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3篇
  2021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农村的素质教育已实施了多年,但至今尚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泡沫管理是一个重要方面。在这里,“泡沫管理”不是一个规范的学术概念,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是对一个时期的一种特殊的教育现象的描述。  相似文献   
2.
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不应简单效仿“城市经验”,而应创生“农村特色”:课程目标方面,超越狭隘的农业文明中的本土文化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视域,生成工业文明中的现代文化并引领学生社会化;课程资源方面,开发生态型的农村经济、文化和自然资源,建设农业劳动实践基地;课程保障方面,做到专业引领先行,制度安排相伴。  相似文献   
3.
以CNKI期刊数据库从1983年到2019年收录的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三级地方教研机构的教育研究文献为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对改革开放以来三级地方教研机构的教育研究状况进行研究表明: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三级地方教研机构教育研究的特点为研究氛围宽松、研究领域呈不规则阶梯状分布、研究方式方法多样化和研究成果有效地服务于区域内教育改革发展.三级地方教研机构教育研究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研究文献的规范性水平和关注度都较低、研究领域分布极不平衡、教研机构之间研究领域断层严重、市县两级教研机构职能较单一等.实现教育繁荣发展,需要三级地方教研机构确立服务"三化"教育的研究理念,科学定位教研机构职能,加强制度建设和重视教研规划.  相似文献   
4.
5.
课程改革需为农村学生发展提供“第二种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的农村基础教育中,学生的选择是惟一的——接受应试取向的教育。基于国情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为农村学生发展提供“第二种选择”,即接受就业取向的、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特色的教育。第二种选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它是自主性的、发展性的、幸福的等几个方面。第二种选择的构建策略包括培育就业文化和构建素质教育实体两大内容。  相似文献   
6.
当前农村初中生学习心理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部分农村初中生的抽样调查,了角了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并作了初步的成因分析,最后提出了农村初中生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中职德育一直在困境中突围:一方面,随着中职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张,生源呈现出低端化、复杂化特征,德育任务不断加重;另一方面,由于受到德育理念、德育师资、德育方式等因素的制约,德育实效性不强。中职德育突出重围的现实路径在何方?面对困惑、背负压力,  相似文献   
8.
农村素质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在其逐步走向深入的进程中也遇到了重重困难.本文试图立足于当前农村素质教育困境,对农村的素质教育进行教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农村素质教育取向. 一、农村素质教育的困境 在我国,城乡差距长期存在并持续扩大.过去,这种差距更多的时候是以经济形式凸现出来(诸如收入、消费等)并为人们所关注,而在教育方面所存在的差距往往为人们所忽视,以至于现行的农村教育几乎是照搬城市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9.
覃章成 《农村教育》2007,(10):47-48
当前的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受到了一个个教育难题的困扰。对于现存的农村教育难题,课程改革不可能采用“绕过去”的策略,而只能以此为土壤。  相似文献   
10.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农村中小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师生关系和睦融洽,校本课程丰富多彩……作为一名农村中学教师,笔者为身处改革时代而感到幸福。但是。在几年的课程改革实践中,我又深深地感悟到当前的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尚徘徊于浅层面的变革,要想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亟需跨越四大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