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2 毫秒
1.
采用文献、数理统计、比较等方法,对1996—2005年世界及中国田径跳跃项群历年各单项前10名的成绩进行分析和处理。结果表明:世界田径跳跃项群各单项成绩处于停滞和下滑阶段,我国田径跳跃项群各单项呈稳步增长的态势;世界田径跳跃项群发展无明显周期规律,我国主要以全运会为周期“波浪式”向前发展;不同性别各单项发展速度是极不平衡的,并有各自的演变趋向及发展空间极限。  相似文献   

2.
对奥运会田径耐力性项群成绩演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历届奥运会田径耐力性项群比赛前三名成绩进行整理、统计,对其成绩发展过程及成绩的递进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和描述,揭示了耐力性项群成绩发展变化特征.各单项成绩演变与训练法的出现是同步进行的,不同的训练方法给田径耐力性项群带来了不同的发展时期.男女各单项速度发展变化有各自特点,发展空间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3.
我国竞技田径项目项群区域性特征整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要采用快速聚类分析的统计学方法和文献资料法,对7-11届我国全运会各区域田径项目项群的比赛成绩以及男、女子比赛成绩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田径项目项群发展极不平衡,各区域竞技实力处于动态变化状态,有6个地区在不同项群上具备领先优势,山东实力最强,宁夏、青海、湖北、贵州、西藏为我国竞技田径落后区域,而男、女子项目项群区域特征各异。合理利用资源、巩固优势的同时注重项目合理布局;科学发展青少年田径人口,形成合理的田径运动人才梯队;通过跨区域竞技田径人才流动,缩小区域之间差距,是实现我国田径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以1990~2000年中国和世界田径快速力量性项群前10名成绩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数理统计法,对中国和世界田径快速力量性项群前10名成绩的进展作出综合评估,结果表明:10年来,中国与世界田径该项群总体水平发展均呈持续增长的态势,且中国快于世界。世界发展速度相对较平稳,无明显周期规律,而我国主要以全运会为周期“波浪式”向前发展。不同性别各单项问发展速度是极不平衡的,并有着各自的演变趋向及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国内外优秀田径速度性项群运动员多年训练的文献分析研究,发现有关田径速度性项群运动员多年训练的研究多集中于运动员的运动寿命、竞技年龄和身体形态等方面的研究。尽管以往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关于田径速度性项群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竞技年龄、运动寿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资料,但多数研究是分散的、零碎的,只是从一个项目进行研究一个或几个竞技特征,或者研究几个项目的一个竞技特征,而对一个项群运动员多年训练的一些竞技成长与状态规律的研究就很少,没有总结为一个项群的内在竞技特征规律。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总结前人的相关研究文献,总结出世界优秀田径速度性项群运动员多年性训练竞技特征、规律。  相似文献   

6.
根据项群训练理论,对多哈田径世锦赛所产生的奖牌进行分项群分析,重点分析奖牌以洲为界线的地理归属特点。本届世锦赛北美洲在奖牌数量上有绝对优势,欧洲、非洲紧随其后,在快速力量性项群项目中北美洲、欧洲实力相当;速度性项群项目中北美洲实力强劲处于统治地位;耐力性项群项目是非洲夺金夺牌的重点项目,竞走是亚洲的优势项目。认为当今世界田径朝着多极化的趋势发展,呈现出一超、多强、多弱的竞争格局。  相似文献   

7.
曹景伟  李军 《体育科学》2000,20(2):43-46
采用文献法、数理统计法(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归纳法,以1996亚特兰大奥运会田径决赛前8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探讨当今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的项群特征,以揭示田径运动不同亚类项群及其分组项目运动员在上述3指标上的量值模式及特点。结果表明;当今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的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具有鲜明的项群特征。不同亚类项群及其分组项目运动员在上述3指标上不仅差异显著,而且其量值排序具有一致性。说明上述3指标可作为基础形态指标应用于不同田径亚类项群及其分组项目的科学选材。建议尽快建立中国田径不同亚类项群及其分组项目优秀运动员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的常模标准,以提高我国田径运动项目选材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与世界田径短跨项群演进特征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990~2000年间中国和世界田径短跨类项群前10名成绩的演变与发展进行了综合评价比较,结果表明:中国与世界田径该项群总体水平发展均呈持续增长的态势,且中国快于世界。世界发展速度相对较平稳,无明显周期规律,而我国主要以全运会为周期“波浪式”向前发展、不同性别各单项间发展速度是极不平衡的,并有着各自的演变趋向及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9.
对撑竿跳高项目特征的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依据我国撑竿跳高运动员现有能力和水平,对撑竿跳高与其它田径跳跃及体操项目特征进行分析比较,认为撑竿跳高是田径跳跃和体操高度结合的竞技项目,本项目不仅反映出体能类项群的特征,而更多反映出技能类项目的本质属性。并提出借鉴技能类项群的训练理论和方法,重新规划我国撑竿跳高项目的训练。  相似文献   

