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国际劳工组织在1998年提出了"体面劳动"的口号。作为一种战略目标,体面劳动主要包括"促进工作中的权利、就业、社会保护和社会对话"四个方面的内容。目前这一口号不仅已经成为世界劳工运动的基本目标,也是各国政府经济和社会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已初步形成对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2.
体面劳动视域中非正规就业者的劳动权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让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内容.非正规就业人员是社会弱势群体,也是共享体面劳动的重要主体,对他们劳动权益的保护是一个国际性话题.从体面劳动的视域透视我国非正规就业人员的劳动权益保护问题,发现其中存在诸多缺失.我们要在体面劳动理念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国情及非正规就业人员特点,确立保护他们劳动权益的基本原则,建立一个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整合政府、工会、用人单位各负其责,加强沟通的保护非正规就业人员的保护机制,提高非正规就业者素质,以更好地保证非正规就业人员的劳动权益,推进中国体面劳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全球金融危机使企业女职工的体面劳动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当前实现女职工的体面劳动不仅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而且更能彰显我们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实现女职工的体面劳动应当发挥工会的作用,健全并执行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等。  相似文献   

4.
体面劳动     
1999年6月,国际劳工组织新任局长索马维亚在第87届国际劳工大会上首次提出了"体面的劳动"新概念,明确指出:所谓"体面的劳动",意味着生产性的劳动,包括劳动者的权利得到保护、有足够的收入、充分的社会保护和足够的工作岗位。为了保证"体面劳动"这一战  相似文献   

5.
体面劳动反映了不同社会制度下各国劳动者的普遍需求,既包含了就业、社会保障等基本目标,也包含了实现这些目标所必不可少的社会对话等基本手段。教师是共享体面劳动权利的主体。从体面劳动的视域看,教师的劳动权益存在缺失,需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原则,进行系统性建设,促进体面劳动与保护教师劳动权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论述企业社会责任金字塔思想,认为企业首要的社会责任是对员工负责,企业对员工社会责任的完成过程实际上也是体面劳动实现的过程,可通过对体面劳动的4个战略目标即工人基本权利得到保障、促进就业、社会保护、社会对话的实现等促进企业对员工的社会责任。分析当前我国企业对员工社会责任的缺失即工作基本原则和权利方面的缺失,促进就业方面的缺失,社会对话方面的缺失,社会保护方面缺失等,提出提高企业对员工的社会责任和实现体面劳动的相应途径。  相似文献   

7.
非正规就业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解决就业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影响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市场经济和就业压力双重作用下,非正规就业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种新模式。大学生通过非正规就业同样能实现体面劳动,体现个人社会价值。然而,由于目前我国大学生非正规就业存在着就业权利、劳动报酬、工作中的基本权利以及就业社会保护等方面的缺失,大学生非正规就业的现实与实现体面劳动的愿景仍有较大的差距,必须以战胜体面劳动的缺陷为起点,通过多重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来促进大学生非正规就业体面劳动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2013年4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模代表座谈时强调,要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体面劳动"的问题再次引起热议. 体面劳动,指劳动者能够自愿自豪荣耀地为满足日益增长的政治、物质、文化等方面需要而有尊严地从事创造财富的活动.其本质是一种社会光彩活动,包含着自我劳动价值观和社会认识观的双重性.让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是以人为本的要求,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也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体面劳动概念的提出和实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识,是实践人本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劳动者中国梦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体面劳动观基本内容是劳动者因劳动应体面,劳动者有劳动才体面,劳动者的劳动应是体面的劳动。全国两会关于保障"就业"浓墨重彩的论述充分说明"回到马克思",深入挖掘其体面劳动思想的伦理内涵、积极实践其伦理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体面劳动是个系统工程,尊重劳动是实现体面劳动的基础,以人为本是实现体面劳动的前提,提高人力资本是实现体面劳动的条件,制定劳动法律法规是实现体面劳动的保证,培育企业社会责任是实现体面劳动的要求。努力改善劳动者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劳动安全等方面的条件,保障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推动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公平公正,促进包容性增长,促进体面劳动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整体利益、社会秩序的保护,才使得时效制度有存在的意义。兼顾劳动法的社会功用,以及保护劳动者权益的价值取向,现行立法将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延至1年,有一定进步;但仍嫌不足,可考虑将之延长为普通民事诉讼的2年时效。并应将时效起算点回归到《劳动法》中“劳动争议发生之日”的标准,并将之解读为“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明确表示异议之日”。  相似文献   

12.
目前,大学生打工的现象很普遍,但大学生打工群体的权益往往得不到有效地保障,轻则辛辛苦苦工作后分文未得,重则生命健康受到威胁。我国2007年颁布的《劳动合同法》虽然加强了对劳动者的保护,但大学生临时工尚未被认可为劳动法上的"劳动者"。大学生打工群体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及时地维护。因此,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从根本上为大学生临时工群体保驾护航具有十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经济"模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同时也使得劳动关系呈现出灵活化及多样化的趋势,各类新型网络用工形式不断涌现,网约工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目前网约工劳动关系确认困难,司法实践中同案不同判现象频发以及网约工劳动保障体制的欠缺,使得网约工的权益保障陷入困境。为了使网约工劳动权益得到保障,进而促进互联网经济的有序发展,应首先构建劳动关系认定的"三分法"模式,其次统一网约工劳动关系认定的裁判思路,最后完善网约工劳动权益的保障机制,具体从强化网络平台方的责任,完善政府监督和社会保障工作两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劳务派遣女工的权益长期得不到有效保障。在厘清劳务派遣女工权益内涵的基础上,从普通劳务派遣工与女性工作者两个角度,分析劳务派遣女工的报酬、社保福利、休息、劳保、培训、职业晋升、提请劳动争议、组织参加工会和民主管理以及“三期”职业安全与健康保护等劳动权益受损原因,以此为构建劳务派遣女工权益保障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批判了拉莎尔的“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观点,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总产品的分配原理,对当前我国分配思想和分配政策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为契合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应适时适度调整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在消费基金中加大社会公共服务的支出,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应是以劳动权益为主导下的利益共享。  相似文献   

16.
“女耕男儒”表面上看似是海南古代社会的一种特殊性别分工形态,但从社会性别角度出发,视其为一种性别权力关系,会发现其背后蕴含着两性之间权力和地位的博弈.“力田”、“负贩”的行为让海南女性从家里走到家外,极大挑战男性的尊严和地位.但流行于古代海南地区的“男子生来即读书”的价值观将“女劳”与支持男性“向学”的目的相挂靠,使女性“主外”行为成为服务于男性的从属性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女性“主外”行为的从属性和服务性使其社会价值被贬低,相反,男性的权力和地位却得到维护和加强.“女耕男儒”的性别关系最终演变成海南独有的“女劳”且“女卑”、“男逸”却“男尊”的父权文化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课对帮助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起着奠基作用。作为重大时事,是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做好二者的有机结合,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