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1 毫秒
1.
顾兰芳 《山东教育》2003,(27):36-36
今天,是我借班上课的时间。为了拉近我与陌生孩子间的距离,上课前,我来到了那个班。首先,我进行了自我介绍,接着我说:“顾老师不知道你们叫什么名字,如果哪天在步行街碰到了你,你叫了我,可我不知道你的名字呀!你们能向我介绍吗?”“可以。”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着。孩子们一个接一个向我介绍着自己,俨然把我当成了老朋友。接着,那个班的老师帮我叫幼儿排队。按规定我上课时,只需要30个幼儿。老师帮我一个一个点着名,小朋友个个小手举得老高老高。当30个人已经满了,还剩下了一个叫明明的孩子,他举着小手看着我。我说“你也来。”“他?不行的…  相似文献   

2.
深秋的一个早晨,我正准备上课。忽然,好几个孩子急冲冲地跑过来。"老师,老师"他们叽叽喳喳地围住了我,满脸兴奋。我微笑着示意他们安静:"谁来告诉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呀?""我们班的窗台上有一只青蛙!"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相似文献   

3.
我是"猴王"     
在画《爸爸妈妈结婚照》的儿童画课堂上 ,我要求孩子们画自己父母的半身像。一位六岁的扎着三支小犄角辫的小姑娘半节课只画了一个妈妈 ,我以为她在玩 ,很生气 ,她扬着小脸怯生生地对我说 ,我没爸爸 ,我一生下来他就出差了。我顿时脑袋轰地一下 ,真该打!我疏忽了这个班里还有三个离异家庭的孩子。这以后 ,我对她及离异家庭的孩子多了一份特殊的关照 ,忘带画板我给准备 ,不会裱纸我帮助裱 ,妈妈接晚了我就给孩子送回家……。春天 ,桃花盛开的时候 ,我带孩子们到八大处公园写生。小姑娘的妈妈告诉我说她家要迁居了 ,以后就不能来上课了 ,孩子…  相似文献   

4.
家长会上,老师开门见山地问,你们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吗?有的家长点头,有的摇头,还有的点点头后,又摇了摇头. 老师说,前不久,在一次趣味班会上,我问了孩子们一个问题:假如到了晚上,家里的灯突然熄灭了,你怎么办?每个孩子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孩子们的答案. 有的孩子回答说,叫爸爸修呗.  相似文献   

5.
李玉英 《学子》2012,(12):61-62
一、孩子们的握笔有多高因为是低段语文老师,所以特别关注孩子们的握笔姿势。无论是自己上课,还是听别的老师的课,总会有意无意的去留意孩子的握笔。从我的观察看,孩子们写字姿势最大的问题是握笔过低。为了验证我的观察,我对自己刚接的一年级新班进行逐个的测查。下表为测查情况(单位:厘米)。  相似文献   

6.
老师骗人     
今天下午接待张静小朋友入园时,她的爸爸告诉我说:“刘老师,今天张静回家说老师骗人。”我一听愣住了。作为幼儿教师,在孩子面前我一直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怎么会骗人呢?经过了解,我才知道,原来是上午的时候我答应让孩子们看动画片,在播放动画片时却发现我们班的插座坏了,没法接通电源。去别班借吧,配班教师刚好去了微机室,若我去别班借,班内就没有老师看着,为此,我才没让孩子们看动画片,而改成玩小医院游戏。没想到孩子竟“耿耿于怀”。下午,我特意向孩子们道了歉,并借来插座让孩子们补上了上午要看的动画片。看来,教师的言谈举止应慎…  相似文献   

7.
家长会上,老师开门见山地问,你们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吗?有的家长点头,有的摇头,还有的点点头后,又摇了摇头. 老师说,前不久,在一次趣味班会上,我问了孩子们一个问题,假如到了晚上,家里的灯突然熄灭了,你怎么办?每个孩子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孩子们的答案.  相似文献   

8.
任教十几年来,我自以为关心呵护着每一个学生,也拥有孩子们最纯真的爱。但是,今年我接手了二年级二班的数学课,却让一个学生改变了自己的感觉…… 这个学生就是我的宝贝女儿。自从我给他们班上课以来,她便硬气了许多。课堂上她总是无拘无束,就是我一句话说不规范她也会马上站起来给我纠正,经常弄得我下不了台。在她的带动下,班里竟又冒出几个“捣蛋鬼”,他们不但给我,也给别的任教老师提开了意见:什么上课要有趣味啦,老师要面带微笑啦,弄得有些老师课堂上难以招架。“擒贼先擒王”,我决心从女儿“开刀”彻底“端正”一下班风…  相似文献   

9.
戴晓娥 《教育艺术》2001,(12):12-13
一次在常州市局前街小学借班上课 ,所借班级是四(1)班。上课之前 ,有二十分钟与学生交流、了解的时间。由于事先不知道我要给他们上课 ,所以我站在讲台前时 ,学生们都很突然。迎着孩子们猜疑、探究的目光 ,我脸上带着微笑 ,心里思量如何开始我的开场白。突然想起于永正老师介绍的拉近师生距离、轻松打开局面的开场白 ,心里不禁一亮。“同学们好 ,非常高兴能走进四(1)班 ,成为你们的一员 ,但我们现在还不熟悉 ,你们想不想认识我呀?”我的微笑与热情起了作用 ,有几个胆大的孩子一下子叫了出来 :“想!”“面对一位陌生的、而又想去认识…  相似文献   