10.
对历届奥运会田径耐力性项群比赛前3名成绩进行整理、统计,对田径耐力性项群成绩演进历程及递进速度加以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男女各单项成绩的进展速度与该时期训练方法、手段的创新密不可分,并受当时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背景影响;不同的训练理论和方法给予该项群各单项勾勒出特有的演进轨迹;男女各单项间速度发展是不平衡的,并有着各自的演进特征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和实验法等方法,以项群训练学理论为基础,对体育院校乒乓球普修课进行了项群教学模式设计研究,结果表明:项群教学模式,不仅实现了课程教学时数的有效压缩,而且大大提高了传统乒乓球普修课的教学效果。同时顺应了体育教学发展趋势,为今后体育院校技术类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竞技状态及其特征剖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熊焰 《体育学刊》2004,11(3):128-130
对竞技状态的概念及其定义进行了讨论,指出竞技状态是运动员训练和参赛的准备状态,是竞技能力在时空上的变化。竞技状态具有时相性、相对性与可控性的特征,不同项群的竞技状态有不同表现特征。  相似文献   

13.
江苏竞技势力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运用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以项群和各项目为基本单位,以时间转换为背景,对江苏全运和奥运竞技特征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在4—9届全运会竞技中,隔网对抗、难美和准确类项群能稳定地发挥其竞技势力,而格斗对抗项群竞技势力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名次的变迁;另外,短距离跑、耐力自、行车、射击、柔道和体操等项目有望成为江苏全运新一轮的制胜项目;在奥运会竞技中,隔网对抗项群(乒乓球和羽毛球)的竞技势力日趋强盛,而耐力则表现相反。从而提示按各项群和项目竞技特征进行合理资源配置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数理统计和查阅文献资料。对项群训练理论的应用状况进行了评述。表明项群训练理论揭示了同项群内部的运动与训练规律,丰富了体育训练和教学的方法、手段,为我国竞技体育战略的制定提供了依据,促进了竞技体育人才的合理流动,但同时该理论应用中还存在教条主义、训练方法无创新、项目管理不成熟等几方面的问题,本文试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竞技武术散打的技术动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观察法,对竞技武术散打的技术动作进行了分类,概述了当前竞技武术散打的发展;以项群训练理论为借鉴,分析了迁移在竞技武术散打技术学习与训练中对技术发展与提高的作用。研究认为:竞技武术散打运动的对抗性决定其运动技术没有绝对固定的规格,竞技武术散打的项群训练,应该以多种项目相结合进行某一项群技术训练,同时,在不同的层次和阶段,各项群要整体运用到竞技散打技术中进行综合训练。  相似文献   

16.
根据现代体育教学的模式的教学特点,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的教学中应怎样来运用先进的教学模式。现代体育教 学的模式对体育教学有何作用。面对学校体育形势发展的需要和所存在的问题,还应处理好那些关系。及时找出它们的 共性以及特点,分析其优势与不足,对体育课教学的进一步深化改革有那些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体育教学中师生间的交流与交往即是多方面的又是非常活跃的,师生间的相互交流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影响极其深刻。为了发挥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针对体育教学中师生交流存在的问题,很有必要探讨体育教学中影响师生交流的因素和提高交流水平的对策,这是达到最佳体育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我国全运区域竞技实力发展的非均衡历程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项群为单位,以区域划分为依据,探讨了第6~10届全运会期间各项群竞技实力区域发展态势的均衡性问题.研究表明,各项群竞技实力区域分布呈明显的非均衡性,以东部地带各项群的夺金实力较强;中部地带竞技实力日益低迷,其中,技能主导类优势亚项群竞技实力的下滑,导致该项群竞技实力呈现解体的危机.另外,同一区域不同项群竞技实力的分布也呈现出非均衡发展态势.以上现状,可能是由我国区域经济与各竞技体育发展规模的区域非均衡性所造成的.据此,提出我国各区域竞技体育的发展应是在适度差距中寻找系统优化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9.
竞技能力是运动训练学的核心概念。通过分析“竞技能力”在国内的使用现状,发现定义不统一,运用不规范,结构子成分间的关系不明确,竞技能力主导因素的项群分类标准不完善,同时指出了现行权威出版物中对“竞技能力”定义的矛盾,提出了“能量统一论”观点和竞技能力的三层次结构划分法,并对项群划分进行了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