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开设的信息检索课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强的课程,也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非信息专业学生接触、了解信息及信息检索知识的唯一一门课程。在继续教育中优化信息检索课程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科技信息检索教学模式的基本理论,反思了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基于学习情境的信息检索课程实践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检索课程旨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利用的能力。本文从当前高职院校学生信息检索课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对基于学习情境的信息检索课程的实践教学如何在高职院校开展及取得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期探索一种适合高职院校信息检索课程实践教学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3.
从国家对人才的需求考虑,研究生的英语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应适时调整。在基本解决听说的基础上,研究生英语教学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尤其是原文专业文献的阅读能力和科技论文的写作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以英语为工具,吸收国外先进的科学文化,在学科和专业领域内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适时调整研究生英语教学目标出现的偏差,设计出有效实现新的教学目标的课程是提高学生专业文献阅读能力和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我校医学研究生的学术英语水平,使之拥有与学历相称的学术英语能力,进行研究生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对一年级研究生的英语读写译课程实行分级教学,强化训练,并利用网络的特点加强师生互动,着重提高学生的书面学术英语写作水平,适应其在自身专业领域内的科研需要。  相似文献   

5.
通过搜集国内外信息检索课相关研究文献,结合教学实践探索本科生与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差距,考量医学研究生信息素养的应有水平,寻求医学研究生信息检索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最佳状态。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生信息素养的要求要远远高于本科生;医学研究生信息检索课既要考虑研究生在计算机网络方面的自我修为,又要兼顾本科生的信息检索课基础。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信息检索》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利用能力,本文通过对"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及取得的效果进行研究,以探索一种适合当代高职《信息检索》课程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7.
有关体育硕士研究生专业和课程设置的问题是研究生培养工作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对近二十多年来有关体育硕士研究生专业和课程设置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体育学者对体育硕士研究生专业和课程设置的问题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整体来看比较零散、概念混乱且逻辑性不强。为完善我国体育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和课程设置,需从专业和课程的基本概念、关系以及研究生培养的最终目标出发,来分析体育硕士研究生专业和课程设置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大多数成人高校所开设的专业中都会开设名称为"经济法""法学概论"或者"法律常识"之类的法律课程。这些法律课程是各专业的学生获取专业领域内法律知识的重要来源,是其在专业领域培养和提升法律素养的基础。但如果让不同专业的学生混班上法律课程,这会给课程教学造成一定的矛盾冲突,对于不同专业学生学习与专业相关的法律知识、形成专业领域的法律素养非常不利。  相似文献   

9.
陕西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点是由原教育系教育基本理论专业教学论研究方向和学校有关院系学科教学法研究方向整合而成的。1998年本学科点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招收“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研究生,并于1999年开始招收第一届研究生。截止2005年7月该学科点已有四届学生毕业,目前在  相似文献   

10.
在教育学门类之下,正式设置国际中文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在此背景下探讨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位领域和方向的设置对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申报和人才培养具有指导意义。目前,国际中文教育博士人才培养已形成了以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为主、专业型博士研究生培养为辅的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主要包括3种类型:一是在二级学科之下设置研究方向的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主要聚焦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相关问题研究;二是在一级学科之下自主设置二级学科的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主要聚焦全球视野下的汉语国际教育相关问题研究;三是在教育专业学位之下设置领域的专业型博士研究生培养,目前该领域尚未区分研究方向。在教育学门类下其他专业学位类别设置的领域及方向具有以行业需求为导向、领域数量不设限、细化研究方向、探索特色人才培养等特点。因此,国际中文教育博士专业学位领域及方向设置应该以国家战略、事业需求、学理与职业融合为导向,可选择设置国际中文课程与教学、国际中文教师教育、国际中文教学资源等8个领域及19个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