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高考是一场战争吗?高考的确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每一个参与者,面临的都将只有两种结局:成功,或是失败,没有第三条路!所以,尽管面临各种科目铁桶般的围剿,尽管大小测验铺天盖地般地轰炸,尽管我们经常觉得精神已经耗尽,大脑已经麻木……但我们依然坚守在阵地——我们的小小课桌前!高考,就是一场战争!●我们的敌人是谁?我们的敌人并不是高考本身,因为它让我们有了人生腾飞的机会;更不是我们的同学,因为彼此的竞争让我们不断取得进步。其实,我们的敌人就是那一个个不起眼的“小麻烦”:头昏脑胀、记忆下降、思维迟钝、睡眠障碍……这些严重降…  相似文献   

2.
家庭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第一,家庭对人生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我们所有的人都是从家庭这个港湾出发的。人的一生,有四个最重要的场所:第一个就是母亲的子宫,孩子通过母亲来感受外部世界的变化。可以说,家庭教育实际上从母亲的子宫里就开始了。第二个就是家庭。来到世界的第一声啼哭,这是人生的第一个独立宣言,这个时候他和外部世界的交流主要是通过家庭、父母来进行的。第三个就是教室。在  相似文献   

3.
<正>导演:钟少雄制片国家/地区:中国上映时间:2013年2月影片讲述了一所百年名校的高三(9)班班主任带领全班同学在高考冲刺的最后阶段中发生的一系列决定学生命运的精彩故事。影片以四个学子在高考前面临的家庭、心态、情感等问题为主线展开故事。亲情、师生情本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当这些情感在人生困境中展现出来时,它们更  相似文献   

4.
一样的高考,不一样的人生。高考是人生的一次转折,是我们由稚嫩走向成熟的一个分水岭。许多人都会面临高考,当我们在抱怨时,感觉到达极限时,觉得"是可忍,孰不可忍"时,看看周围的同学们吧,他们是如何度过高考前的复习生活呢?如果你看得还是不够真切,来这里体会一下吧,其中是否会有你自己的身影呢?  相似文献   

5.
"你方唱罢我登场!"随着2007年高考的结束,2008年高考的新一轮备战也随之展开.对于将面临2008年高考的同学来说,他们心中的弦正在慢慢绷紧,因为2008年他们也将面临人生中一次严峻的考验.也因此,对于刚刚结束的高考,即将参加2008年的高三新生应该比任何人都要关注。  相似文献   

6.
高考在即,又有两三百万学子四五百万家长寝食难安了。在这高考的门槛上,我们心情复杂。一起长大的两姐妹,条件都差不多。后来,一个去了美国,一个留在贵阳,10年之后再相见,人生轨迹已是“背道而驰”。是她们自己选择了不同的人生道路还是谁“规划”了她们的前途?  相似文献   

7.
那时我正读高三,面临高考。我告诫自己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这次考试对于我的整个人生来说都至关重要。我出生在渝东山村,父母都是农民,如果这次考不上大学,家里是不会同意让我复读的,那样,我就得回乡务农,无法实现我的梦想。  相似文献   

8.
薛留栓 《成才之路》2009,(11):13-14
时下,整个社会普遍认为,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整个人生阶段前所未有的压力,面临择业或继续求学的人生选择,面对家长对子女过高的期望、社会的多元化价值取向,使他们经常体验着强烈的内心冲突和压力,在这种形势下。他们面临着考试以及高考带来的巨大压力,多数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社会各界对高中学生的关注程度空前提高。但是,又有谁会想到,随着社会节奏加快,高考竞争日趋激烈,同样处在高中校园的老师的心理压力也在不断增大,心理问题不断增多,也同样需要受到整个社会的呵护和重视。  相似文献   

9.
莫琼 《家长》2005,(Z2)
三毛的这段文字是温暖的,浪漫里透着几许辛酸。在我们懵懵懂懂的青春岁月里,曾与它不期而遇,被故事里守望的天使深深打动,甚至留下真诚的泪。当青春已经远去,当我们即将成为或者已经成为故事里的天使,把这段文字再次读起,温暖还在,感动依然。但除了温暖和感动,时间和阅历还教会了我们去思考:天使该不该守望?该不该放弃自己的人生去守望?放弃自己的人生去守望孩子的人生是奉献的无私,是为人父母责任的驱使,还是对自身生命完整性和独立性的漠视?这种守望对孩子又意味着什么?他们会认同吗?他们会不会因为在天使的翅膀下太久,而不会独立飞翔了呢?父母到底应该在孩子的生命中扮演怎样的角色?不同年龄段、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人生经历的父母或准父母们,他们的看法是否有差别?差别在哪里?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呢?……  相似文献   

