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日本的学前教育主要在保育园和幼儿园进行。日本的保育园有点类似国内的托儿所,兼具教育功能。孩子出生4个月后就可以申请入保育园一直到上小学之前,而幼儿园至少要在3周岁以后才能入园。日本的学前教育是如何开展的呢?记者最近采访了东京都品川区西五反田保育园的园长松本纪子女士。  相似文献   

2.
日本幼儿园、保育园在开展父母工作方面很有特色,父母也往往热情关注并积极参与幼儿园、保育园的工作与教育。  相似文献   

3.
一、日本幼教机构中行事活动的开展  行事活动大约于20世纪50年代出现在幼儿园,现今已成为日本幼教的一大特色或传统。  (一)“行事”的含义及其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  “行事”是日本幼儿园、保育园常年例行的较大规模的庆祝活动。它是取材于社会生活或幼儿园生活重大事件的综合主题活动,目的在于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使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全年保教计划中,行事占有重要位置。幼儿园、保育园一年计划由一系列行事活动贯穿起来,如自4月学期初的入园式、花祭、端午、远足、七夕、合宿、秋季运动会至学期末的生活发表会等,儿…  相似文献   

4.
日本幼儿园的家园联系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幼儿园的家园联系工作文/张燕日本幼儿园、保育园的家长工作很有特色,家长也往往热情关注并积极参与幼儿园、保育园工作与教育。园所家长工作主要由班级教师承担。家园联系薄是教师开展家长工作的重要形式。联系簿人手一册,每日由幼儿携带,便于与家长随时交流与沟...  相似文献   

5.
我所看到的日本同行文/张燕在日本访问期间,日本同行的勤奋、敬业以及他们之间家人般的和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日本幼儿园教师与幼儿比例通常较大。各园班额不尽相同,一般是小班20人,中大班30人~35人,每班设教师1人,少数园仅小班配备2人。保育园服务时...  相似文献   

6.
幼儿教师在职进修活动──日本幼儿教育观感之四张燕在日考察期间,我曾参加了几种形式的研修活动,对日本幼儿教师在职进修的情况有一些感性认识。国内培训及“公开保育”活动日本的幼儿园,保育园比较注重教师的在职培训,称“研修”。各园大多安排国内研修,类似我们的...  相似文献   

7.
目前,日本5岁幼儿的入园入所率已超过90%,成为世界上学前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短短一百多年的幼教史,有如此长足的发展,这与日本特有而成功的幼教体制——双轨制是分不开的。在日本,幼教机构有两种,即幼儿园和保育所,这就是所谓的双轨制。以1985年为例,日本全国的幼儿园有15220所,在园幼儿数为2067951人,而保育所有22899所,在所幼儿数为  相似文献   

8.
日本关于学前教育中教育课程的相关规定不断完善,这是日本学前教育不断完善的一个重要标志。其幼儿园和保育园的教育课程明确各个年龄段的教育内容,可以说是保育机构的大体的设计图。教育课程应该是能够充分保证幼儿的主体活动的课程。幼儿园和保育园都按照五个领域规定的目的和内容,通过孩子的嬉戏和生活体验等主体性活动开展指导工作,通过具体的活动进行综合的指导。这要求保育工作者具备高度的专业性,即除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专业技能外,能够更好地理解孩子,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发育等深层次的含义。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日本社会关于幼儿园和保育所的二元制运行机制进行着多次的改革,为了改变幼儿园和保育所的分立状况,近年来日本政府推行了具体的措施,确立和实施了"认定儿童园"制度,这是日本幼儿教育历史上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变革。"认定儿童园"制度由政府主导,切实加强了"幼保一元化"的改革进程。然而,"认定儿童园"制度的实施需要对人、财、物等方面进行处理,涉及多方面问题,但目的是为了使儿童教育机会均等。  相似文献   

10.
《规程》和《纲要》都明确提出"保教并重"是幼儿园教育的特点,保育管理是幼儿园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育员作为幼儿园保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保育队伍的素养直接影响着幼儿园保教工作的质量。不断提升保育员的专业素养,成为幼儿园管理者必须面临的课题。我园后勤管理向来采取动态式管理,针对保教现场的问题进行分析,及时为保育人员提供保育策略,适时调整保教行为的管理模式,逐步形成我园保育管理特色。  相似文献   

