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企业的经营效率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搜集和整理9家中外体育用品上市公司(6家中国公司,3家国外公司)2008~2010年年报中公布的财务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和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TFP)指数方法,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对它们的经营效率进行动态评价。结果表明,中外体育用品上市公司整体绩效不佳,2007~2010年间只有5家公司4年都处于DEA有效,但整体的综合效率均值有逐年提高趋势;从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看,中外体育用品上市公司的TFP年均增长率为-8.5%,技术退步和规模无效是造成TFP负增长的两大原因,其中技术退步起到了主要作用,中国企业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2.
以2006—2010年为研究期间,选取运动服装为主营业务的体育用品制造业上市公司,采用DEA视窗分析方法,对国内体育用品制造业及国外类似企业的经营效率的变化进行考量。研究发现,国外大型企业阿迪达斯的技术效率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国内体育用品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率与国外的公司有一定的差距,差距主要是由纯技术效率值引起的;国内部分企业的经营效率较高,且金融危机对国内体育用品制造业上市公司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通过我国9家体育用品上市公司对外公布年报的财务指标数据,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法对其经营效率进行了动态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11年我国体育用品上市公司在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方面均未达到最优状态,从而导致66.7%的企业综合效率不佳;2007—2011年体育用品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呈下降趋势,降幅为15.5%,由于没有协调好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间的关系,导致它们对技术效率的作用没有很好发挥;2007—2011年期间仅有1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大于1,4家企业技术进步率大于等于1,大部分企业出现了技术退步现象。  相似文献   

4.
依据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搜集了13家体育用品上市公司的2008—2010年期间的财务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方法计算出13个体育用品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得分,并进一步选择纺织业的18个标杆上市公司作为横向比较对象,据此对体育用品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及其在整个纺织行业中所处的地位进行评价和分析;利用系统聚类法对13个体育用品上市公司进行了分类。分析结果显示:与标杆上市公司相比,体育用品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水平较为理想,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相对来说,体育用品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最强,资产运营能力较差,而债务风险和成长能力居中。体育用品上市公司分为5种类型,分析了每种类型的优势和劣势,并以李宁公司为例,探讨体育用品上市公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搜集了4家体育用品上市公司近3年的财务数据,并通过构建中国体育用品上市公司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出每个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的评价函数得分,据此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从而找出各上市公司之闻竞争力的差距和企业自身的优势.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体育用品行业是一个新型的朝阳产业,整体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成长性较为理想,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我国77家训练健身器材制造企业的财务数据,从中选取6项投入产出指标作为评价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的模型和方法,对训练健身器材制造业生产经营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及规模收益等进行了测度与评价。结果表明:(1)训练健身器材制造企业的整体经营效率偏低,属于DEA有效的企业(公司)仅12家,DEA无效的则多达65家,说明各企业的经营效率普遍未达到投入和产出的最佳组合状态;(2)规模收益不变、规模收益递增、规模收益递减的企业分别有17家、28家及32家,表明绝大部分训练健身器材制造企业属规模无效状态,即该行业整体规模效率较低;(3)存在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的训练健身器材制造企业高达54家。就投入角度而言,资产总计、销售成本、从业人数需改进的各为8家、2家与23家,从产出角度看,产成品产值、利润总额需改进的依次为27家和47家,销售收入则没有需要改进的企业。说明训练健身器材制造企业普遍存在投入冗余与产出不足的问题;(4)训练健身器材制造业的经营效率和产成品产值、利润总额之间存在相对较明显的相关性,企业经营效率与部分投入产出指标之间还具有一定的因果关联,反映出训练健身器材制造业应保持合理的投入产出结构及比例关系。最后,根据研究所得结论,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及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体育用品企业的成长模式与成长状态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在文献资料阅读和对166家中国体育用品企业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把体育用品企业界定为以体育用品的生产和经营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或近似组织。从创建模式和经营模式两方面分析了中国体育用品企业的成长模式,从时间结构、空间结构、经营结构、组织结构、地域分布、所有制分布六个方面描述了中国体育用品企业的成长状态。  相似文献   

8.
魏德样  黄彩华  雷雯 《体育科学》2012,32(10):12-19
盈利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组成部分,是衡量企业绩效的重要指标。通过搜集和整理16家中、外体育用品上市公司2010年年报中公布的财务数据,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回归)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方法,采用SIMCA-P+1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16家中、外体育用品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特征,并构建预测模型。研究表明,中、外体育用品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可归结为3种模式,即积极利用财务杠杆多品牌运营的盈利能力模式、财务保守型的盈利能力模式和小规模成长型的盈利能力模式;构建的中、外体育用品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预测模型拟合效果稳健性好,RdX(cum)、RdY(cum)和Q2(cum)值分别为0.793、0.911和0.840;影响中、外体育用品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最主要因素依次为长期负债资产比率、分销及行政费用率、资产负债率、股东权益比率以及固定资产周转率等。  相似文献   

