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关于赛前最佳竞技心理状态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黄卫忠 《辽宁体育科技》2002,24(1):41-41,44
赛前最佳竞技心理状态的培养是我校运动队训练工作一个十分重要而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技术水平的逐渐提高,比赛激烈程度的不断增强,运动员赛前训练的安排是否科学,能否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出现最佳竞技心理状态,已成为每位教练员、运动员达到训练目标,完成比赛任务的关键。本文结合我校参加江苏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的各项比赛情况,对赛前心理训练与最佳竞技心理状态的培养进行以下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王智  张忠秋 《体育科学》2003,23(3):121-128
随着高水平竞技体育运动的发展,运动员间的竞争愈演念烈,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与运动成绩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过去运动心理学领域比较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运动员消极心理状态的调节方面,对运动员积极的心理状态研究得比较少,尤其是比赛中积极的心理状态研究更少。比赛中积极的心理状态是运动员取得比赛最佳成绩的心理保证。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采用心理剩量学和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等统计学的方法,研究我国技能类项目运动员比赛最佳心理状态的结构模式。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技能类项目运动员比赛最佳心理状态由8个相互关联的因素构成,按重要性从高到低依次排列分别为:任务挑战性与个人能力的平衡、清晰的反馈、注意集中在当前任务、明确的目标、自我目标的体验、控制感、动作与意识的融合以及自我意识的丧失。本研究的第二个研究目的是探讨影响比赛最佳心理状态形成的主要个体状态性心理因素以及这些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研究假设竞赛自我效能、赛前状态注意、赛前状态焦虑和比赛目标定向4个个体状态性心理因素与比赛最佳心理状态的形成有关。结果表明,高竞赛自我效能和高赛前状态注意水平是促进技能类项目运动员形成比赛最佳心理状态的重要个体状态性心理影响因素;高任务目标定向水平有助于运动员注意力集中在当前任务,促进比赛最佳心理状态的形成;自我目标定向与比赛最佳心理状态的形成关系不显著;个体失败焦虑和社会期待焦虑通过状态注意间接阻碍技能类项目运动员比赛最佳心理状态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针对发生在竞技体育比赛中的最佳心理状态及其心理影响因素问题,选取中国技能和体能两种类型项目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他们比赛最佳心理状态结构模式之间的区别以及心理影响因素之间的差异,为更好的训练和控制他们比赛最佳心理状态及其心理影响因素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以我国68名优秀举重运动员比赛中最佳心理状态形成的有关个心理因素以及考察这些影响因素与比赛最佳心理状态的关系入手,寻找举重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最佳心理状态因素,试图为举重项目的训练和控制运动员比赛最佳心理状态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比赛状态焦虑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参加第10届全运会、全国冠军赛、全国锦标赛、世界青年锦标赛的陕西省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进行运动竞技状态焦虑量表测量.结果表明,优秀运动员与一般运动员在比赛状态焦虑上有差异,显示较高的运动技能水平可能会适度降低竞赛焦虑水平的强度;比赛的规模层次、成绩与名次、难度动作、平时训练中失误较多的难度动作、对客观环境及周围人和影响比赛的因素过分敏感等是影响其比赛心理的重要因素,特别对优秀运动员表现最佳时的心理状态进行了研究,为以后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蹦床运动是一项对运动员的技术性和稳定性要求很高的竞技项目。那么究竟是什么才是决定比赛发挥的最总重要因素呢?有人说是动作难度,但比赛时候的心理状态也是不容忽略的重要因素,往往稳定性好的运动员大赛成绩更优秀。稳定性与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良好的心理状态是运动员完成动作稳定性的保证。因此对蹦床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分析与研究,加强运动员心理训练,帮助运动员调整自我控制能力,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参加比赛从而取得优异成绩,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根据对我国优秀短跑运动员杨耀祖、倪震杰的培养 ,对短跑运动训练、比赛的规律及安排进行总结、探讨。研究认为 ,如何合理安排全年训练和比赛 ,尤其是赛前训练的安排、对运动员心理状态的调节 ,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只有在赛前对各种因素进行有效地调节 ,合理调控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 ,才能在重大比赛中创造优异的成绩。  相似文献   

