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汉书·艺文志》的《诗赋略·歌诗》著录了"歌诗二十八部,三百一十四篇。"《诗赋略·歌诗》中著录的歌诗,"基本都是乐府诗",可按其民歌性质进行分类。第一类诗既有郊祀乐,又有文人诗。第二类是被冠以地名的无主名歌诗,即乐府民歌。班固《汉志》开始将文学从史学和经学中分离出来,将"歌诗"专列一类,但是,不像其他五略的各个种类,《诗赋略·歌诗》并无叙论,班固未曾对"赋"及"歌诗"各个种类作出阐释。儒家正统思想占据主导地位,对文学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强烈是其未作阐释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汉书·艺文志》的《诗赋略·歌诗》著录了歌诗二十八部,三百一十四篇。《诗赋略·歌诗》中著录的歌诗,基本都是乐府诗,可按其民歌性质进行分类。第一类诗既有郊祀乐,又有文人诗。第二类是被冠以地名的无主名歌诗,即乐府民歌。班固《汉志》开始将文学从史学和经学中分离出来,将歌诗专列一类,但是,不像其他五略的各个种类,《诗赋略·歌诗》并无叙论,班固未曾对赋及歌诗各个种类作出阐释。儒家正统思想占据主导地位,对文学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强烈是其未作阐释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七略》、《汉书·艺文志》和《隋书·经籍志》是我国文献学史上的重要文献目录,均对我国目录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三者在体例因袭、著录、分类和创新等方面存在着诸多联系和区别。  相似文献   

4.
《诗经·周南·汉广》是《诗经·周南》十一篇中的第九篇,其成诗时代大概在周文王时代,写的是一个男子爱上了一个女子,想追求而又很难得到的故事,可以说此诗是华夏恋歌之祖。传《诗》的目的就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尤其是汉儒,更是认为此诗是起教化作用的。如《郑笺》"纣时淫风偏于天下,维江汉之域先受文王之教化"。然而今天读此诗,我们分明感到了诗中作者那种内心感情的强烈以及求之不得时所产生的压抑和苦闷,还有对未来的美好祈盼。  相似文献   

5.
《四库全书总目·诗类序》是《总目》对所著录与存目书籍所作的一个总体评述,虽然简明扼要,但已经抓住研究《诗经》流变的基本特点,其中还表露出《总目》总的态度和治诗的方法,对于我们研究《诗经》极具文献学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清教徒对英美文学的影响,文章从清教徒的起源、信仰、教义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并通过对《简·爱》作品中简与约翰性格与宗教信仰的分析,阐释清教徒思想在《简·爱》作品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曹丕的《典论·论文》提供了许多新内容。“诗赋欲丽”把诗赋文体的审美和娱乐功能推动极致。但作于建安末年的《典论·论文》,其主旨却是要消弭受儒家经学浸淫至深的士人的抵抗情绪,使士人与世无争,惟以著述为追求。  相似文献   

8.
《简·爱》小说中多次出现对"月亮"的描写,"月亮"意象在《简·爱》中具有多角度、多侧面的象征意义。在东西方文化意识和文学传统中,月亮作为一种神话象征存在于众多文学作品中,西方经典著作中的"月亮"常包含有褒贬两重相对对立的象征意义,中国文学中的月亮也往往带有特定的象征涵义。  相似文献   

9.
《汉书·艺文志》作为我国第一部史志目录,在分类中首先确定了诗赋略一类,是对以诗赋为代表的文学的肯定。作为文学传统的诗歌,是指六艺略中的《诗经》,诗赋略中的部分屈原赋和歌诗。这三部分共同构成了《汉书·艺文志》中的“诗”,这种分类兼顾了《诗经》作为六艺的主要身份,同时通过隐形的“互著”在诗赋略标题先后的顺序之中得到体现。在赋类中以屈原赋作为诗赋源流的分界,以此来彰显诗赋文体之变迁。最后列出歌诗一类,通过赋成为文人创作的主流文学体裁,反映了文人与歌诗的疏离。《汉书·艺文志》分类思想的背后是汉代文士对于诗歌这一文体的认识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汉书·艺文志》是我国古代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目录书,是研究古代图书状况和学术思想的重要著作。其《易》类著述流传至今,大部分书在后来的目录书中已很难看到,多数人认为已经亡佚,该文详细考证《汉书·艺文志》中《易》类著述篇章的流传情况,从而明确《汉书·艺文志》中的《易》类著述的存亡情况。  相似文献   

