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视率调查方面。央视-索福瑞和尼尔森媒介几乎同时在中国受众市场展开收视率调查服务,是目前中国受众市场上最主要的收视数据提供者。后者坚持主打中心城市,相当长时间内仅提供11城市测量仪收视率数据,而前者则是日记法和测量仪法并用,遍地开花,很快拿下了收视调查市场份额的大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及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大数据已经深入到我国社会各行各业,也深刻影响着我国电视行业特别是收视率调查,电视媒体开始重新思考和探索全媒体环境下的电视节目发展路径。在此背景下,电视节目现已不局限于电视荧屏这一"大屏",电脑屏幕"中屏"、手机等移动媒体"小屏"终端分散着传统电视节目视频的受众,单一以电视终端为收视调查的手段,已难以准确反映全媒体环境下的收视结果,重建收视率调查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一、电视节目需要建立网络评价体系目前,在中国的电视调查市场,因AC尼尔森的退出,央视—索福瑞一家独大,几乎没有竞争对手。由于我国没有监管收视率调查的行政机构,由一家公司垄断收视率调研市场,其数据的公正性和可信度都让人疑虑。笔者认为,为了获得受众对于影视节目全面客观评价的数据,  相似文献   

4.
耿新歌  张渤 《今传媒》2012,(10):142-143
一般而言,受众测量技术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测量受众具体行为的技术,另一方面是记录受众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并与受众行为进行关联的技术。作为电视业的"行业货币",现在市场上通行的收视率指人员收视率数据,即以个人为单位的收视状况的记录数据。而在上世纪中叶,以家庭户口为单位计算的家户收视率数据曾被早期国外的广告商采用,现在,这种方式虽已不再为市场青睐,但它却是早期受众调查技术手段向自动记录方向迈进的起始点。本文将主要介绍早期家户收视率的特点,并结合当前收视率调查的特点进行若干分析。  相似文献   

5.
收视率是检测电视媒介传播效果的一项重要的量化指标,也是电视媒介实现科学化管理和决策的有效手段。在受众研究的课题中,收视率又是研究受众收视行为、心理规律的重要依据。近几年来,中国的电视业对收视率的关注,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各种调查公司蓬勃发展.仅上海一地就涌现了40家能做收视率调查的公司。那么,收视率调查样本的代表性如何?数据的质量、准确性、公正性又如何?我们在对调查数据的分析研究中,常常遇到一些疑虑、困惑,有时甚至是无可奈何。这里提出几个问题,供受众研究工作者思索。  相似文献   

6.
受众调查工作日益受到重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受众调查给广播电视带来了极大的好处:它能帮助大众传媒更好地为受众服务,帮助广告客户更好地利用大众传媒,并使电台、电视台获得更多的广告收入,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受众调查是广播电视事业迅速发展的必要条件。受众的角色和地位越来越得到传播研究者的重视。受众研究已经成为当代传播学研究的五大基本领域之一。收视率的作用日益凸现收视率多年来一直被作为评判电视节目好坏的重要标准,各国电视机构非常看重收视率。西方国家商业电视网,为了吸引更多的受众,招拖大量广告,赢得…  相似文献   

7.
收视率的概念厘定 全球电视受众测量指南(Global Guide-Ines for Televiston Audence Measurment,缩写GGTAM)对收视率的定义是:根据抽样调查即收视率调查所估计的、某个特定时段和空间里收看电视人口占所有电视渗透人口的平均百分比.其中,电视渗透人口是指拥有电视收视手段或工具的人口(也有指所调查空间中的所有人口).通过收视率调查,获得样本家庭或个人在连续观测的各个时间段内是否收看电视,以及收看什么频道.它是为了检测节目的收视效果而采用的一种受众调查方式,目前我国的收视率调查以个人收视情况为数据样本.  相似文献   

8.
外国广播电视受众调查的趋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一、受众调查工作日益受到重视受众调查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首先出现在美国。80年代末期 ,节目的多套化 ,数字压缩技术的实用化和交互式多媒体的日益发展 ,给广大受众带来了更多的节目选择余地。为了吸引更多的受众 ,招揽大量的广告 ,扩大传播效果和各自的效益 ,西方发达国家的广播与电视之间 ,无线电视、有线电视、卫星电视之间展开了激烈竞争。于是大众传媒机构和传播研究者也开始更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受众调查 ,并对收听收视率的调查数据进行研究。受众的角色和地位越来越得到传播研究者和媒介的重视。受众研究已经成为当代传播学…  相似文献   

9.
今年下半年,中央电视台对电视节目的考核“由重收视率为主,向重栏目综合评价体系转变”.央视全新的节目考评体系由“引导力、影响力、传播力、专业性”四大板块构成,各自所占的比重不同,分别由专家打分、观众调查和收视率调查来实现.为此,央视组建了一支由300名专家组成的评审队伍,每季度完成全国1.2万户观众的入户调查.其中,由收视率调查结果提供的传播力占考量标准的50%,并被细分为“收视目标完成率(受众传播规模的拓展与维护)”、“观众规模(栏目传播广度和观众群的拓展能力)”、“忠诚度(栏目粘着受众的能力)”和“成长趋势(栏目成长性和阶段性状态)”四个指标,而不再是唯收视率数字论.伴随着央视新的考核体系的确定,在央视实行了多年的、以收视率为考量标准的“末位淘汰制”也被废止.  相似文献   