8.
蹼泳运动员要想在重大比赛中创造优异成绩,除了通过长期的刻苦训练,不断提高自身训练水平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赛前最佳竞技心理状态、因此,赛前最佳竞技状态的心理调整在蹼泳竞赛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孙波 《中华武术》2008,(12):4-5
一、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田径比赛中调整好最佳状态的重要因素 现代竞技体育竞争异常激烈,要想战胜对手取得胜利,不仅是运动技术、运动实力的较量,更是运动员心理承受能力的较量。运动员不仅要有强健的身体和完善的运动技术,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快速适应比赛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探讨大学生运动员比赛焦虑产生的相关因素,预测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并作适当的心理调整,保证运动员发挥最佳的竞赛状态,取得最好成绩。方法:选择参加沈阳市大学生运动会的356名大学生运动员参加试验,按照EPQ的L量表得分,排除了46名具有掩饰倾向的学生,最后获得有效样本310名运动员的测试记录,其中男164人,女156人。年龄在20~24之间,平均为21.56±1.32岁。样本资料的学生来自沈阳市内各高校的学生,有重点大学、普通本科、专科院校共24所。结果:从本组数据看,大学生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焦虑水平在整体上显现出偏高的态势,比普通大学生的心理状态要好许多。大学生运动员在比赛焦虑强度存在着人格特质的差异、性别的差异,运动员之间还具有心理健康程度、比赛焦虑强度等因素的差异,进一步证明了运动能力知觉和期望水平是比赛焦虑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预测运动能力的有效因子。  相似文献   

11.
优秀运动员运动训练科学监控与竞技状态调整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对优秀运动员的训练过程实施长期、系统的科学监测,以便在重大比赛前科学地调控运动员的竞技状态是体育科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运用运动生理、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和运动心理学等研究方法,研究优秀运动员运动训练科学监控与竞技状态特点和规律。研究认为,1)运动训练的科学监测包括身体机能诊断与监测、运动技战术诊断与监测、心理状态诊断与监测等多方面。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诊断主要采用生理机能指标、血液指标、激素类指标、免疫学指标,结合训练过程分析训练前、后的身体机能变化特征,准确地评定运动负荷和训练方法的科学性、有效性。优秀运动员运动技术诊断主要采用影像测量与分析、力学理论分析、力的测量与分析等方法,对运动员的专项运动技术进行定性和定量诊断。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体技术优化,解决运动员的技术训练问题,不断提高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在优秀运动员心理状态评价上,根据运动专项的不同,心理状态诊断和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心理与神经疲劳状态、注意力水平、专项认知水平、心理技能水平、比赛心理兴奋点的状况、团队凝聚力等;2)运动员的竞技状态主要是指:根据训练目标和相应的训练计划,运动员经过科学、系统的训练,其竞技能力在比赛期间所出现的相对最高和相对稳定的状态。目前竞技状态的调整研究主要集中在训练经验和实验测试两个方面。研究重点介绍建立个体最佳竞技状态模型、赛前运动负荷调整、合理膳食调配与营养补充、竞技心理状态调控等方法;3)中国运动训练科学监控与竞技状态调整研究特点表现在3个方面:注重优秀运动员个性特征研究,形成科研团队进行综合性研究和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运动实践。  相似文献   

12.
就中国国家女子柔道运动员的心理能力和专项智能有关训练理论与方法进行综合实证研究,并将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指导柔道重点运动员的备战、参赛心理准备,取得了较好效果,帮助中国柔道队夺得二金一铜.主要成果与结论:(1)提高心理能力、专项智能是提高运动员综合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训练需结合个体特点进行系统设计和实施;(2)训练能力与比赛能力有着本质性差异,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内部原因是运动员的应激差异,同时外部环境因素和训练因素也会产生一定影响;(3)运动员心理能力和专项智能的评价诊断需综合进行,除了必要的测评工具外,训练与比赛行为观察更为直接和客观;(4)心理能力、专项智能的训练需要从多环节、多角度、多途径、分阶段进行,紧密结合训练实践是十分关键的措施;(5)研究构建了柔道运动员心理能力、专项智能的有关概念和训练方法系统;(6)对柔道重点运动员实施了个体化的心理能力、专项智能训练,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我国体育彩票发行回顾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访谈25名技能表现类项群的杰出运动员,总结出此项群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的九个诱发因素,按重要性依次排序:适宜的身体准备、赛前和赛中的计划准备、自信心和积极的态度、赛前达到适宜的唤醒水平、良好的比赛动机、赛中感觉好、集中注意力、适宜的比赛情境、教练和团队的配合。其中,排序前5个的是主要诱发因素。流畅心理状态可控性的调查结果显示:75%的运动员认为流畅状态是可以控制的,在69条诱发因素的原始条目中,能够被控制的条目占总数的73.3%,通过赛前和赛中的心理调控帮助运动员进入并保持流畅状态是完全可行的。教练员和运动心理学研究者可以依据表现类项群9个诱发因素制定相应的心理训练方案。  相似文献   

