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一、定性分析策略例1,将13.4g KCI、KBr 固体混合物溶于水配成500mL 溶液,通入过量 Cl_2,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得11.2g 固体物质,所配溶液中 K~1、Cl~-、B_r~-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约为:  相似文献   

2.
例1将标准状况下的1.12L CO2通入100mL 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得到不含结晶水的固体W,其质量为5.08g,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相似文献   

3.
第一部分 1.下列各反应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石灰乳中加入纯碱溶液: Ca~(2 ) CO_3~(2-)=CaCO_3↓ B.Cl_2通入溴化钠溶液: Cl_2 2Br~-=Br_2 2Cl~- C.向CaCl_2溶液中通入CO_2: Ca~(2 ) CO_2 H_2O=CaCO_3↓ 2H~ D.将F_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F_2 2OH~-=F~- FO~- H_2O 2.下列各组中两个溶液间的反应,均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相似文献   

4.
题目:将溴化钠和碘化钾的混和物溶于水,制成溶液,通入足量的氯气,反应完全后,把溶液蒸干,并将剩余的残渣灼热至质量不再减少,冷却后测得残渣中含氯51.32%.求原混和物中溴化钠和碘化钾的物质的量之比. 分析:是混和物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将发生下列反应:2NaBr+Cl_2=2NaCl+Br_2,  相似文献   

5.
[例1]将KCl和KBr混合物13.4g溶于水配成500瞄液,通入过量C12,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得11.175g固体,则原配溶液中K^+、CI^-、Br^-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相似文献   

6.
题目取20g久置于空气中已部分变质的CaO样品进行实验.高温灼烧后得一固体物质,其质量为16.44g.将灼烧后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303.24g质量分数为4.5%的Ba(OH)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干燥。得到不溶物,其质量为5.91g.求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7.
1实验研究把一定量的SO2气体通入到0.01mol/L的FeCl2溶液中可以发现橙黄色的溶液变成棕红色,继续通入,溶液颜色变浅,把变浅后的溶液长时间放置,溶液颜色变成浅绿色;如把少量的Na2SO3固体加入到0.01mol/L的FeCl3溶液中可以发现溶液的橙黄色加深,但是加深了的溶液随时间的增加颜色没有变浅的现象发生,如果在没有变浅的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则会出现通入SO2气体的溶液颜色变浅,把变浅后的溶液长时间放置,溶液颜色变成浅绿色。  相似文献   

8.
<正>一、高中化学常见的解题方法1.守恒法。在众多化学解题方法中,守恒法是其中最常见且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使用守恒法可以快速破解化学难题。其中,守恒法可被细分为以下几类,具体如表1所示。例1先将CaCl_2和CaBr_2的混合物13.40g溶于水配成500.00mL溶液,再通入过量的Cl_2,完全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得到干  相似文献   

9.
多题一解是指对众多看似不同的同一类习题采用相同的方法解题.通过这类习题的练习可训练学生的聚敛思维,提高归纳能力,掌握解题规律,以不变应万变.例1 将15.5 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7g.求: (1)可制得氧气多少克?(2)原混合物中含氯酸钾多少克?(3)剩余固体中含有哪些物质?分别为多少克? 例2 把20 g氧化铜放入试管中通入氢气后加热, 反应一段时间后冷却,称得试管中残余固体物质为 18.4g.求参加反应的氧化铜为多少克? 例3 现有氧化铜和铜粉的混合物4 g,通入足量干燥氢气并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冷却后称得剩  相似文献   

10.
【试题 1】 将一定量混合均匀的铁粉与硫粉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共热 ,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 ,得到固体A .将质量为m的固体A加入到 3 0 0mL 2mol·L-1盐酸中使之完全溶解 .测得室温下加入固体A的质量与收集到气体体积(已换算成标准状况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假设所得氢硫酸溶液饱和前无硫化氢气体逸出 ) .已知加入固体A的质量m≤ 3 .2g时 ,收集到的气体为氢气 ;当m >3 .2g时 ,收集到的气体为H2和H2 S的混合气 .试分析与计算 :( 1 ) 3 .2g固体A中所含的物质有    ;( 2 ) 3 .2g固体A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溶于上述盐酸充分反应后 ,…  相似文献   

