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美术学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术学科教育是培养新世纪人才不可缺少的部分。当前,原本基础薄弱、发展极不平衡的美术学科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个人发展的需求存在相当大的距离,为解决这一矛盾,必须更新观念,解决美术学科教育自身的问题(师资、设备、教学、学术交流等),使美术学科教育与时代同步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协同创新思想的提出,为交叉学科发展打开了思路,高校之间以及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体制的建立,能够有效促进交叉学科的发展。交叉学科之间相关理论与方法的相互借鉴是转变学术研究方向、提高学术水平的一个很好的手段。但是,高校在交叉学科研究方面仍然存在理念、形式和制度等方面的缺陷,严重制约了交叉学科研究的发展。交叉学科互动借鉴组织模式为交叉学科研究的借鉴模式提供了良好的发展载体。交叉学科发展的所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协同创新体系的建立得到解决,基本路径和研究范式包括:厘清诉求学科的现有理论和方法的现状;寻找被诉学科类似的理论和方法;了解和研究被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交叉学科研究的排异性;探索交叉学科研究借鉴实证模拟、验证与规律。  相似文献   

3.
门类意义上的交叉学科是我国新型学科群落,既具有交流互动、分科治学的实践属性,也具有知识拓展、指导实践的理论属性。交叉学科建设的理念障碍,从学科外窥是脱离主义和割裂主义,从学科内观是学科“内卷”和学人相轻,从自身检视是核心与边界的认知问题。建设双重属性的交叉学科要坚持融合发展的理念,在宏观上要拒绝机械拼凑、毫无边界的发展模式,明确当前学科发展的核心领域及要点,改革人为设限、固守传统的排外术语。结合学科生态治理视角,对政府、院校、个人等有相对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交叉学科进入学科目录,标志着交叉学科在制度上获得正式学术身份。为了解当前我国高水平大学交叉学科建设情况,在2021年对46所研究生院进行问卷调查,获得2 893个有效样本。结果显示,受国家学科政策驱动,高校教师对交叉学科未来发展前景持积极乐观态度;学科交叉跨度集中于学科大类;交叉学科设置兼具多维向度目的;交叉学科组织形式多样;大学积极鼓励教师开展交叉科研,交叉学科科研产出以学术论文为主。为促进交叉学科内涵式发展,大学深化大类学科交叉融合,完善交叉学科平台建设;创设多元激励机制,为交叉学科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升交叉学科科研合作国际化水平;探索交叉学科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耦合路径。  相似文献   

5.
交叉学科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门类,在法律和制度的保障下拥有了正式合法的学术地位,是促进学科持续发展、学生健康成长和社会不断进步的有效路径。建设和发展交叉学科已成为共识,但在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学科建设缺乏规划且依托组织支撑力度不够、学科发展各自为政且学科间固有壁垒破除难、学科评价体系同质化且科研成果认可度不高,以及师资队伍建设松散低质且交叉教学内容缺失等困境,成为制约交叉学科建设的主要因素。只有加强学科建设顶层设计,破除学科间的交叉壁垒,构建多元科学评价体系,提升师资队伍质量水平,才能摆脱当前交叉学科建设的困境,推动交叉学科建设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双一流”推进背景下强调交叉学科建设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交叉学科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知识生产模式变革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遵循“双一流”推进背景下交叉学科建设的基本逻辑,发现当前交叉学科建设中存在研究范式尚未生成、学者凝聚力匮乏、协同创新平台孤立分层和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受挫的实然之困;基于此,提出以复杂性科学研究范式促进交叉学科范式生成、以学科共同文化营造交叉学科良好学术氛围、以顶层设计引领搭建交叉学科协同创新平台和以项目式管理推进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革新的应然之径。  相似文献   

7.
音乐课程改革中的一大新理念、新亮点就是提倡学科的综合。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除了与姊妹艺术舞蹈、美术、戏剧、影视等可以有机结合外, 还可以同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融合。这对于软化学科边缘、增强对交叉学科的理解、拓宽人文视野具有重要意义。音乐学科的综合既要考虑音乐学科自身的独立性、系统性。又要强调建立多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这种综  相似文献   

8.
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的理念和思路,其中的一大新理念、新亮点就是提倡学科的综合。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除了可以与艺术相关的舞蹈、美术、戏剧、影视等有机结合外,还可以同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融合。这对于软化学科边缘、增强对交叉学科的理解、拓宽人文视野具有重要意义。音乐学科的综合既要考虑音乐学科自身的独立性、系统性,又要强调建立多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  相似文献   