11.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他以其才智、幽默与追求真理的敏锐目光探索着美利坚的灵魂,他两部描写少年历险故事的著作《汤姆·索耶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成为脍炙人口的不朽名著,而后者尤为其伟大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12.
内容简介: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是《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姊妹篇,故事几乎是接着《汤姆·索亚历险记》叙述下去的。故事一开篇,主人公哈克贝利·芬就跳出来作了一番自我介绍.并申明了他和汤姆·索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诗经·卫风·氓》是一首争议较多的诗.不断有文章论及其主题和女主人公形象。至于诗中的男主人公氓.历代诗评家的意见似乎倒很一致.认定他是负心薄幸男人的典型.  相似文献   

14.
刘易斯·卡洛尔(183.2-1898),原名查尔斯·勒特威奇·道奇森,英国柴郡人。卡洛尔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粤斯博德大学数学系。虽然他学的是数学专业,出版过多本数学学术著作,但一直热衷文学。他的代表作《爱丽丝漫游仙境》,是他在泰晤士河边讲给朋友的女儿爱丽丝·利迪亚的,讲的是一个叫爱丽丝的小女孩在梦中掉到兔子洞里,  相似文献   

15.
尽管电影《色·戒》自放映以来褒贬不一,但从艺术角度来讲,电影是对小说《色·戒》的一次成功改编。在主题阐释、情节填补、风格氛围以及人物表现方面,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J·K·罗琳是在20世纪末登上文学舞台并且大放异彩的英国女作家。1997年,罗琳在英国出版了第一本《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很快就登上畅销书排行榜的第一位。她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在英美各国甚至世界范围内迅速风靡,不仅吸引了众多儿童,而且也令无数成年人废寝忘食地沉迷其中。J·K·罗琳的小说《哈利·波特》系列小说通过在传统的哥特式小说的基础上加入儿童文学的幽默和温暖,给哥特式小说添加了新的时代特征。本文从传统哥特小说的构成要素入手。解读在新时代背景之下《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对传统的哥特式小说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17.
《哈利·波特》作为文坛的一本畅销书,风靡全世界,反映了现代多元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代表了后现代文学的一种潮流。本文从文学批评、文化人类学、创作原型和人的“异化”几个层面对近十年《哈利·波特》研究做出评述,探讨了《哈利·波特》的文体界定、叙事艺术和文化“寻根”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杰克·伦敦一生奋斗不息、辛勤耕耘,功成名就之后因看破人生而英年早逝。其代表作品《马丁·伊登》中的同名主人公马丁·伊登,无论在生活经历、思想观念,还是在人物命运、社会背景等方面都深深地折射出作者杰克·伦敦的影子,可以说《马丁·伊登》即是杰克·伦敦深沉的自我写照。  相似文献   

19.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创刊于1997年,是扬州大学主办的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综合性学术期刊,加入了《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在广大作者、读者的关爱、支持下,《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创刊十多年来,取得了显著成绩和进步。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期刊信息检索中心信息检索报告,通过对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107种社科经济类专题,《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北京大学学报(文科学报概览)》、《光明日报》、《经济研究参考·经济学文摘》、《报刊文摘》、《教育文摘周报》等12种文摘报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文摘卡14种,共计133条途径检索,《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年在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中排第104位,2008年排第73位。另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年影响因子0·396,在“大学学报/教育统合类/高校教育研究版”中排名第二;2007年影响因子0·550,排名第二;2008年影响因子0·677,排名第三。十多年来,《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先后被评为江苏省一级期刊、第二届江苏省期刊方阵优秀提名期刊、第二届...  相似文献   

20.
《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题目是《冬阳·童年·骆驼队》,在英子心中,难忘的只是冬阳和骆驼队吗?值得探究。有时候,最深的怀念,反倒是最难描述的,也许只是淡淡的几笔,而正是这淡淡的几笔,却最动人。从两次对话谈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