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质的研究所具有的特点,决定了研究者在质的研究中占据着更特殊的角色和地位。在质的研究中,研究者本人是主要的研究工具,研究者是社会现象的忠实“再现者”。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会遇到哲学理念、思维方式和研究者角色等方面的矛盾与冲突,研究者学习和运用质的研究的体验与经历可以概括为“喜悦”、“执着”与“明了”等三种意境,研究者的研究素养在质的研究过程中起关键的作用,为提高研究者的研究素养,研究者要注重不断地反思自己的研究方式、锤炼自己的研究能力和提升自己的人格修养。  相似文献   

2.
章对作为一种研究范式的质的研究,从观念、思维方法、研究的角色与地位,以及研究中的困惑与问题作了细致的梳理,并从生活世界的重建的角度论述了质的研究对社会科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试论质的研究及其对当前心理学研究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量的研究仍然占据主流地位与进一步完善的同时,强调自然的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考察的质的研究正在蓬勃兴起。然而在具体研究实践中。存在着对质的研究的认识不足,将质的研究与定性研究混为一谈。本文在深入剖析质的研究的内涵的基础之上,结合当前信息时代背景的心理学研究趋势,并在研究方法上就质的研究对于心理学研究的意义作了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4.
《质的研究及其设计》是质的研究中十分重要的一本著作,从研究方法的角度看,对院校研究的开展亦很有助益。院校研究中,定量研究是长期、普遍甚或主要的方法,质的研究则可以其独特的优势弥补定量研究的局限,成为院校研究的重要方法。质的研究在文献综述、问题陈述、材料收集等方面为院校研究提供了诸多启示,其五种研究传统皆可成为院校研究的具体方法。运用质的研究方法,将为院校研究开辟一个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5.
论心理学中量与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量的研究促进了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其自身也有难以克服的障碍。质的研究比较深入细致、全面,进行了动态的考察。但却具有主观主义的倾向。两者在理论基础、认识路线、主体的参与程度、研究程序和逻辑以及资料特点和收集方式上都存在着差异,既有区别又相互补充。把量的与质的研究结合起来是心理学研究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两大范式。教育学者对于教育研究中应采用质的研究还是量的研究更为科学有着激烈的论争,同时也企图寻找结合的路径。但通过分析教育研究者在实践中对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的运用,看到的却是教育研究者对方法论及其方法的忽视。因此涵养科学精神才是教育研究者必须且迫切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一 质的研究方法及其理论基础 质的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在国内以前是译为定性研究。但在我国历来的研究方法论中,定性研究有其特殊的含义,多指研究者本人对问题的思考和看法,多从思辨的角度对研究问题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8.
质的研究是一种在自然的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细致考察的研究范式.文章就质的研究方法的产生背景、理论基础及特征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并指出了质的研究方法与量的研究方法各自的优势及其局限性,进而指出两者是既有区别又相互补充的两种研究方法.质的研究方法与量的研究方法的合理结合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质的研究方法的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质的研究"是近年来在社会科学领域里兴起的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和范式。文章试图通过对教育"质的研究"方法的涵义、特点、优点以及缺点的分析,以达到对教育"质的研究"方法的"再认识"。质的研究可以与量化研究相互补充,在教育研究的各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数学教师为什么要作质的研究和怎样进行质的研究两个层面提出了在新课程理念下,从事质的研究之重要意义及具体探作方法。目的在于帮助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小学数学教师,提高自己作为研究者的意识和能力,重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及做过的或正在做的研究工作。尽可能使之研究结果理论化、系统化和严谨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