14.
随着武术散打技术和战术的发展,散打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也在不断提高,在各种比赛中,赛前心理训练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武术散打运动是人体直接接触的对抗性项目,就是在攻击和防守的训练过程中来锻炼运动员的身体和意志。实践证明,运动技术的不断提高,运动水平相互接近,相互间争夺的更加激烈,被称为第二技术的心理训练已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运动员的运动生命和参赛的胜负,心理训练已成为提高运动员成绩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摆在教练工作中的重要的任务。因此,教练员应提高重视,加强比赛前的心理训练。  相似文献   

15.
采用CSAI-2问卷测试了322名参加全国或省际比赛运动员的赛前状态焦虑。结果发现:①运动项目类型是影响多维竞赛状态焦虑的一个重要变量;②性别与运动级别仅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运动员的多维竞赛状态焦虑;③文化程度不是影响赛前状态焦虑的因素;④认知特征显著的武术比赛成绩更多地受到认知状态焦虑的影响。建议对于认知特征显著的武术运动,教练员应该加强对运动员的认知心理训练  相似文献   

16.
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对比赛以及最终的成绩具有明显的作用。赛前加强对运动员心理状态的调整,可以有效强化放松心理情绪、积极休息、缓解身体疲劳,使运动员状态恢复到稳定的心理状态。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受环境、裁判、比赛的规模等客观与自身主观因素的制约,赛前心理状态的调整应注意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强化放松的心理情绪、积极休息、缓解身体疲劳等关键环节,采用赛前的适应性训练、封闭训练、自信心强化训练、自我控制与调节等方法,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与情绪波动,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参加比赛。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运用深度访谈法,通过以2009年空手道世界锦标赛个人型项目季军黄少青为访谈对象进行个案研究,对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成功转项为空手道个人型项目运动员并获得优异成绩的现象进行初步的探究与分析。结论认为: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转为空手道个人型项目运动员有很大的优势,也存在困难;通过转项后的刻苦训练成才的希望大,且成才年限较短;转项之初的心理压力要及时调整。  相似文献   

18.
吴贻刚 《体育科研》2005,26(4):84-86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普通高等学校和原国家体育总局直属体育学院、省属体育学院在“体教结合”中的定位与作用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目前,主要有3种依托高校培养优秀运动员的模式;高校培养优秀运动员,至少在3个基本方面创造必要的条件;高等体育院校拥有门类比较齐全的体育学科和大量从事科学选材、竞技能力状态诊断、心理训练与咨询、运动营养和恢复等方面训练保障工作的科技人员与基础设施条件。要发挥普通高等学校和体育院校各自优势,合理布局体育学院开展的运动项目,并在“体教结合”基础上开展“教教结合”,发挥体育院校的体育科技和后勤保障优势。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冰壶运动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抓住冰壶运动独具的项目特征,分析冰壶运动员致胜心理因素,加快提升我国冰壶运动整体竞技能力,力争在索契冬奥会上取得佳绩,是我国冰壶运动教练员、运动员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冰壶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形成的重要因素。从团队精神、动机、心理准备、自信心、注意力和焦虑控制等方面探究冰壶运动员致胜心理因素,旨在寻求提高冰壶运动训练水平、提升冰壶运动员整体竞技能力和冰壶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现代竞技体育运动的水平越来越高,比赛也越来越激烈,运动员之间的差距微乎其微,要想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就要求运动员具备很强的综合实力。但是作为青少年业余训练来说,由于受训练时间、训练场地、教练员业务能力等方面的影响,日常训练计划中运动员的技战术训练、实战能力训练等方面的内容占据了绝大多数训练计划,而有关心理训练方面的计划较少甚至于就没安排在训练计划中。结果出现了运动员平时的训练水平较高,在比赛时却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心理出现了变化导致技战术发挥不充分,从而比赛成绩就会不尽人意。尤其是在青少年业余训练中,有关心理训练方面的内容更是少之又少,结合在实际工作中对青少年心理现状的分析,提出了青少年业余训练中心理训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