10.
每一个经历过高考的人,在这一年的九月都会重新开始新的人生,或者如愿以偿地进入理想的高等学府,或者勉强读二类或三类大学,或者继续过高四的生活。但是不管是哪种生活,他们都如同离开了蒲公英母亲的飞絮,飞往不同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高考的大限,从七月挪到六月,仍然黑色的日子;高考的日子,对每一个有考生的家庭都是惊心动魄的纪事。蒙古族北大新生父亲姚常明笔下,儿子达木的高考岁月,一样充满着希望,也充斥着压力和磨难。不同的是,在这样的沉重中,仍有一抹青春的亮色;在辗转和焦虑中,不仅收获分数,也收获经历风雨的人生彩虹。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21,(17):42-4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发展,教育水平越来越高。而高中这个学习阶段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高中学生都面临着高考的巨大压力,因为高考是改变每个人人生命运的一次好机会。语文作为高中这个学习阶段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在高考中占据着很高的分数比重,因此学生要想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就一定要重视语文这门学科。这对老师的教学来说同样是个挑战,而"问题教学"法近些年来被很多老师所使用,课堂效果也很好。  相似文献   

13.
正有人说,没有经历过高三的生命是不完美的生命,没有参加过高考的人生是有缺憾的人生,至少少了一次特殊的生命旅程。正因为如此,一年一度的高考对每个考生来说就成了人生的一道关口。同时,又由于高考承载的内容太多太多,因此,高考日益临近的这一阶段,让人窒息。在考前的这段时间,紧张气氛几乎对每个考生都是一种无  相似文献   

14.
关于2000年的语文高考,许多老师和学生,包括家长,都十分关注。这是不足为怪的事情。因为2000年的高考是新世纪的第一次高考,它与上个世纪的高考相比毫无疑问会有很大的不同。不过,到底有哪些不同?或者说新世纪的第一次高考会有哪些新的变化?目前回答这个问题肯定有点儿过早。但是,根据新世纪的教育主题,根据一些专家、学者和考试职能部门领导人的意见,我们也能预测一二。下面谈几个有关语文高考的问题。一、哪些内容不会考?第一个不考的内容是汉语拼音。汉语拼音虽然很重要,但它属于小学的学习内容,不应拿来考高中生。第二个不考的内容是标…  相似文献   

15.
成功之道     
叶雷 《高中生》2013,(13):19
新东方俞敏洪成功的密码是什么?在他的新书《在痛苦的世界中尽力而为》中,俞敏洪敞开心扉,讲述了自己几十年的心路历程和成功之道。每个人生下来,发出的第一声都是哭而不是笑,这注定了人生之路难与痛苦割舍。俞敏洪曾三次参加高考,才圆了上北京大学的梦。他因为性格内向,曾被认为是没有出息的  相似文献   

16.
高考结束后,每个学生都面临着大学专业决择的时候,读什么学校,学什么专业,专业与就业,专业与个人的发展会怎么样?这些都是很多家庭和参加高考即将上大学的学生深思熟虑之事。由于缺少对某门专业的深入了解,很多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也是无法改变自己的当初的选择,在后续的学习遇到了很多专业的学习难题,  相似文献   

17.
大众教育时代,大学生已经远远不是过去精英教育时代的"天之骄子"。正因为如此,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在压力面前,绝大多数大学生萌生了很多的人生困惑。如求知困惑、情感困惑、心理困惑、就业困惑、价值观困惑、人际关系困惑等。大学生之所以会产生这些困惑,有来自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四个方面的原因。为了有效解决当代大学生的困惑,有必要采取净化社会大环境、发挥学校的阵地作用、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张海卡 《新高考》2009,(3):63-63
高三学生很快就要面临择业或继续求学的人生选择。面对新的挑战,何去何从,确实是个难题。高三学生的心理调解要始终贯穿一条主线:培养自信→勇于进取→不怕挫折→迎接挑战→争取成功!笔者辑录几则高三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指导,以供参考,希望我们都能微笑面对高考。  相似文献   

19.
李小建 《河南教育》2014,(10):40-41
<正>亲爱的同学们,欢迎你们来到这个将度过人生重要四年的新家!有人说高考前你们少年老成——因为高考的影子掩盖了青春的光芒,高考后你们返老还童——因为大学的荣光映红了年轻的脸庞。在我看来,你们一直都是可亲可爱的,因为青春遮不住,毕竟年少时。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们奋斗的力量,更没有什么可以改变你们前进的方向!同学们,也许从高考结束的那一刻起,你们就已经开始了对大学的想象,开始了对未来的思考。此刻我回想起三个月前,有毕业生说,本想把大学生活过成优雅的诗,时而简单,时而精致,不料却把日子过成了粗犷的歌,时  相似文献   

20.
组合选择题是由多项选择题演变而来的单项选择题,通常是在题干中列出四个或四个以上的历史事物,并冠之以数字序号组成若干题枝;然后将题枝组合成备选答案作为选项。考查的知识点一般都在四个以上,且多属同类系列知识或专题知识。该题型可以较好地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历史线索或知识体系的认识把握程度和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高考历史试题中,1986年首次出现组合选择题。越来越重视能力考查的今天,该题型一直备受高考命题人的青睐。2002年、2004年文科综合全国卷组合选择题都是8小题,在选择题中所占比重高达22.86%。同学们普遍反映解答这类题目时失分较多。怎样答好组合选择题呢?下面以历史高考题为例,介绍几种解答组合选择题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