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一、发展变化中的素质教育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已经给教育理论界对于素质教育定义争论不休的问题做出了科学的解说。《决定》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接班人”,它不仅廓清了“素质教育”的概念,而且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视为素质教育的关键,即素质教育必需着力张扬的基本要义。 综观当前素质教育的新…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这是我国文化建设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依据党的十五大精神 ,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指出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 ,“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 ,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  相似文献   

3.
1999年6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教育改革目标。为贯彻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这一《决定》,2001年7月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该《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于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下称“课改”)就成了当前“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的重点。本文…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是世纪末最热门的话题,现在已进入新世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全面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在《决定》中对成教大学生提出了特别的要求,要“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的同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这一决定对高等成人教育指明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方向和要求。但是目前对普通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比较强调,而对成教大学生的素质教育缺少实质性的指导和可操作性的措施。本文拟结合多年…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是时代的呼唤,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纲领性文件(以下简称《决定》)。徐特立的许多论述和主张与《决定》的精神完全吻合、高度一致。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充分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对教育问题一贯的基本思想和改革发展方向。学习和领会《决定》精神要抓住“全面推进”四个字 ,要主动地、创造性地贯彻《决定》精神 ,要用教育科学的观点对素质教育作正确的理解和把握。同时 ,要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才具有坚实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特别提出:“普及婴儿早期科学启蒙教育对幼儿智力开发有很重要的作用。”在素质教育的时代呼唤下,实施幼儿科学启蒙教育,已经  相似文献   

8.
农村究竟应该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这些年农村实施的素质教育到底取得了哪些成绩?这是当前农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回答的两个基本问题。对于前一个问题,近期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农村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必须全  相似文献   

9.
1999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并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它总结了20世纪末我国教育改革的经验,对21世纪中国教育提出了指导性方针和宏观规划。这是一个具有求实的科学精神,同时着眼于未来的纲领性文件。在新世纪来临之际探讨高校的德育,首先应当以《决定》作为指导,研究如何把《决定》的精神渗透于德育之中。《决定》对我国教育工作提出的总任务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第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一九九九年六月十三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第一部分第三条指出:“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有必要探讨素质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高校形成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高校应正确认识办学特色的内涵,明确形成办学特色对高校自身发展的意义,在此基础上采取积极的策略,正确定位,通过培育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来形成办学特色,从而赢得社会的认可,促进高校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美国的品格教育运动及其对我国德育的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前美国道德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品格教育运动的兴起,这一运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与参与。并成立了众多的品格教育组织。基于对当前美国品格教育运动各项主张的分析,把握其强调正面的教育方式和学校、家庭及社会共同参与的实践特征,有利于我们认识当前我国道德教育发展的规律,增强对道德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合法性的认识,整合和优化社会的德育资源。  相似文献   

13.
自古以来,品德即受到世人极大的重视,直至今日,品德的重要性仍无庸置疑。品德教育实施的成效小至攸关个人品德培养的优劣,大至影响国家社会生存发展的兴衰,因此品德教育着实值得教育界关注与研究。本文乃就品德教育的意义与内涵、学校实施品德教育宜掌握的有效原则、当前台湾实施品德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与因应之道等一一探讨,期盼本文能提升教育者对品德教育的了解、重视与实践,以达成品德教育的最高目标。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的创新人才是党中央、国务院为适应时代需要和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同时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到今天的必然要求,探讨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与创新人才的培养,对于正确理解、贯彻素质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人文素质教育是高职教育之根之魂,目前人文素质教育却普遍被忽视,原因是认识上的种种偏差。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要扭转办学中急功近利的倾向,摆正人文素质教育的位置,抓住高职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点,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Recent critics have suggested that character education (either in and of itself or certain instantiations of it) is overly individualised and, as a result, fails to engage adequately with the political. In this paper, I offer an account of character education which takes issue with such criticisms, and seeks to make clear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moral and the political necessary for character formation and expression. Drawing on an Aristotelian understanding of the political, I argue that individuals are intimately connected with their social associations, which in contemporary plural, westernised democracies include the sort of engagement with the political advocated by critics of character education. Through a focus on civic virtue and deliberative engagement, it is argued that an Aristotelian-inspired account of character addresses the precise concerns, including recognising and challenging social injustices and deliberative engagement with difference, which critics suggest are lacking from character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7.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Beyon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effect of human activity on the environment is rightly a matter of continuing concern both in general and for education in particular. The nature and plac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s here examined in the light of current debates on what constitutes a proper relationship with nature and the qualities of knowledge appropriate to understanding our environmental situation. It is argued that issues are raised which are fundamental not simply to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but to the character of education as a whole.  相似文献   

18.
In Sweden the compulsory school curriculum prescribes that education should promote learning in different subjects while simultaneously assisting students to develop into citizens of good character. To achieve these goals students need to cultivate such character strengths as respect and responsibility, so that they can create positive relationships and live in a community.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skills in a school setting could be called character education. Research shows that good character education promotes the mora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nd also enhances their academic learning. Giving voice to students is the cornerstone of character education; if adults in schools listen carefully to students educational practice can be improved.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in a secondary school in northern Sweden. The phenomenology of the life‐world and the principles of participatory and appreciative action research guided the research. The aim was to explore student voices as they described how they do and do not wish to be treated by others. The empirical data consisted of written responses to questions posed to students in Grades 7 and 8. The data analysis revealed four themes: striving for mutual understanding, being accepted for who you are, seeking honesty and truth and being acknowledged, recognized and encouraged.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themes suggests how practice may be improved in educational settings.  相似文献   

19.
从词源上分析,德育指道德教育是最基本的教育事实,其本质是教人“向善”和“求善”。德育的这种本质性认识要求我们必须以“善德”为核心重新构建德育的内容体系,建立起相对独立的道德教育体系、公民教育体系、政治教育体系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立足于道德教育,整合其他各种教育活动,全面培养人的良好品格。  相似文献   

20.
袁华 《高教论坛》2001,(3):111-113
本文作者从地方院校成人教育的特点入手 ,试图对成人教育在地方院校中的地位与作用作一个较系统、全面的论述 ,以便对成人教育工作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促使地方院校中的成人教育工作得以健康、顺利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