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为了提高农村中学师资学历水平和综合素质,教育部决定从2004年起实施"农村高中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本文主要从培养方式、合同遵守以及学科设置情况,并结合自己所做的调查谈谈对此计划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2.
郭利 《现代企业教育》2007,(8X):133-134
为了提高农村中学师资学历水平和综合素质,教育部决定从2004年起实施“农村高中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本文主要从培养方式、合同遵守以及学科设置情况,并结合自己所做的调查谈谈对此计划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3.
农村教育硕士对农村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国现阶段教育硕士的培养存在着严重的城市化倾向,使我国农村教育硕士的发展陷入了困境,表现在招生数量和培养结果的适用性以及农村教师大量流失等方面。要想摆脱困境,需要采取如下措施:国家设立政策性的农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严格确定农村教育硕士招生院校,完善培养农村教育硕士的学费分担机制,放宽农村教育硕士的报考条件,调整农村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采取措施防止农村教育硕士的流失,等等。  相似文献   

4.
当前,农村教育硕士政策出现了招生难、工作安排难、经费落实难等一系列矛盾。从政策分析的视角看,主要原因是政策问题定位不精确、政策目标含混不清、政策方案缺乏吸引力和政策执行不力。因此,需要重构政策问题,修正政策目标,优化政策方案,强化政策执行,加强政策监控。  相似文献   

5.
农村教育硕士远程可视化学习和教研平台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是提高农村师资水平,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的一项重要举措.在"3 1 1"培养方式中,如何使农村教育硕士的学习和工作跟上时代的步伐,这是我们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基于实证调查,对农村教育硕士远程可视化学习和教研平台的专题内容和结构进行设计,并分析此平台的特色,希望对当前的农村教育硕士学习和教研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农村高中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政策实施其基本价值是解决农村基层中学教师缺乏,教师队伍质量不高,教师队伍不够稳定,教师结构不合理,学科分布不匀,教师的观念、知识结构陈旧等问题。其最高价值是完成引领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使命.履行中学教育教学研究学科带头人的角色和责任。但政策的实施中存在着农村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问题,培养单住的承受能力问题以及履行协议后人才流动导致国家中西部贫困县高中能否从政策中受益等问题,有必要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和激励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Moodle在农村中学教育硕士培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提高农村教师素质所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农村中学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在传统师资培养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难题。如何通过有效途径提高农村教育硕士培养的绩效,这是一项颇为值得反思研究的重要课题,而以Moodle构建的网络学习平台因其所具备的突出应用优势,为我们指明了一条提高培养绩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硕师计划"其目的是为农村学校培养补充一批研究生层次的高素质专业化骨干教师,吸引高学历人才从事基础教育,改善农村师资匮乏的困境,促进农村师资队伍建设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但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农村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质量问题,不确定性因素导致的政策执行偏离问题以及履行协议后人才流动导致农村学校能否从中受益等问题。为此,政府应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和激励措施,同时,各部门、各环节应协调统一,以保证该计划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海南省农村教育硕士培养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和采访调查,以期发现农村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值得肯定的方面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进而促进这一计划更好的实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问卷方式,对2006-2009年4年的教育部农村教育师资培养硕士计划在广东实施情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发现这个计划意义重大,给贫困地区教育带来新的活力和教育理念,对改变农村教育面貌有较好的成效。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服务地不够重视、生活条件差、压力大、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对此,本文结合实际提出了解决助学贷款问题、调整服务方式、加强培养、提供再就业机会等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就读华中师范大学2005级的在读农村教育硕士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时远程服务平台资源及功能的需求状况,为该平台的搭建提供数据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农村教育硕士对改善农村教师队伍的低学历结构、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有重要意义。PCK是教师的核心知识,是区分教师优秀与否的标志。非师范院校农村物理教育硕士N的PCK发展研究显示:非师范院校物理专业毕业的农村教育硕士毕业之初的PCK贫乏,之后半年的教学实践中,其PCK的发展处于结构完善阶段。  相似文献   

13.
农村教育硕士的学位性质与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改善落后地区中小学教师资源紧缺的局面,提升这些地区教师的学历层次,我国特别设立了农村教育硕士学位.本文针对调查中出现的问题,首先分析了农村教育硕士的学位性质,再以其学位性质为切入点,提出了培养农村教育硕士的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今年我省全面实施“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石 《陕西教育》2006,(3):16-16
“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主要是通过实行推荐免试免费攻读教育硕士研究生等优惠政策,鼓励吸引一批优秀的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到国家和省级贫困县的农村学校任教。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培养实行“3 1 1”的方式:前三年,取得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入学资格的学生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安排到签约农村学校任教。第四年,回到培养学校注册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一、农村教育硕士政策概述 2004年,教育部推出“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简称“农村教育硕士政策”),每年从具有研究生“推免”资格的高校中,选拔优秀本科毕业生到中西部贫困县任教。农硕生协议服务年限5年,第1年工作,第2年脱产学习,第3年边工作边撰写学位论文,毕业后颁发研究生学历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服务期间,农硕生按照国家规定领取工资,享受在职教师各项福利待遇;学习期间免缴学费,按在职教师脱产学习规定,带薪并享受相关待遇;培养经费由培养学校主管部门按照研究生招生国家计划安排。  相似文献   

16.
农村教育硕士正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但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使之更加规范有序地发展,更好地为中学师资队伍建设服务。以管理者的视角来看,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应当追求功利的超越,课程目标应当契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彰显学科特色和实践特色,体现时代性与前瞻性,最终致力于提升受教育者的学习力。  相似文献   

17.
农村教育硕士正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但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使之更加规范有序地发展,更好地为中学师资队伍建设服务。以管理者的视角来看,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应当追求功利的超越,课程目标应当契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彰显学科特色和实践特色,体现时代性与前瞻性,最终致力于提升受教育者的学习力。  相似文献   

18.
农村"特岗计划"教育硕士是国家为支持特岗教师在职学习和专业发展,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农村学校任教,对服务期满3年留任并且符合相应条件要求的特岗教师提供更深入学习机会所开展的一项新兴事物。本文主要通过对农村"特岗计划"教育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进行综述,以便对人才培养提供进一步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5,(51):167-168
随着"三农"领域对应用型和实用性的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培养的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学模式需要转变,CDIQ教育模式通过教学中贯穿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四个方面,锻炼学生课程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过程中的能力。为提高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本文分析了CDIO教育理念在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硕士生培养中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如何把CDIO教育理念贯彻实施在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硕士生的培养过程中。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村教育》2009,(11):7-7,6
教育部日前下发了《关于做好2010年“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记者日前就有关问题采访了教育部师范教育司负责人。记者:“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实施以来效果如何?答:“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简称“硕师计划”)于2004年启动实施.这是通过推荐免试攻读教育硕士,“特岗计划”等政策导向,鼓励和吸引优秀大学毕业生服务农村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