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我当记者整整12个年头了。在这期间,有1篇作品获得1986年全国好新闻奖,两篇作品获得自治区好新闻奖,8篇作品获得《新疆日报》年度好新闻奖。回顾走过的这段路程,在好新闻的背后也常有苦恼和困惑。下面,谈谈我在实践中的一些体会——即好新闻的三条边:苦恼+思索+突破。怎样才能想到、做到“多数人想不到、做不到的”? 著名记者郭超人说过这样三句话:即多数人能想到、能做到的,你想不到、做不到,就不能当记者;多数人能想到、能做到的,你也能想到、做到,你能当记者,但可能是一般记者;唯有多数人想不到、做不到的,你想到了,做到了,才可能当一个好记者。我始终把它奉为我做记者的座右铭。我自愧不是一个好记者,但总向往着郭超人所  相似文献   

2.
当名记者要具备多方面的素质,但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水平。文字表达能力是重要的,这是不言而喻的,但不是最重要的。 有一个大学新闻系的毕业生,给郭超人提了个问题:请您用最简练的语言来回答,什么人不能当记者,什么人能当记者,什么人能当好记者?郭超人回答说:一般我能够想到能够做到,而你想不到做不到,你不能当记者;一般人能够想到能够做到,而你也能够想到能够做到,你可以当记者,但这只能当一般的记者,不能当好记者,只有一般人想不到做不到,而你却能够想到能够做到,你就能当个好记者。郭超人说的话很对。为什么有的人能够想到能够做到,而别的人不能够想到不能够做到呢?这里很重要的问题是个认识水平问题。  相似文献   

3.
做一个好记者要脑勤、腿勤、笔勤,再加上一点:嘴勤。所谓嘴勤就是敢于提问题和善于提问题。 记者提问的场合不外乎主要有以下几种:记者招待会上提问、独家采访时提问、闲聊交谈时提问,以及在事先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突然遇到采访对象时提问。 嘴巴被“封”的苦恼 新闻职业最大的特点就是竞争。人无我有,出奇制胜;人有我早,先发制人;人早我好,妙笔生花;人好我转,另辟蹊径……新闻战场龙争虎斗,异彩纷呈,最激烈的战场之一是记者招待会。有人将其称为“记者擂台赛”,是考验记者“嘴上功夫”的最佳场合,这对常  相似文献   

4.
华静 《出版参考》2006,(35):48-49
已故新华社社长郭超人曾说过这样的话:"什么样的人当不了记者?什么样的人能当记者?什么样的人能当好记者?大多数人能想到能做到的,而你想不到做不到,就当不了记者;大多数人能想到能做到,而你也能想到能做到,可以当记者,但不一定是好记者;唯有大多数人想不到做不到,而你能想到能做到,那么你就能当一个好记者."唐师曾作为新华社的一名记者,一名当代中国新闻界的风云人物,其过人之处,就在于大多数人能想到的,他既想到了,也做到了;大多数人想不到的,他不仅想到了,做到了,而且做得让人击节称道,让人"高山仰止",自叹弗如.  相似文献   

5.
对于怎样当好记者,原新华社社长郭超人曾有几句精辟的论述:多数人能够想到、能够做到,你却想不到也做不到,你不能当记者;多数人能想到能做到,你也能想到、能做到,你可以当记者,但那只是一般的记者;只有多数人想不到、做不到,而你却能想到、能做到,你才能当一个好记者。多年来为了当个好记者,我勤于实践,努力思考,虽无多大建树,却有相当  相似文献   

6.
在报刊、广播、电视上开展批评报道,对社会上的种种腐败行为和不正之风予以披露和抨击,这既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介的神圣使命,也是广大记者、通讯员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然而,在目前情况下,要真正认真地去履行这一职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很好地做到的。它与记者、通讯员的职业道德、思想水平、采访作风、新闻敏感等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有时甚至是对一个记者、通讯员政治、业务素质的检验。那么,一个有正义感、责任感的记者和通讯员,应当怎样对待批评报道的采写,采写批评报道又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笔者愿结合自己的体会,谈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7.
创新到永远     
新闻姓“新”。每天有成千上万份报刊发布着各类新闻,如何从无边的报刊之海中一跃而出,“抓”住读者,让他一见就不忍释手?这需要一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功夫,需要时时创新的意识。立意新。新华社社长郭超人曾说:“大多数人能想到能做到的,而你想不到做不到,就当不了记者;大多数人能想到能做到,而你也能想到能做到,可以当记者,但不一定是好记者;唯有大多数人想不到做不到,而你能想到能做到,那么你就能当一个好记者。”当独树一帜的思维导向、主题  相似文献   

8.
创新与问号     
一般说来,新闻的新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发生的事本来就新,另一种则是需要记者深入挖掘,反映其具有普遍社会意义的深刻内涵,也照样能出新。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专家型记者。很多人这样评价记者:大多数人能想到能做到,而你也能想到能做到,可以当记者,但不一定是好记者;惟有大多数人想不到做不到,而你能想到能做到,那么你才能当一个好记者。今年5月,淄博市多家媒体以“品牌之重要”炒作“蓝海集  相似文献   

9.
在网络化的今天,新闻咨询的更新速度日新月异,如何提升新闻价值,记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问,目前是记者最为流行的获取新闻咨询的途径,提问问题的成败关系着采访的成功与否与节目的收视率的高低,提前准备,将所提问题做到了然于胸,提问时注意提问技巧和提问重点,让被访者顺其自然的回答问题,自然进行沟通,才能做到采访的务实高效。  相似文献   

