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闻文本的个性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新闻文本是新闻传播主体创造的劳动成果,是新闻接受主体认知评价的对象,是传、受主体在新闻传播活动中进行交流、沟通和互动的中介.新闻文本既反映着传播主体的传播目的和传播水平,也直接影响着新闻接受主体的信息收受活动.无疑,系统分析新闻文本的个性特征,对于新闻收受者的理解接受活动有着直接的意义,对于新闻传播主体如何创制新闻文本也有着不言而喻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
1、新闻价值·价值观念·论题提出考察新闻传播活动的全过程,才能更明了地考虑新闻价值观念,这即是本文论题提出的客观依据。如果我们割裂新闻传播活动的全过程,单从事实、新闻作品、受众的单个方面来探讨新闻价值问题,就难以对新闻价值问题作出统一、完整、科学的诠释。因此,必须从新闻传播活动自然史的精确性来考察产生新闻价值的若干条件及其变更。这就比较容易加深我们对于新闻价值观念的理解。新闻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3.
王宾 《声屏世界》2005,24(5):16-17
体现人文关怀是人类文化活动的内在要求,一切人类文化活动都应以其为追求的目标和基本原则,新闻传播活动也不例外。新闻传播中的人文关怀.就是要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社会权益.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把人的感受充分考虑在新闻传播的各个环节中。从文化角度肯定人的主体性、意义和存在价值,是新闻传播的灵魂。人文精神应充盈于新闻价值体系,人文关怀是媒体文明成熟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4.
新闻价值是新闻学的核心概念,被人们视为新闻选择和传播时的尺度,直接决定着新闻传播实践的方向和风貌。新闻理论界在分析新闻价值的属性时,通常将其概括或分解为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等五种要素,认为这些要素是新闻事实对新闻主体产生新闻价值效应的  相似文献   

5.
新闻传播活动既是人类社会的认识活动、精神活动,也是人类的价值活动。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存在多个独立的价值主体和多种价值追求。各主体的价值追求活动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博弈,它们的交汇与衔接形成了新闻传播活动的现实境况。  相似文献   

6.
吕玉玲 《青年记者》2008,(14):71-72
传媒的新闻价值取向就是传播主体在新闻价值创造活动中,所持有的倾向于某种价值选择的信念,决定着新闻价值创造活动的主导方向.传播者(传媒)的社会背景、知识体系、文化品位等个人因素,以及媒体所代表或追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利益等,都影响着传媒的新闻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
闫洁  蓝东兴 《新闻界》2013,(1):7-10
新闻具有意识形态属性,记者不仅要报道事实,还要充分考虑传播的社会影响,因此,笔者认为新闻文本不仅存在开放式,还存在封闭式。新闻文本是传、受主体在新闻传播活动中进行交流、沟通和互动的中介,既反映着传播主体的传播目的和传播水平,也直接影响着新闻接受主体的信息收受活动,两种不同呈现方式的新闻文本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也各有其传播功能。本文探讨了两种不同新闻文本的传播功能及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8.
传播价值关系与新闻价值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播者与受众是新闻传播活动的核心主体,他们各有自己的价值追求,并在传播活动中生成不同的价值关系.但在新闻价值理论研究中,不少论者把传播者与受众视为同一主体,把传播者为主体的传播价值关系,混同以受众为主体的新闻价值关系.这种模糊认识既造成了新闻价值理论的混乱,也削弱了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因此,正确认识传播者与受众形成的价值关系,不仅有利于澄清某些错误认识,也有利于深刻把握新闻传播活动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9.
赵瑞芬 《军事记者》2007,(11):44-44
新闻取舍是人们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对传播内容的选取和舍弃,是新闻工作主体依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和标准对新闻材料进行筛选的过程。如何选取新闻,不仅  相似文献   

10.
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传播主体面对的价值客体主要是新闻事实,而接受主体面对的主要是新闻文本。由于文本世界是对事实世界的反映,所以它们具有内在的同一性。在理论的抽象层面,它们具有的新闻价值属性理应是一致的。但新闻文本与新闻事实有  相似文献   

