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南明史是谢国桢较早倾注热情且终身关注、从事的学术领域之一。他每以“绍述全祖望、杨凤苞治明清史学的遗风”为职志,致力于南明、清初史事的研究,在南明史研究上作出重要贡献。他盛年时撰辑的《晚明史籍考》,成为后人研治明末清初史学的必备参考用书。他对南明史料的分析研究,颇具真知灼见。此外,他还撰有《南明史略》,是第一部比较系统、详实的南明史研究专著,在新中国南明史研究上有着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康熙年间,清廷重启明史馆,因史料缺乏,遂向民间广泛征书,且一改顺治年间修纂《明史》的诸般禁忌,强调所征之书虽有忌讳之语,也不治罪,这为藏书家广泛参修《明史》提供了契机。清初藏书家与《明史》修撰关联密切,从进献、借阅所藏史籍,到草拟、编纂《明史》稿,乃至审阅、考订《明史》稿本,藏书家以多种方式参与《明史》纂修,且成绩斐然。藏书家与官修《明史》的互动,反映了清初特殊历史背景下清廷编修《明史》过程中政治与学术、官方与私家史学之间的微妙关系。  相似文献   

3.
谢国桢先生是开晚明史研究先河的卓有成就的史学大家。但多年以来,人们往往视国桢先生为史料学的名家。这固然由于国桢先生著有如《晚明史籍考》、《明代社会经济史料汇编》、《明清笔记谈丛》及《江浙访书记》等较有影响之考述史籍的著作,更主要的还在于对国桢先生生平治学缺乏了解。国桢先生二三十年代从师梁启超先生,梁先生为中国新史学开山鼻祖。国桢先生史学研究处女之作《明季奴变考》,即以社会史角度对明代江南奴仆进行阶级分析的开创性的研究,实为新史学之代表作,其后复有《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清初东北流人考》,均属全新角度之开创性研究成果。其后期的部分著述,为符合阶级斗争史观的潮流,失去了原有的学术特点与学术深度,与其生平治学的旨趣相去甚远,故而突出了其史籍考述方面的成果,造成学界对于国桢先生治史的误解。  相似文献   

4.
最近,由南开大学出版社推出南炳文教授所著《南明史》,反映出南明史研究的新成果和新水平。《南明史》的突出特点是内容较为全面,结构较为完整。历史研究,不仅是政治史、经济史的研究,而且还应该有文化史、对外关系史等各方面的研究。但是,国内外对南明史的研究,长期以来却一直侧重于南明诸政权的兴衰和各支抗清武装的活动,有关南明史的专著,也基本上没有越出南明政治史的范畴,内容多残缺,结构多零散。《南明史》则在“初期南明史”、“浙东、福建政权,农民军开始拥明抗清”、“永历政权的建立”以及“南明时期的终结”四章详述南明政治史以后,又专辟“南明时期的对外关系”一章,叙  相似文献   

5.
清代蒙文史籍《水晶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清道光年间乌剌特部极佑寺达喇嘛金巴道尔吉撰写的蒙文史籍《水晶鉴》的成书年代,国内外收藏的版本,国内外研究状况,思想内容,史料价值,以及引用的主要史料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有关《水晶鉴》成书年代,作者赞同留金锁的观点,当为1846-1849年。关于《水晶鉴》的思想内容,作者认为佛教思想是贯串《水晶鉴》的指导思想。关于《水晶鉴》的史料价值,作者认为《水晶鉴》是研究明末蒙古史和清代蒙古史的一部必不可少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珩璜新论》、《谈苑》是宋人笔记中较为重要的两种。内容广博,为后世文史考订工作提供了大量资料。同时,其中也蕴涵着丰富的语言学史料,为我们研究语言提供了不少可资利用的宝贵材料。《珩璜新论》、《谈苑》中的语言学史料价值在于:词语探源;辨析词义;订正字音、字形;称谓语的考证;记录了许多当时的俗谚。  相似文献   

7.
钱谦益在明清两朝均担任过史职,因此他始终以修国史为己任。早在天启初年他参与编纂《神宗实录》时就十分留心相关史料的搜集。他计划编纂一部纪传体《明史》,准备先作长编和事略,后作本纪和列传,并已纂修明史百卷,另编次明代文集百余卷,可惜毁于绛云楼一炬。流传下来的《国初群雄事略》、《太祖实录辨证》两书,在客观保存元明之际的史料及考订史料真伪、弥补前史记载的缺漏、订正前史内容的错误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并颇具特色。钱谦益对元末明初史事的编纂和考证,反映了他实事求是的治史精神。他考证史事,严格遵循言必有据的原则,其考史的成果多被清修《明史》所采纳。他所采用的考史方法对清初乃至乾嘉考据学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谢国桢是现代著名的历史目录学家,所著《晚明史籍考》为研究晚明史重要参考书,体现了他的目录学成就。  相似文献   