11.
例1 将10.000gNaCl、KBr和CaCl2的混合物溶于水,通入Cl2充分反应,然后把溶液蒸干并灼烧(高温加热),灼热后残留物的质量为9.813g.若将此残留物再溶于水并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所得的沉淀经干燥后质量为0.721g.求原混合物中各化合物质量.  相似文献   

12.
1实验研究把一定量的SO2气体通入到0.01mol/L的FeCl3溶液中可以发现橙黄色的溶液变成棕红色,继续通入,溶液颜色变浅,把变浅后的溶液长时间放置,溶液颜色变成浅绿色;如把少量的Na2SO3固体加入到0.01mol/L的FeCl3溶液中可以发现溶液的橙黄色加深,但是加深了的溶液随时间的增加颜色没有变浅的现象发生,如果在没有变浅的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则会出现通入SO2气体的溶液颜色变浅,把变浅后的溶液长时间放置,溶液颜色变成浅绿色。  相似文献   

13.
一、虚设数据迷惑 即题给数据是解题不必要的,把本属于概念判断型或规律应用型试题伪装成计算题.这是命题者精心设计的“陷阱”,意在声东击西,使答题者落人“圈套”.要准确无误地越过障碍,必须能理清思路,化解迷惑,揭示本质.  相似文献   

14.
1 综合计算题例1 将一定量的CO2 气体通入5 0 0mL某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将溶液在低温下蒸发,得到不含结晶水的白色固体A。取三份质量不同的A样品分别与5 0mL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得到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与固体A的质量关系如下表所示:实验组别12 3盐酸的体积/mL 5 0 0 5 0 0 5 0 0A的质量/ g 3 80 6 2 0 7 2 0气体的体积/mL 896 1344 1344  (1)上表中第组数据表明,加入的5 0mL盐酸反应后有剩余,理由:。(2 )试通过计算确定A是什么物质,并求其成分的质量分数。(3)求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解析:(1)分析三组数据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15.
题目 向放有10g氧化铜的试管中通入H2,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4g.(1)有多少克氧化铜被还原?(2)生成多少克金属铜?  相似文献   

16.
一、对反应物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讨论 例1将CO2通入100g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中,可能发生的反应有:(1)2NaOH+CO2=Na2CO3+H2O,(2)Na2CO3+CO2+H2O=2NaHCO3.反应完成后NaOH已无剩余,且溶液的质量比原来增重13.2g.求原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17.
常天才 《天中学刊》2001,16(2):117-117
在高中化学 (试验修订本 )第一册“物质的量浓度”一节中 ,有这样一个讨论题 :将 342 g C12 H2 2 O11(蔗糖 )溶解在 1 L 水中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否为 1 mol/L?该问题的要点是理解固体物质溶解于一定体积的水后 ,水溶液的体积将发生变化 .若增加一个小实验“固体物质溶于水后溶液体积的变化”,将有助于学生理解这一概念 .为此 ,笔者设计了该实验 .1 实验用具校准的 1 5m L 或 2 0 m L 刻度试管 ,感量 0 .1 g托盘天平2 实验步骤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溶质 ,用 3× 1 0 cm的纸条叠成的纸槽小心地将溶质送进盛有一定体积水的刻…  相似文献   

18.
[图像题]取一定质量的NaBr和NaI的混合物,平均分成五等份,分别配成溶液,再分别向溶液中通入V L、2V L、3V L、4V L、5V L的氯气,充分反应后将所得溶液蒸干、灼烧后,得到的固体冷却后再称量,记录所得的数据并画成如图1所示的曲线,试回答下列问题:  相似文献   

19.
题1(2009年天津赛区)将KCl和Ca(OH)2混合物1.86g全部溶于一定量水中形成稀溶液,再缓缓通入足量的CO2气体.当生成沉淀的质量刚好最大时,消耗CO2的质量0.44g.  相似文献   

20.
向FeBr2溶液中通入Cl2,氯气的量不同会引起产物不同,以此为载体创设问题情境,能很好地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溶液中离子反应的先后顺序及离子反应的定量计算等知识,因此倍受青睐,下面就将近几年FeBr2与Cl2反应高考试题加以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