9.
跟随21世纪教育体系的改革步伐,关注美术学科建设成为我国当前美术理论界、教育界的重要课题。本从美术及其教育的传统面貌出发,对当前美术学科的发展态势做了一个大体的观察,并力图在观察美术学科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提升对学科价值的认识,从而努力去寻找出符合时代精神的积极方案。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对基于网络的美术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从“网络“和“课堂教学“两方面论述进行网络辅助美术课堂教学研究的原因,从理论角度对当前美术学科中网络辅助教学模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将基于网络的美术课堂教学模式概括为以下三种,即以网络为信息工具的探究教学模式、以网络为辅助工具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基于专门网络学习平台的专题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指出网络学习平台应作为当前美术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并对网络学习平台的建设规范和教学模式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1.
教育学学科性质问题一直是教育学界讨论的世纪问题。关于教育学学科性质的认识,归纳起来主要有单一论、中介论、结合论、综合论四类观点。每类观点又有一些不同的具体观点。通过梳理、归纳教育学学科性质的研究,发现教育学学科性质既与对"科学"和"艺术"概念的理解有关,也与对教育学学科任务、学科研究对象的认识有关。借鉴已有研究成果,文章提出: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应是研究教育艺术的科学。教育学这一学科性质呼唤其应精加工出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教育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uses data obtained from a 2-year study—observation, survey, written- and verbal-artifact analysis, and interviews—of an interdisciplinary organization of pain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 to illustrate the analytic advantages of Mol and Latour's multiple-ontologies theories over incommensurability theory in understanding interdisciplinary practice. We demonstrate that pain science and medicine encompass a variety of practices that transcend disciplinary boundaries in ways not accounted for with incommensurability theory. After explicating multiple ontology theory and illustrating its analytic potential, we conclude by recommending a postplural model for inquiry into rhetoric of science.  相似文献   

13.
艺术与科学是人类探索世界的两种方式,都来源于社会实践,都必须运用想象力,发挥创造力。人类对艺术与科学的追求是无止境的,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不但可行,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科学技术已成为当代艺术走向繁荣、不断变革的有效推动力。艺术与科学的结合能够促进彼此的发展,更好地造福人类。科技进步促使艺术更加大众化、多元化、时尚化,充满激情和欲望的艺术实践为科技创新带来灵感和快乐体验,有利于人类社会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从国际会议、刊物、论文和项目等四个视角,用"点"与"面"结合方法,评述了国外交叉科学研究新进展,提出了中国交叉科学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results of a comparative study into the approaches used by science undergraduates when solving open-ended problems. This study adopted a pseudo-grounded theory framework to analyse six case studies, one from each of the science disciplines studied. The study involved 70 participants from 5 institutions solving open-ended problems using a think-aloud protocol. Analysis of the data identified a number of different approaches used by each subject group. Participants in psychology, pharmacy and sports rehabilitation used a greater number of novice-like approaches than participants in chemistry, physics and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 The approaches used by physical science participants were very similar whereas those from pharmacy, sports rehabilitation and psychology were more varied and relied on students’ ability to relate to a familiar context. Evaluation of the relative quality of solutions showed variation with discipline.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Numerous case studies suggest that integrating art and science education could engage students with creative projects and encourage students to express science in multitude of ways.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art integration practices in everyday science teaching. With a qualitative e-survey,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art integration of science teachers (n?=?66). A pedagogical model for science teachers’ art integration emerged from a qual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conducted on examples of art integration. In the model, art integration is characterised as integration through content and activities. Whilst the links in the content were facilitated either directly between concepts and ideas or indirectly through themes or artefacts, the integration through activity often connected an activity in one domain and a concept, idea or artefact in the other domain with the exception of some activities that could belong to both domains. Moreover, the examples of art integration in everyday classroom did not include expression of emotions often associated with art. In addition, quantitative part of the survey confirmed that integration is infrequent in all mapped areas.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have implications for science teacher education that should offer opportunities for more consistent art integration.  相似文献   

17.
工艺美术史学研究,必须建立科学的方法论,将为史之法与为史之目的有机结合,才能使中国工艺美术史学获得新的生命力和现实意义,抓住为人的生活这一本质,才能直面工艺美术历史的真实,而探索规律则应是工艺美术史学研究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卢卡奇的日常思维理论具有突出的生存论价值,它在与科学和艺术的关系中得以彰显。日常思维本身具有直接性,但是,它的内在矛盾性促使其与科学和艺术发生辩证关系,并在这一辩证关系中体现着人的生命创造性。  相似文献   

19.
STS所倡导的是一种跨学科、跨专业领域的意识和精神,可指导高校社科科研管理工作的改革。根据当前高校社科科研管理面临的新形势,理工科优势大学社科科研以STS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引证举例,提出了理工科大学社科科研体制改革的方法及途径。  相似文献   

20.
界画是中国古代绘画中一种与古代科学技术联系密切的门类。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及其化特质,深深影响着中国古代界画的发展轨迹及历史面貌。这里通过对不同时期古代科技的发展及其特质的梳理,探讨其对界画发展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