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学生家访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时效性的一个有效手段,是近年来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采取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方法。根据在班主任工作中的经验和体会,概括和总结出“四步四要”家访法,“四步”主要是指完善家庭档案、建立评估与预警机制、进行针对性家访和跟踪反馈;“四要”主要是指要注重与现实生活联系、要与心理疏导同步进行、要与学生平等进行交流、要注意保护学生隐私。  相似文献   

2.
浅谈家访     
家访是教师走进学生家庭,亲身感受学生的成长环境,了解家长的各方面素质,了解家庭教育情况,真正实现"家教合力"的教育平台。家访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同时对家长也能产生很大的触动,家长和教师在教育学生的问题上就会同心协力,这必将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那么,进行家访工作要注意哪些细节呢?一、要做好家访准备工作一是制定家访计划。家访计划是家访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制定周密的家访计划,才能保证家访工作有的放矢地开展。家访计划一般包括时间安排、  相似文献   

3.
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的桥梁,是三者共处一室,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离,有利于交换意见,也有助于达成共识,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老师上门家访,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这对学生是个激励,对家长也是个触动,容易在教育形成合力,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一、整体策化,实施方案开学初,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庭情况,初步制定家访实施方案,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家访(每学期每个学生老师家访不少于三次,分别是期初、期中、期末),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则按计划进行。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在学校与家庭的…  相似文献   

4.
漫谈家访     
一、家访要有计划性,防止随意性作为常规性的普访,先访哪个家庭,后访哪个家庭是有轻重缓急的。既使是突发性的(如忽然旷课、情绪反常、在校闹事等)家访,在访前也应有个短计划,如怎样与家长交换意见,出现僵局怎么办,欲达到什么样的目的等。如果心血来潮、随意而行,往往是事倍功半,因此有计划地家访,是提高家访质量的重要条件。二、家访要有准备,防止无话可说家访前要像备课一样,做好充分准备。一是征求学生意见,询问家长是否在家,确定家访时间。二是查看学生档案,进一步了解其家庭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三是根据不同家长的身份,选择不同的谈话…  相似文献   

5.
班主任要带好一个班,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做好家访工作很重要。但家访必须讲究科学方法,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一、把握时机,家访要有目的。 1.普访。一般是接新班在开学前后,对全班学生普遍家访一次。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情况,掌握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学生在家的一些表现情  相似文献   

6.
班主任利用时间对学生进行家访,和家长配合教育好学生是至关重要的。但要取得家访的预期效果,笔者认为,必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家访的计划班主任对学生的家访应列入班主任的工作计划中,根据学生的家庭状况,确定家访的时间。比如农村的学生就应避开农忙季节,城市学生避开上班时间。另外,对学生的家庭要有大致的了解。如家长的文化修养、年龄、家庭的经济状况,以便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和家长交谈。  相似文献   

7.
肖伟平 《生活教育》2014,(2):99-101
登门家访能够深入地了解孩子的家庭及周边环境、生活条件、家庭教育状况等基本情况,有利于对孩子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登门家访与现代电子家访相比具有四大优势,一是登门家访的情感交流是电子家访等形式所不能代替的;二是登门家访能让每一个学生在家里继续享受学校给予的关爱;三是登门家访有利于改善家庭教育;四是登门家访能够向家长宣传学校的育人理念。登门家访的实施策略,一要在访前做好充足的准备;二要在访中要注意与家长交流的技巧;三要在访后要及时总结反思。  相似文献   

8.
一个教师,为了教育好学生,不仅要讲究课堂艺术,也要讲究家访艺术。家长们的职业不同,性格特点各异,家庭情况也不一样,教师必须根据每一家长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家访。无论家访的时间,家访的形式,还是与家长交换意见的语言,都要有所选择,认真推敲,不能随心所欲,信口开河。一、要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家访。一个班级里有四、五十名学生。他们的家长工作都在不同的岗位上,职业不同,在家有空闲的时间也不相同。为了避免家访不扑空,我掌握这样的规律:1、工人家庭中午访。因为工人多半三班制,有时当夜班,有时  相似文献   

9.
提起家访,既感到熟悉,又感到陌生。曾几何时,家访是学校教育工作者的一项常规性工作,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在一学期内至少要对每个学生进行1 ̄2次家访,全面了解、关心学生,以便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可近些年来,家访渐次冷落了。在新形势下,特别是在信息手段愈来愈便捷的条件下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教师要从小处着手,强化留 守儿童的德育工作。教师要通过家访深化师生情感,记录好学 生档案,为留守学生量身定做德育方案,还要积极组织活动,引 发学生思考,这样才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提升德育修养。  相似文献   