10.
其分在现场直播的采访中有时会遇到一些记者提出的问题令人大跌眼镜,究其一个重要原因是记者没有对问题有充分的准备、精心的思考和对新闻价值准确的判断。提问题是一门学问。但仅仅会提问还不够,记者的倾听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会决定采访的成败,记者是否能够抓住最关键的信息。也就是说,好采访技巧=提问+倾听。一、采访前的准备采访前,记者要对问题有充分的准备。有了好的提问,才会引来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提问为两个层次:第一,态度;第二,问题本身。对于记者来说,采访态度不可带个人判断、偏见和猜测。如果记者先入为主,那么记者就很难理清事实,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只听到自己想听到的,而最后的报道也就会有失偏颇。此外,采访对象通常对记者的态度很敏感,记  相似文献   

11.
《黄冈日报》7月27日,8月3日和8月10日的“读者来信”专栏,对黄州市工人文化宫要职工交“事业发展投资费”的问题,进行了连续报道,直至问题圆满解决.这一有根有据、有理有节、“辣味”较浓的批评报道,在全区广大读者,尤其在黄州城内的广大读者中,引起了十分强烈的反响.不少读者来信来电甚至特地赶到报社,找到编辑和记者“祝贺报道成功”.作为这次系列报道的采编者,我们对正确开展批评报道,加强必要的舆论监督这个虽是老生常谈,但又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那就是:有无可辩驳的事实作依据;有权威性的政策(法规)作后盾;有过得硬的工作作风作保证.只要坚持做到这样三点,批评报道一般是不会“流产”的.  相似文献   

12.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程中,记者要能及时把握时代的脉搏.抓住市场经济生活中受众普遍关心的敏感问题、热点问题、难点问题、疑点问题,准确、全面地宣传好,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笔者认为,记者只有认真调查研究。记者的调查研究同一般部门的调查研究,既有共同之处,又有不同  相似文献   

13.
新闻工作者的文风、作风和职业道德是相辅相成的.是辩证统一的,也是相互影响的。作风制约文风,文风反映作风;职业道德可以在文风和作风上反映出来。而文风和作风也必然反映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从好的文风可以看到记者好的作风和好的职业道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也必然会产生好的文风和作风。  相似文献   

14.
华静  小浩 《出版参考》2006,(12):48-49
已故新华社社长郭超人曾说过这样的话:“什么样的人当不了记者?什么样的人能当记者?什么样的人能当好记者?大多数人能想到能做到的,而你想不到做不到,就当不了记者;大多数人能想到能做到。而你也能想到能做到.可以当记者.但不一定是好记者:唯有大多数人想不到做不到,而你能想到能做到。那么你就能当一个好记者。”唐师曾作为新华社的一名记者.一名当代中国新闻界的风云人物。其过人之处,就在于大多数人能想到的。他既想到了.也做到了。  相似文献   

15.
多年从事经济新闻报道工作,有一些体会,也有失败的教训,现就“问题·话题·标题”三个问题,谈一些想法,与大家讨论。关心实际脑袋中多装问题在年终总结工作时,大家都谈到一位记者的话:“作为一个记者,脑子里应每天、每时、每刻都要装着很多问题。”怎样多装一些问题,成为一个“富记者”?很长时间这个问题并未解决。原因何在?我体会有三点:一是对中央的政策学习不够,领会不深,把握不住全局,不知道当前报道的重点是什么。二是对实  相似文献   

16.
什么样的人可以当一个好记者?已故著名记者郭超人曾这样比喻:“唯有大多数人想不到做不到,而你能想到做到,那么你就能当一个好记者。”其实,这只是当一个好记者的条件之一,而真正能决定一个记者好坏的标准还在于记者的人格是否高尚。正如范长江所说的,有了健全的人格,才可以配做新闻记者。 人格,就是个人的道德品质。也许有人会问,对从事新闻工作的人有必要提出这么高的要  相似文献   

17.
新闻工作者同其他文字工作者一样,整天跟文字打交道,所以说,文字修养是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基本功。一个好的新闻工作者除了具备新闻敏感,善于抓问题外,同时也应该有比较高的文字修养。如果一个记者发现了好的报道线索,却没有好的文字功夫,那么再好的素材他也写不好。从事新闻工作,无论是办报纸,还是办广播;无论是当记者,还是做编辑,都应该力争做到语言通顺流畅、文字表达准确、鲜明、生动。这是对每个从事新闻工作的同志最基本的要求。最近几年,我主要从事广播电台的编辑工  相似文献   

18.
设立以记者名字命名的工作室,曾是传统媒体的一项创新,本刊曾作过讨论.今天,这种方法是否过时了呢?服务、人性、人情味,这些方面似乎是新媒体胜过传统媒体.但实际上,传统媒体如果找到路径,踏踏实实运营,完全可以做到.而且,传统媒体还有专业性、权威性的优势,更容易获得信任.《大连日报》凭借记者工作室的成功运营,就找到了一个粘住用户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19.
一个好的记者,应该是一个有良知,有社会责任感的人。能够辨别是非曲直,敢于讲真话、说实话,弘扬正气、为民请命。古人尚能做到"秉笔直书、仗义执言",作为一名合格的记者,就更应当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为国家、为人民负责任。  相似文献   

20.
在报刊媒体繁荣且竞争激烈的今天,广告做为报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应对读者负起责任.这就需要广告人不单纯做业务员,也要像其他版面的编辑记者那样,同时做一个好的广告编辑,让广告内容和版面设计吸引读者的目光,了解广告的意图,让广告对读者起到应有的作用,以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做好广告对读者的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