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正>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活动的过程,是数学教师依据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本文就如何开展有效数学课堂教学谈几点体会。一、提供机会,注重体验,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教育心理学家指出:学生精神世界有一种强烈的需求——自己是探索者、发现者。教师应不断的扶植和加深学生成为探索者和发现者的欲望,并创设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活动的过程,是数学教师依据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本文就如何开展有效数学课堂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提供机会,注重体验,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 教育心理学家指出:学生精神世界有一种强烈的需求——自己是探索者、发现者.教师应不断的扶植和加深学生成为探索者和发现者的欲望,并创设条件,让学生全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下,探究性学习已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核心,是有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小学数学学习过程是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的活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组织探究性学习活动,促使学生素质得到培养。下面我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如何组织探究性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4.
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关注学生探究性学习就成为进入近年来中小学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点之一。那么,教师如何有效地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探究性学习呢?一、创设有效的数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给初中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在新课改及新课标的要求下,初中数学教学亟需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从以前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怎样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应当深思的一个问题。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学来获取知识,提升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高度契合“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教材承载着的知识,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体验来获得。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有效参与是课程实施的核心,是学生在教学中的活动、民主和自由的体现。积极参与是个情感问题,是解决学生愿不愿学习;而有效参与是个认知问题,是解决学生能不能、会不会学习。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引导学生积极有效的参与数学活动,使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如何让学生积极有效参与数学课堂教学呢?  相似文献   

7.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创设问题情境正是为了满足学生的这一需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平台,使课堂教学高潮迭起.  相似文献   

8.
路向城 《新疆教育》2012,(19):70-71
我们都知道,数学学习必须注重练习,却常常忽视“读与听”,其实,全面推进数学素质教育,使学生成为积极的探索者、思考者,重视学生“学”的过程,抓好学生数学学习中的“读与听”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9.
朱作霖 《新疆教育》2012,(22):88-88
有效的课堂教学要体现一定的理念和思想,但集中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在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中,又该如何才能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感受,数学课堂教学不是一种简单的知识传授与记忆的过程,也不应该是教师展示自己才华的过程。符合新课改精神的上课应该是“体现自主、创设合作、引导探究、注重过程”的教学,是让学生真正的在进行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有效教学。下面我从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学习应该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数学情境的探索和渴望,让学生在奇妙的数学情境中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探索者和体验者,用自己的策略探索和缩决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11.
蒋桂玲 《考试周刊》2010,(54):89-91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维碰撞的过程。数学活动丰富了课堂教学的手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改变了教与学的模式,使课堂教学闪动着灵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点拨者、引领者,学生是探索者、发现者,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地动起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实施新课程以来,由于一些教师对探究性学习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出现了华而不实的现象.其实,有效的数学探究,在其引入、开展、巩固阶段都有着起关键作用的影响因素,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准这些因素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  相似文献   

13.
当前社会对初中阶段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能够意识到,提升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在于课堂,只有保证课堂高效,学生的数学能力才能够在已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程度的提升。为了有效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教师要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课余时间不断进行先进课堂教学理念的学习和研究,同时需要结合自身班级学生的实际数学基础上进行已有课堂教学模式的合理优化。本文就如何有效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阐述自身的观点,希望能够为广大同仁有效提升自身班级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做出一份贡献。  相似文献   

14.
曹燕 《上海教育》2014,(4):113-113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因此,教师必须精心组织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努力使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都能牢牢吸引学生,促使他们作为学习活动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真正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水平和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知自我、建立学习信心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从而提高评价水平,使得教师的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学生也能全面提高数学水平。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双方互相交流、积极互动、共同促进的过程。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鼓励学生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交流,既可营造一种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气氛,又可活跃学生的思维,增大思维强度,形成知识技能的互补,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数学学习是抽象和枯燥乏味的,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有效的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索者和个性化的独立学习者,还能使一些抽象、难懂的内容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1善于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容达到直观、生动、形象的效果,创设学生积极思维和乐于视听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饶有兴趣  相似文献   

18.
情境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范式。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课堂参与度,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四能"。  相似文献   

19.
罗斌滨 《考试周刊》2014,(20):61-61
<正>数学学习应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数学奇境的探索与渴望,让学生在奇妙的数学情境中成为具有"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探索者、体验者,用自己的策略探索解决数学问题,体验数学的神奇与价值,徜徉于生活数学、活动数学、探索数学的快乐生活之中。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作为数学教学的核心部分,课堂教学的不断改进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初中数学教师必须遵照新课标要求,结合教学实际,用心建构  相似文献   

20.
蒋凤娟 《小学生》2013,(6):27-27
目前社会上普遍反映小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小学生背的书包比大学生的书包还要重,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是有效的课堂教学,这是教师的梦想,也是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希望。有效的课堂不但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负担,而且也极大地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压力。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生活,《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需要小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探索、创新的过程。而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在数学教学学习活动基础上得到更高层次的追求。为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途径进行了探讨。一、有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