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期待是学生在投入阅读前的一个心理状态.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学生只有对阅读产生一种期待,他们的阅读思维才能展开,阅读活动才能进行.阅读期待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都有促进作用.因此,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是我们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笔者就结合北师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奇异的激光》一课的教学,来谈一谈激发学生阅读期待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2.
"阅读期待"是通过制造悬念、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尝试着充分激发和运用"阅读期待"来增强语文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3.
阅读是搜集、筛选、发现信息的过程,阅读也是期待产生、期待实现、产生新期待的心理矛盾运动的过程.如何激发学生文本阅读期待的内驱力,是提高有效阅读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笔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做了一些阅读教学实践探索,成效显著. 一、巧设情境,精选切入点,激发文本阅读期待 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通过情境的创设、悬念的制造,激发学生体验、探究的欲望.  相似文献   

4.
"阅读期待"源自接受美学,它是读者自己内心预想的情景,反映读者的知识层次、个人爱好和阅读能力,构成一种综合的阅读要求和欣赏水平.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一种探求未知的渴望.阅读期待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是阅读教学得以有效展开的重要因素.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它要求教师学会拥有宽厚的期待,关注学生的阅读期待,并利用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提高教学的效果,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5.
每一篇文章都有标题,它是学生接触文本时最先接收的信息,也是文章内容、主旨、中心的高度概括和提炼。如何利用课题巧妙导课呢? 1.抓关键词,激发阅读期待 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一种探求未知的渴望,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也是阅读教学得以有效开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王强善 《教学随笔》2013,(20):12+17
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不同的途径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并利用阅读期待,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阅读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7.
郑百苗 《湖南教育》2003,(23):50-51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其中“阅读期待”为新术语,为以往语文教学未涉及的新概念。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它要求教师关注和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阅读兴趣,提高教学效益,让课堂更精彩。浙江特级教师金明东执教的《惊弓之鸟》,创设情景,利用阅读期待,共同构建学生的期待视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审美认同能力,课堂因此充满了生命活力。一、在期待中“倾听”文本师:上节课老师…  相似文献   

8.
整本书导读课教学是在学生接触一本新书的情况下进行的,是在学生面前开启一个新的阅读世界,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期待为最终教学目标。导读课更注重的是"导",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阅读经验,可以按解读封面、阅读片段、朗读目录、问题探讨等教学环节,在导读课上"导"出兴趣,"导"出精彩。  相似文献   

9.
格鲁吉亚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阿莫那什维利认为,衡量教师好坏的一条重要标准是他的学生是不是有阅读的愿望.如果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阅读,那么这个教师就不是一个好教师;如果班上大部分学生都愿意阅读,那他就是一个好教师;如果班上全体学生都喜爱阅读、热衷于阅读,那他就不仅是一名好教师,而且是一名优秀教师.我们不妨看一看窦桂梅老师<丑小鸭>一课是如何利用阅读期待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  相似文献   

10.
"阅读期待"源自接受美学,它是读者自己内心预想的情景,反映读者的知识层次、个人爱好和阅读能力,构成一种综合的阅读要求和欣赏水平。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一种探求未知的渴望。阅读期待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是阅读教学得以有效展开的重要因素。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它要求教师学会拥有宽厚的期待,关注学生的阅读期待,并利用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提高教学的效果,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1.
陈增茂 《学周刊C版》2019,(15):121-121
"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学生只有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才能真正走入文本,感受阅读的快乐。本文研究了留守儿童阅读期待激发的校本策略,针对留守儿童阅读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开发留守儿童读物、加强名著阅读、加强阅读交流合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意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的欲望和探究的冲动。在阅读教学中运用阅读期待,通过激情入手,诱发阅读;驰情其中,推波助澜;张扬情感差异,呵护个性阅读等途径,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13.
"阅读期待"是阅读时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我们可以通过制造悬念、创设情境等多种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探究性阅读的欲望。"阅读期待"是我们语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创意阅读的根本。  相似文献   

14.
“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的欲望和探究的欲望.通过阅读教学中的反思,认为阅读教学利用感情渲染、结合生活、制造悬念、扩大外延等方法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实现阅读教学的高效.  相似文献   

15.
当前的语文教学,过多地重视对阅读课文的分析与讲解,忽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阅读中受到束缚.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既然阅读期待被写入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那么在阅读课上激发阅读期待就应该是我们语文老师要研究的新内容.下面,我就自己的实践来谈一谈如何在阅读课上激发阅读期待,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这里的"阅读期待"指的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一种探求未知的渴望。阅读期待源自接受美学,它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激发和调动自己的已有知识、能力,对新的阅读内容进行的内心预想。学生的阅读期待是阅读的先导,直接关系到阅读的热情、质量及品位。阅读期待能让学生拥有阅读的主体地位,学生从接受到读物的第一个信息(比如见到标题)时,他的阅读思维活动就自动开启了。他要对这个信  相似文献   

17.
李美琴 《小学语文》2010,(11):13-15
一、导入新课要悬 于漪先生有一句名言:“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好的导入能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什么是"阅读期待"?阅读期待是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生运用自己原有的知识,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对语言文字产生一种期望、希冀,进而激起体验和探究的欲望。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并正确运用阅读期待,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于晶 《四川教育》2020,(5):70-72
一切的阅读活动终究不能脱离课程,只有依托课程才能培养“终身阅读者”。在整本书阅读中,教师要紧抓“导读推荐课、推进分享课、延展交流课”三种课型才能唤醒学生的阅读期待,助推学生深度阅读,进而感受到完整的阅读体验,夯实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其中“阅读期待”为新术语,它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学会拥有宽厚的期待,关注学生的阅读期待,利用阅读期待,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教学效益,让课堂更加精彩。金明东老师在浙江省第二届阅读教学大赛上执教的《惊弓之鸟》,创设情境,利用阅读期待,共同构建学生的期待视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阅读审美认同能力,课堂因此而充满了生命活力。一、在期待中“倾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