11.
日本学前教育机构按照传统习惯划分为幼儿园和保育所两类。幼儿园属《学校教育法》规定的一种教育机构。而保育所则是《儿童福利法》规定的一种福利机构。孩子满3岁可以进入幼儿园,直至他们上小学。幼儿在园的时间,每年为220天,每天为4小时。而保育所则可招收自出生之日起至上小学前的孩子。保育所全年开放,每天工作8小时,为满足长时间工作或上夜班家长的需要,保育所还可延长工作时间。  相似文献   

12.
保育工作的管理 保育管理是幼儿园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加强教师对保育工作重要性和工作标准的认识,增强教师的保育意识尤为重要,因此,我园的保育管理重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3.
《河西学院学报》2011,27(4):F0003-F0003
<正>5月23日,日本幼教专家、我校客座教授佐藤光子女士来校讲学访问。佐藤光子女士是日本茨城县学校法人佐藤文化学园园长,办有2所幼儿园、3所保育园(托儿所),对幼教事业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丰富的教育方法。上午,佐藤光子女士为教师教育学院学前教育  相似文献   

14.
<正>"幼儿园是对在园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幼儿园的保育与教育紧密联系,互相配合。保育员是幼儿园保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者,作为幼儿教师的助手,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抓好保育员这支队伍至关重要。我园在管理这支队伍的过程中,感觉是愉快的、和谐的。一、尊重保教人员,树立其工作自信心努力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人文环境,以激发保育员爱幼儿、爱幼儿园、爱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是对幼儿进行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教师是完成保教任务,实现使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关键。幼儿园保教质量取决于教师组织每日活动的实际效果,同时,如何组织幼儿的一日活动也较具体而客观地反映出其素质状况。为此,我们调查了北京市29所幼儿园(其中街道园2所、厂矿机关园24所、市立园3所),考察了由园长推荐的近年来幼师毕业的较优秀教师共79名,从而了解到目前教师组织幼儿一日活动的最佳状况。  相似文献   

16.
在"二战"前乃至"二战"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日本主要存在两类幼儿教育机构,一是作为"学校"之一种的幼儿园,二是属于"儿童福祉设施"之一种的保育所(战前为托儿所),这就形成了幼儿教育机构的二元体制。现在,日本更加认识到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及其意义和作用,加大了幼儿教育改革的力度。在近年日本的幼儿教育改革中,实质性地推进幼儿园和保育所的一元化是一项重要工作,创设并实行"认定儿童园"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变革。创设"认定儿童园"是日本政府主导的推进"幼保一元化"改革中的一个制度选择和设计。目前,日本中央和地方政府正在着力推进"认定儿童园"的认定工作。  相似文献   

17.
孔严 《湖北教育》2009,(12):41-41
幼儿园的主要职责是保育,而保育的核心是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幼儿在认知、情感、道德、行为等方面的良性发展,进而为他们的幸福人生奠基。针对部分幼儿在入园前由于受社会、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已经养成了一些不良行为习惯的现象,武汉市空军雷达学院幼儿园的幼师们根据多年的保教经验,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培养幼儿好习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日本自1909年以来直到今天,私立幼儿园始终多于公立幼儿园。现在,全日本私立幼儿园数约占全部幼儿园数的60%,约有8900多所。私立幼儿园的办园特色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这就是私立幼儿园一般都有幼儿客车。每天,幼儿客车按时接送幼儿上幼儿园,而公立幼儿园通常没有幼儿客车。幼儿客车客观上为接受幼儿入园提供了方便,这也是日本私立幼儿园区别于公立幼儿园的主要特色之一。  相似文献   

19.
日本幼儿园规定每学期每个班级至少要进行一次“保育参观”活动(活动通常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这个活动类似于我国幼儿园的家长开放日活动。“保育参观”活动的内容主要有两项:一是家长观看幼儿的活动;二是召开家长“恳谈会”。“保育参观”活动的时间一般为半天,参加者是全班幼儿、老师和全班幼儿的家长(一般由母亲参加)。通  相似文献   

20.
小厨师     
我的儿子生在日本,生后七个月就进了日本的保育园(一种集托儿所与幼儿园为一体的幼教机构),直到6岁上小学。在日本保育园中,小厨师活动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小厨师活动是幼儿在进入中班以后每年都要进行好几次的,有时是做糕点,有时是做色拉或者咖喱饭,每个孩子都有一套自备的围裙和系在头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