10.
电视节目评价的二元指标体系:收视率与欣赏指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妍艳 《现代传播》2003,(6):121-122
在目前电视节目的评价体系中 ,占主导地位的收视率调查和曲高和寡的欣赏指数研究是节目评价中应用的二元标准。本文分别对收视率和欣赏指数在电视节目中的应用加以剖析 ,探究电视节目的科学评价方法。一、收视率的应用现状与弊端中国的收视率研究始于 2 0世纪 80年代初期 ,发展于90年代并日趋成熟。收视率调查的主要方法包括电话法、仪器法 (人员测量仪 )与日记法等 ,由于这些方法各有利弊 ,为了最大限度提高收视率数据的精确度 ,可以根据调查目的的侧重点不同而去选择合适的方法结合使用。任意一个电视节目的收视率表明的是这个节目在多大…  相似文献   

11.
在目前的中国电视产业市场化运作过程中,受众对信息源--电视节目的反馈被简单,粗暴、肤浅地指向为收视率."唯收视率论"不仅忽略了中国收视率调查在数据统计上的缺陷,使电视节目低俗化、娱乐化、同质化,更遮蔽了观众情感表达处于失语状态的尴尬,使中国电视制作者和电视观众之间的对话彻底缺失.  相似文献   

12.
孙灵囡 《青年记者》2009,(18):29-30
在目前的中国电视产业市场化运作过程中,受众对信息源——电视节目的反馈被简单、粗暴、肤浅地指向为收视率。“唯收视率论”不仅忽略了中国收视率调查在数据统计上的缺陷,使电视节目低俗化、娱乐化、同质化,更遮蔽了观众情感表达处于失语状态的尴尬,使中国电视制作者和电视观众之间的对话彻底缺失。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网络视频、手机电视等新媒介迅猛发展,媒体业内对"唯收视率"的讨论也愈加激烈。因此,在新媒介环境下客观认识收视率数据及其承载的媒体价值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传统电视媒体而言,电视人可以充分利用收视率数据深入了解受众需求、指导电视节目生产或购买、对电视台节目进行绩效考评等等。相比以往,如今收视率数据体系更加细化,数据的参考标准逐渐从原先机械样本统计开始向更加人性化的测量方法上转变,对于观众收视效果的反馈也更具即  相似文献   

14.
目前,有些电视台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收视率状况,已经不局限于从一家调查公司购买收视率调查数据,而是同时购买多家调查公司的调查数据;不仅仅局限于采用日记调查法,还采用收视测量仪法和电话调查法。这是一种好现象,说明这些电视台的决策者们已经把受众的需求摆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但由于调查数据的来源不同,调查方式的不同,势必造成调查数据结果的不一致。比如,同样是对北京地区观众的收视情况做调查,央视-索福瑞和特雷森两家公司的调查数据结果就不尽相同;同样是对中央一套的收视率状况做调查,采用日记法和测量仪和电话调查三种方法所得到…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2013,(24):50-53
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全球收视率调查市场越来越集中在少数收视调查巨头手中,而资本无疑在这其中起着重要作用。新媒体时代,以数字电视、互联网、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在为受众带来极大便捷的同时,也给传统收视率调查带来全新挑战。新媒体时代需要新的调查技术,各种背景的公司都试图或者已经进入这一领域。这些公司的进入为原本处于垄断下的收视率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促使收视率调查行业向着更加多元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收视率,电视行业永远不得回避的一个话题,伴随着电视行业的兴衰发展而存在,是评价某个节目受众市场大小的一个关键性指标,是电视节目组招商引资、维持自己节目发展的资本,成为行业的硬通货。由于收视率对每一家电视台的生死如此重要,因此收视率的调查衍生出了一个近百年的产业。本文起手于描述美国、中国的收视率发展历程,随着中国收视率调查行业的市场化,剖析我们还需要做出哪些努力来弥补之前的弱点。  相似文献   

17.
论民族志研究方法在电视受众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受众研究采用实证主义的量化研究范式,以测量传播效果为主旨,这些研究借助于调查统计手段来计算阅读率和收视率,或设计问卷(多为封闭式问题)向受众提问,再统计各类数据以获知受众的反应.  相似文献   

18.
源于上个世纪20年代西方的受众调查,自从1982年引入我国后,一直备受业界和学界的关注。历经30多年的发展,国内广电受众调查的技术日益成熟、市场日益规范,但数据篡改、数据寻租和数据滥用等问题一直没有根除。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使用的普及,受众获取广电媒体内容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大数据概念的出现,为广电受众调查提供了另一种思路。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广电受众调查面临着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现在的电视媒体,已经没有人再怀疑收视率调查的重要性了。收视率统计数据已经成为电视媒体评价自己的节目,确定各频道和时段广告价位以及广告客户选择媒体、频道、时段和节目的重要依据。然而,当前我们的收视率调查还显得很不完善,其一是大部分电视台的收视率调查数据比较单一,只有收视率一个数据,无法对影响节目收视率的诸多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其二是现在的收视率调查体系还只能对节目进行播出后的调查、分析和评价,而不能对收视率进行播前预测。在这种情况下,节目的改版调整和新节目的推出只能凭个人经验进行定性分析,而不能进行…  相似文献   

20.
由于视听率调查能直接给电台、电视台带来经济效益,因此,各地、各部门都很重视。调查经费充足,调查手段先进,调查人员到位,许多原来从事受众研究工作的同志也纷纷“下海”,去从事调查经营业务,受众研究工作一度后继乏人。当然,视听率调查数据也并不是不能用来作研究,但大多数媒介只是停留在视听率数据这一层面上,并不作深入的剖析与挖掘,有些媒介甚至主要不是在节目质量上下功夫,主要是在宣传、造势上下功夫。短期内,收视率可以上去,广告投入可以上去,但是后劲不足,很快就走下坡路。该是重提研究受众心理的时候了。应当深入细致地调查受众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