11.
科技期刊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思考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龚赛群 《编辑学报》2002,14(3):166-168
用实例阐述科技期刊实现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必要性,提出了科技期刊编辑如何提高和实现刊物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的价值体系及其价值服务战略思考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图书馆的价值是读者价值、社会价值、资金提供者价值、馆员价值的动态有机综合。资金提供者价值是图书馆价值存在的前提和保证,读者价值是图书馆价值的核心和最直接体现,馆员价值是创造图书馆价值的基础,社会价值又是形成图书馆价值的基本资源和环境条件,并全面影响着资金提供者、读者、馆员价值的形成和提高。这四种价值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构成了图书馆的基本价值体系。价值服务战略的核心就是如何围绕这四梦够值誓价值体系采取服务战略,来努力实现图书馆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孙晓玲 《编辑学报》2007,19(3):233-235
"核心期刊效应"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主要是学术评价标准的单一化与绝对化倾向,其所导致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价值目标的偏离.学术期刊编辑群体要从价值理性上牢牢把握学术期刊的价值目标,最大限度地消减种种负面效应,从实践操作的层面上牢牢把握学术性、科学性、创新性这个价值标尺,以保证学术期刊按照既定的价值目标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评价涵义的认识,分析了国内图书馆价值评价的现状,并提出了图书馆评价活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关于公共图书馆核心价值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图书馆学界关于“图书馆核心价值”的讨论方兴未艾,表面上看似乎气氛热烈,观点纷呈,但事实上未能触及到图书馆价值本体层面,更遑论“图书馆核心价值”。通过价值理论正本清源之廓清,运用该理论对桑良至先生《核心价值观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一文所述IFLA“图书馆核心价值观”的剖析,对其论及“图书馆核心价值观”时出现逻辑悖论进行探因,以及对嬗变中公共图书馆“核心价值”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论图书馆价值观建设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从图书馆价值观对图书馆发展的意义入手,阐发了建设图书馆价值观的意义。同时,分析了图书馆价值观的类型和特点,最后,提出培育图书馆价值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学术性科技期刊的价值过成及其特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学术性科技期刊再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为出发点,分析学术性科技期刊的价值构成。认为学术性科技期刊与一般商品相比有其自身的商品价值规律首先是活劳动投入比例大,产出有阶段性,具有明显的直接产出与间接产出特征,而且间接产出价值巨大、难以量化;其次是学术性科技期刊有其自身的使用价值属性。  相似文献   

18.
学术性科技期刊的价值构成及其特点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学术性科技期刊再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为出发点,分析学术性科技期刊的价值构成。认为学术性科技期刊与一般商品相比有其自身的商品价值规律:首先是活劳动投入比例大,产出有阶段性,具有明显的直接产出与间接产出特征,而且间接产业价值巨大、难以量化、其次是学术性科技期刊有自身的使用价值属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价值网络的科技期刊价值创造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润生  李垣 《编辑学报》2002,14(4):244-246
针对传统价值链模式在科技期刊价值创造中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科技期刊价值网络进行价值创造的思想.阐述科技期刊的价值来源以及基于价值网络的科技期刊价值创造机制.指出价值网络并不是以往价值链模式的简单叠加和复杂化,从本质上讲,它更重视网络中相关主体各自的价值需求,并强调通过价值交换来满足网络中各行为主体的各种效用.  相似文献   

20.
科技期刊编辑的社会价值及其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建超 《编辑学报》2011,23(2):101-102
科技期刊编辑的社会价值包括编辑在促使科技期刊功能发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所作的贡献及其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科技期刊编辑是科技人员的一部分,是期刊质量的把关人,是维护学术尊严的卫士,是发现、培养人才的"伯乐",是连接科技与产业的"桥梁"。科技编辑应从加强道德修养、培养科学精神、处理好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及协调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等方面来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