,说如梦方醒也好,道厚积薄发也对,自从放水好莱坞之后,我们确实从没有如此扬眉吐气地以绝对优势占领过自己的电影市场。通观《无极》《千里走单骑》《如果·爱》《情癫大圣》《霍元甲》这五部电影,不管艺术上各自存在什么样的瑕…  相似文献   

11.
作为报人的查良镛一定比作为武侠小说作家的金庸名气小,知道查良镛与金庸是一个人的就更少了,但是细心的人还是可以发现“金庸”二字原来就是“镛”字一分为二.他的武侠小说风靡大陆、港台及海外华人地区,说他是世界上读者最多的华语作家之一,是一点也不夸张的.然而他自己在一次演讲中却说,他写小说仅仅是“附属于新闻工作的副业”,他解释说,写第一部小说时,在《新晚报》当编辑的他,是为了副刊的需要而写,后来的小说则是为了《明报》的需要而写.  相似文献   

12.
在一次名为“这就是民国”的文化沙龙活动中,电影导演贾樟柯讲述了想象中的民国,而这个想象源自于他生活的汾阳县城。  相似文献   

13.
从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柳青虽然长期生活在农村。但他对新出版的长篇小说,特别是评论界关注的,大多找来看看,以使自己了解当前的创作状况。“文化大革命”前,他在看过一些平铺直叙的长篇小说之后,很不安。写信给我:“……平铺直叙,人物站不起来,更不要说能动人了。人物是平面叙述,场景描写肯定是静物罗列,平铺直叙的东西再好,也是公园里的假山,不是崇山峻岭。”但他在读过《林海雪原》、《三家巷》、《红岩》之后,却无比的兴奋和激动。他预言《林海雪原》会是“传世之作”!他说:“这样题材的小说,曲波还可以写五部!”他看过《三家巷》之后,对欧阳山的艺术技巧的精深和独到是很称赞的。他说:“似这样追求艺术技巧的作品,是十分难得的!”而对《红岩》他讲的就更多了。1961年底《红岩》出版后,我给柳青寄去一本。不久,便收到他的热情来信,信中写道:“在读《红  相似文献   

14.
看板     
《中国新闻周刊》2010,(30):88-88
贾樟柯获洛迦诺终身成就奖 近日,瑞士第63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将终身成就奖授予了中国导演贾樟柯。他成为获得这一奖项的最年轻的电影人。该电影节艺术总监奥利维耶·佩尔评价他是“电影天才”,以独特视角呈现了“当代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15.
“我就好想活在一个武侠世界里面,我很欣赏古代侠客,有那种惺惺相惜的感情。比如《英雄本色》里,小马哥和豪哥就是我跟徐克,我把我们之间那份敬重的友情放在里面,我可以为他牺牲,他也可以为我尽力。我们现在老了,还可以在一起喝酒”。  相似文献   

16.
尽管戛纳给了39岁的王小帅进军市场的信心,但《青红》的票房仍然惨淡。之前,和他一样在今年“从地下浮出水面”的第六代领军导演贾樟柯,携新作《世界》同样遭遇票房败绩。  相似文献   

17.
导言 “样板戏”这个概念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是很陌生的,但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它对于人们却是如雷贯耳.在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电话的那个时代,它可以说是全体人民文化生活的象征. 样板戏是“文化大革命”中一个特殊的词语,是江青等人把当时一批文艺作品视为开无产阶级文艺新纪元的封号.“样板戏“一词源于《人民日报》1967年5月31日的社论《革命文艺的优秀样板》,而被确定为样板戏的文艺作品只有8部,它们是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乐《沙家浜》.后来陆续出现的京剧《平原作战》、《龙江颂》等9部作品,不在“样板戏”之列,而被称为“样板作品”.所有的“革命样板戏”也都被拍成了电影,很多时候看电影也就是看样板戏.  相似文献   

18.
贾樟柯作为中国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以他独特的叙事风格,敏锐的社会视角,为我们展现了社会变迁背景下人们的生活状态、精神面貌。本文从贾樟柯的故乡情结以及贾樟柯的电影纪实美学这两个方面论述,浅析贾樟柯电影中的叙事美学。  相似文献   

19.
这也许是贾樟柯迄今为止“最接近官方的电影”。7月2习,贾导新作、借由上海世博会为契机、由上影厂投资拍摄的影片《海上传奇》正式在全国公映,高调挺进暑期档。影片由18位传奇人物的口述组成,画家陈丹青坐在一个改造工地上,讲述已经消失了的弄堂生活,旧上海“味精大王”张逸云的孙子张原孙在咖啡厅里唱着英文爵士歌,回忆自己的“富二代”父亲。  相似文献   

20.
痛苦的重生     
雅克·奥迪亚尔是法国当代著名导演, 他2001年执导的《唇语惊魂》曾轰动法国, 夺得多项大奖。奥迪亚尔今年的新片《我心遗忘的节奏》改编自一部美国电影《手指》, 这一点颇为让人惊讶,因为以前总是好莱坞改编法国电影,很少有反过来的。《手指》是美国导演詹姆士·托拜克 1978年执导的一部电影,奥迪亚尔说,当年他看了《手指》后,印象深刻;但《手指》是类型片,而他自己的新片则是写实片,更贴近生活。《我心遗忘的节奏》上映后,引起了影评家们的关注,有人说,这部电影与《手指》一样,将成为经典之作。今年台湾金马影展也邀请了这部影片参展。影片的主人公叫托马斯,他是巴黎地下房地产界中的一位不法商人,他年轻,整天生活在暴力之中:他在楼房里放老鼠、砸窗户,殴打住户,其目的就是为了让那些住户离开,他好廉价买下那些楼房,进行地产投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