10.
情况分析 新学期开始了.今年我带小班。孩子们每天来园时都是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可下午起床后,许多孩子都会把鞋子穿反。有一天我数了一下,班上居然有一大半的孩子都穿着反鞋子。为了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掌握穿鞋的本领,我仔细观察了童鞋的基本特点.并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情况和《纲要》的要求设计了这个活动。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改革,在近几年来比较活跃,许多不同的教学方法都在进行实验。对课堂教学观摩、研究的活动方式,也多种多样。其中“借班”上课的教学活动,在某些地区搞得较多。现将“借班”上课的情况、问题、初步分析和几点意见,简述于下。(一)基本情况和问题所谓“借班”上课,就是教师不在自己任教的原班上课,而是到外地或本地别校,借用同年级的学生去上课。据了解,有以下几种做法和问题:  相似文献   

12.
记得在一次主题班会中,我组织孩子们进行一次“诚实勇敢面对自己的错误”的主题讨论。在我说完开场白让孩子们发言时,刚刚还吵吵闹闹的课堂一瞬间平静下来,平时孩子们争先恐后举起自己的小手,吵着闹着要发言的场面不见了。尽管我用温柔的话语,希望的眼神不断地鼓励着他们,但孩子们个个低着自己的小脑瓜,有的摆弄着自己的衣角,有的和周围的小朋友低声地说着悄悄话,就连几个平常发言最积极的孩子也只是用眼睛偷偷的看一下我,马下又低下头去,孩子们的手臂犹如被千斤巨石压着一般,怎么也举不起来。,就在教室里几乎沉默得让人难熬的时候,一个平时…  相似文献   

13.
“老师,对不起,我可以打扰你一下吗?”这是蒙氏教学的学习内容,其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当孩子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知道要先说这样一句有礼貌的话,别人才乐意帮助自己。没想到就这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我们班的孩子们竟然闹出了许多笑话。  相似文献   

14.
我们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性格比较内向,特别是一些学习比较好的学生,他们不善于表现自己、展示自己,最明显的表现是上课不爱举手发言.我在下边了解了一下上课不举手的原因:一来怕说错了被人笑话,二来怕自己回答问题多了别人会说自己显摆.其实,这在学生中间是很普遍的问题.但这么多年来,我对此始终是熟视无睹."尊重"教育研究使我开始认真地思索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15.
长处与短处     
你听过《骆驼和羊》的故事吗 ?我班的孩子就刚听过。通过故事,孩子们明白了:一个人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是不对的,而只看到别人的短处,看不到别人的长处也是不对的。   活动后,我向孩子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能说一下自己身边的小伙伴都有什么长处和短处 ?孩子们兴趣可高了,摩拳擦掌,振振有词,很有点评论家的味道呢 !而被评论的孩子面对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也点头称是,坦诚相认。   一时间,班里兴起了“长处与短处”热,小朋友间常用这两个词互相提醒,互相学习。那么老师在孩子的眼中,会有什么样的长处与短处…  相似文献   

16.
教训     
全镇幼儿园教师要进行示范课展示,最好的一节课将参加县级优质课展示。为此,我花费了许多心思,找资料、制作课件,设计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小班健康活动“手指兄弟”。通过借班试上,效果很好。我信心十足,惟一令我担心的是正式上示范课时孩子的配合情况。我班有几个孩子年龄偏小,课堂上不是乱讲话,就是做小动作,有时甚至听着听着就跑出去了,这无疑会影响活动效果。为了预防万一,课前我对孩子们进行了严厉的训话:“明天有许多老师来看我们活动,谁要是乱讲话、乱动,我可饶不了你。叫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叫你说你再说,不准多嘴,要是违反了纪律,你就别想回家了。”活动开始了,第一个环节是让幼儿自由选择自己感兴  相似文献   

17.
记得那次我接了一个新班——三年级9班。第一堂课,三(9)班的孩子们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对于上课铃,他们充耳不闻。几分钟之后,教室里依然热闹非凡,打闹声、说笑声震耳欲聋。等教室里终于静了下来,孩子们终于注意到我这个  相似文献   

18.
青年教师最苦恼的就是参加各种竞赛课、展示课借班上课。借班,决定着课堂成败关键的学情变得陌生了,原先有所依赖的教学习惯用不上了,师生之间的默契不存在了,尤其是善于发言的孩子看不见了。这样的上课像是唱独角戏,最担心提问点到一颗“哑炮”,呼而不应或答非所问。所以,一提到借班上课,青年教师都十分惧怕。  相似文献   

19.
有天上课,我正在和孩子们做游戏,突然觉得有个东西在我的身上戳了一下。一看。那是一个深蓝色、亮晶晶、非常廉价的小金属片,下面还挂着两粒小珠子。 好多年来,我不断地收到孩子们送的各种各样的礼物,送礼的方式也干奇百怪。我知道,这又是哪个孩子送我礼物了。  相似文献   

20.
杨丽红 《下一代》2012,(4):36-37
从食堂吃完早饭后我照例回教室准备和孩子们一起早自习。在我班级教室门口,发现有两个别的班级的男生。“你们是哪班的?有事情吗?”“找陈尘,他欠我们钱不还。”“你们先回班级,等陈尘来了,我问问他。”陈尘是我们班级中的一个比较让我操心的男生,他好动好讲,纪律学习都不是很好。调查一下,发现他是借晚上上篮球课之机,管五年学生借的钱买了吃的东西。这孩子嘴还很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