9.
《伊米德史》是近代新疆维吾尔族著名的学者毛拉木沙·赛拉米最具代表性的历史著作。作为一部处于边缘地位的少数民族学者的私人著述,尽管此书的文学色彩较为浓厚,但《伊米德史》仍有严格的史学体裁,完备的史学体例,作者对史料(无论是文献史料抑或口述资料)也作了较严谨的考订。  相似文献   

10.
《能改斋漫录》是宋人笔记中较为重要的一种。它内容广博,为后世文史考订工作提供了大量资料。同时,它也蕴涵着丰富的语言学史料,为我们研究语言提供了不少可资利用的宝贵材料。从五个方面试着对《能改斋漫录》中的语言学史料作简要的述评:方言俗语的考释;疑难词语的辨析;古书用字的分析;特殊辞例的说明;称谓语的考证。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对日本的了解和接触古已有之,明代以前对于日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历代正史的日本传记中,而到明代则出现了大量的日本研究史籍,研究专书的编纂也有了新变化。严重的倭寇问题是推动明代日本研究史籍出现的重要因素,官方的支持和普及性史学潮流的推动也是重要原因,而中日交流的加强则扩大了史料来源。从总体上看,明代的日本研究史籍具有显著的特点,不仅较为全面,而且非常重视地图和语言等内容,对倭寇问题也进行了重点研究,而这些史籍中存在着因袭传抄的现象,也体现出了强烈的经世致用意识。  相似文献   

12.
明清鼎革之际,社会动荡乱离,《明季南北略》即是记录这一历史时期的作品。作者计六奇心系明朝,试图以此书来总结明朝由乱而亡的历史教训,寄托自己炽烈的民族感情,并希望以此书留名于世。书中保留了明清之际丰富的史料,特别是关于农民起义和抗清斗争的史料,有许多是不见于他书的珍贵记载;同时,书中许多记载是作者亲身的经历和见闻,更加真实可信,为其他史料所不及;计六奇一生湮没无闻,书中有关的写作经历,也是了解作者生平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3.
抄本《明史列传》的撰者被定为徐乾学是错误的。该书卷首韩方卓的跋文失误颇多,不足以证明此书为徐乾学所撰。有关徐乾学的传记资料和明史纂修的史料亦可印证徐乾学未曾撰写过《明史列传》。将该书与万斯同的《明史》和王鸿绪的《明史稿》比较后,确认此书系后人将上述两书的诸臣传中各抄录一部分组合后,另题名为《明史列传》。  相似文献   

14.
明代,成祖以后的历朝皇帝都把武当山作为“皇室家庙”,把玄天上帝奉为“护国家神”.明代《大岳太和山志》对明皇室的玄天上帝信仰做了大量记述.明朝二百余年闻,武当山编修了四部志书,不仅翔实地描述了明代武当山的盛况,而且忠实地记录了明皇室奉祀玄天上帝的史实.因此,通过对明代《大岳太和山志》的解读,既有助于揭示明皇室与武当道教的密切关系,也有助于加深我们对明代道教发展状况和社会政治现实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明代诗学的主要形式是诗话,单独成书或比较系统的诗论、诗格以及论诗为主的笔记。其形成情况:一、录历代或前人的诗话以备习用;二、部分征引前人和同代人的诗论,同时有自己的论述;三、自成系统的诗论和诗学资料整理叙述;四、他人的诗话作丛编。本所及主要是指传统书目列入“诗评”一类的作,约130余种,考述其作、版本及内容,诗学观念等,对目前有关的记载多有正误之处。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明代女教书中“三从四德”思想的具体内涵.认为封建时代专门针对妇女的思想和行为规范,在明代已经形成一个庞大、复杂、缜密的思想体系,“三从四德”思想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消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善世院作为明初最高僧司衙门,设立于洪武元年正月.牛废于洪武十四年十二月;善世院僧官有统领、副统、赞教、纪化等,为从二品衙门;善世院的职掌,包括甄选名剁住持、统领和管制全国僧人、参与给发僧人度牒等。《明史》等书对善世院记载疏误,后世以讹传讹,需要加以考辨补正。  相似文献   

18.
学界完善《全明词》的工作一直未曾停止,辑佚、补订成果颇多。今刊布26位词人的62阕词作及2句残句,均为《全明词》、《全明词补编》失收。这些词作分散在不同典籍中,略按《全明词》体例整理,以补阙典。  相似文献   

19.
明代安徽人才的地理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安徽人才辈出,涌现出一大批政治、科举、文化等方面的精英。若以《明史》皖籍人物、进士和遗世著作为考察对象,有明一代安徽人才的地理分布特点主要是:皖南的徽州府和北部的凤阳府集中了明代安徽近一半的人才,各府内中心县人才多于其他县,这些差异是当时安徽政治、经济、文教、风俗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