11.
家访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沟通的重要纽带。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若有家长的积极配合,对学生的教育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班主任要把家访当作一门重要课程来加以研究。但在教育实践中,要有效的完成这门课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笔者认为,关键要把握好三个方面。一、家访制度化。家访不是可有可无的,也不是学生出了问题才去实施的,它应该是班主任工作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要把家访制度化,明确规定家访的目标、方式、数量、时间,等等。具体实施中,班主任要注意运…  相似文献   

12.
家访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家庭互相沟通的重要桥梁。一、家访前家访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做到有的放矢。首先是列名单,即对哪类学生准备进行家访做到心中有数,列名单时上中下学生都要兼顾,后进生应作为家访的主要对象。其次是准备材料:包括学生的平时表现、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等。二、家访中1.缓和气氛。忌直接切入主题,进门后,可借学生家里的摆设、装饰、学生家长的工作单位与工作情况等等简单闲聊几分钟,以缓和双方的紧张感,为双方下一步的谈话做好准备。2.忌向家长告状,报忧不报喜。要打破传统的家访…  相似文献   

13.
家访心得     
教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教育学生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四有”人才 ,提高民族素质。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因人施教 ,是转变、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方法之一。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德、智、体情况 ,除了关注学生在校内的表现外 ,我还对学生进行家访 ,了解他们在家庭、社会里的表现。笔者在进行家访活动中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家访要有计划性多年教育活动的实践和经验的积累使我意识到 ,家访是连接学校与家庭的桥梁 ,是加强理解和沟通、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途径 ,因而在辅助教育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家访前我都制定家访计划…  相似文献   

14.
方强 《班主任》2007,(9):25-26
家访是教师、家长、学生进行心灵沟通的桥梁.通过家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班主任与家长共同分析研究孩子的状况,从而形成教育合力,共促学生健康成长.欲使家访取得最佳效果,家访也要注意方法,在此,笔者试用"轻重缓急"几个词概括家访时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长期的家访实践告诉我,要使每一次家访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一定要讲究家访的技巧。在一次次的家访实践中,我逐渐悟到了一些家访的技巧。一、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用不同形式的家访  相似文献   

16.
家访预约不可取李德山时下,有些农村中、小学教师把家访时间提前告诉学生,有的教师甚至把一周的家访日程逐一安排,依次向学生预约,这种预约式的家访实为不可取。教师何时家访应根据学生的在校情况而定,搞预约家访不但会失去家访的适时性,而且对了解学生在家庭的真实...  相似文献   

17.
对学生进行家访,选择适宜的人同去,往往比班主任独自前往更容易收到好的效果.陪同者该怎样选择呢?这要根据家访的目的及学生、学生家庭的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8.
金开峰 《成才之路》2011,(17):70-70
一、教师要选择好家访对象和家访时机作为班主任,在时间条件都具备的前提下,对全班同学应进行普访,若条件不具备,就要注意选择家访对象,而不能乱点鸳鸯谱,随意、盲目地家访。否则,就会浪费时间与精力,达不到预期目的与效果。教师进行家访要注意选择时机,如学生在家生病,通过家访不仅能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还能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与问候。又如在学生取得成绩、不断进步时,教师进行家访既有利于促使其进一步发展,又能让家长感到高兴和鼓舞,对孩子充满信心和希望。  相似文献   

19.
龙超凡 《教师》2012,(21):9-9
记者近日从福建省教育厅获悉,该省中小学(含中职学校)教师今年暑假将全面开展入户家访活动。且要做到一家一访、一生一策。防止千篇一律。搞批发式家访。此次暑期教师家访工作情况将存入教师档案,并作为考核教师师德情况的重要内容和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前教师们对学生的了解,不外乎翻阅档案、查阅考分、家访、谈话、以及平常工作、学习、生活中的观察了解.这几种方式,都有它的价值.但在了解学生智力方面有不足之处.档案材料是历史的记录,只能反映学生的过去;考分难以准确地反映学生的智力,因为有高分低能和低分高能的情况.教师的家访、谈话、以及平时的观察了解,是教师对学生经验性的认识与评价.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一个教师尽管责任感十分强烈,也难以做到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