9.
服务化转型是体育用品制造业结构升级的主要方向,数字化发展是驱动体育用品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重要力量。基于2014-2020年中国A股体育用品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探究了数字化发展对体育用品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化发展显著推动了体育用品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2)创新能力提升和人力资本结构优化是数字化发展促进体育用品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的两条重要作用路径;(3)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化发展对规模较小的、发展水平较低的体育制造企业以及体育服装制造类企业服务化转型推动作用更为明显。据此,从数字技术研发、数字人才培养、数字化服务战略选择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体育用品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建立统计模型,运用面板数据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企业家社会资本与体育用品企业绩效的关系.结果显示:企业家纵向关系网络能促进商品销售,提升企业绩效;企业家横向关系网络对商品销售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提升企业绩效;在企业家社会网络中,企业家政治身份与体育用品企业绩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字经济时代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体育用品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是顺应新经济形态的重要特征,也是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趋势。以沪深A股、新三板上市(挂牌)体育用品制造企业为研究样本,在对企业年报采用文本挖掘技术测度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体育用品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体育用品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提升运营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两条路径促进企业经营绩效;数字化转型对沪深A股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的经营绩效均具有促进作用。基于领军企业应发挥“行业灯塔”效应,企业应明确转型战略,把握科技平台赋能,政府应予以政策、环境支持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中、外体育上市公司效率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春华  张再生  李祥飞 《体育科学》2012,32(10):20-26,76
效率作为企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是企业适应市场的方向标,以17家中、外体育上市公司2007—2011年数据为样本,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影响体育上市公司效率的管理效率、环境因素以及随机误差三因素进行区分,探析各种因素的具体影响。研究发现,员工薪酬、企业规模、无形资产、企业年限、市场份额作为外部环境因素对上市公司效率具有重要影响,在剔除了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体育上市公司无论是技术效率还是规模效率,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国内、外体育上市公司之间效率存在一定差异性,国外企业效率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3.
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竞争力的结构方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全国491家体育用品制造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对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企业竞争力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验证了企业发展规模、资本实力、劳动效率对体育用品制造业企业竞争力具有显著的、直接的正向影响,而债务状况则对体育用品制造业企业竞争力具有显著的、直接的负向影响,构建了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企业竞争力结构方程模型.  相似文献   

14.
依据产业组织理论,选取在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上市的8家极具代表性的体育用品企业作为研究样本,以其2012-2018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究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上市公司研发投资、广告投资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关系与滞后效应。研究发现:我国体育用品企业R&D投资、广告投资、企业规模、成长性、上市年数均与当期盈利能力呈显著正相关,资产结构与当期盈利能力呈显著负相关;广告投资对盈利能力的促进作用滞后性有两年,R&D投资对盈利能力的促进作用滞后性有三年;且同等金额下,R&D投资的促进作用是广告投资的3~4倍。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研究等方法,对刘易斯拐点迫近情况下我国体育用品企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针对刘易斯拐点的临近对体育用品产业的影响进行了阐述,提出企业必须要转变经营、管理理念,加大科技投入,引进先进机器设备,减少对劳动力需求的依赖,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还要积极创立企业产品的自主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建立和谐的劳务关系,走集约化发展道路,有效应对刘易斯拐点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体育用品产业政策效率的影响因素:来自福建泉州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对我国体育用品产业的影响,提出研究假设通过数据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体育用品产业特征、政策本身有效性、体育用品企业行为对体育用品产业政策效率有显著影响。依据体育用品产业政策效率关键影响因素的分析,针对性提出提升体育用品产业政策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首先利用理论分析法总结出影响资本结构的一般性公司特征影响因素。再以深、港上市的体育用品公司年报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因子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资本结构的公司特征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企业综合偿债能力对我国体育用品上市公司的资产结构产生显著影响。企业规模与存货周期状况与我国体育用品上市公司的资产结构无显著性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我国体育用品产业集群现状、特点及其优势进行分析,指出,我国体育用品产业集群主要在集中在沿海开放地区,许多企业主要围绕同一产品或紧密相关产品从事开发、生产和销售等经营活动;以产业布局专业化、产品生产集约、生产协作社会化的特点,形成“一镇(乡)一品”的生产经营格局;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具备规模和成本优势、信息和创新优势、区域和品牌优势、产业与市场优势以及政策与环境优势。1.体育用品产业集群的现状表12001—2003年全国及主要省份体育用品销售收入一览表(亿元)2001年%C52002年%C52003年%C5全国110.9384.96140.0785.…  相似文献   

19.
从跨国品牌看我国体育用品品牌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赵剑 《体育科研》2004,25(1):22-24
在借鉴了世界知名体育用品品牌耐克和阿迪达斯的品牌发展,分析了我国体育用品品牌现状之后,提出如下建议:(1)分析品牌生存环境,明确品牌定位;(2)组建大型企业集团,优化管理模式,培养品牌的核心竞争;(3)树立现代营销理念,建立健全营销体系;(4)开发体育人口资源;(5)经营中国品牌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20.
我国体育用品产业集群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40,自引:5,他引:35  
席玉宝  刘应  金涛 《体育科学》2005,25(6):22-25
通过对我国体育用品产业集群现状、特点及其具备的优势进行分析,指出:我国体育用品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沿海开放地区,许多体育用品企业主要围绕同一产品或紧密相关产品从事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等经营活动;以产业布局专业化、产品生产集约化、生产协作社会化的特点,形成“一镇(乡)一品”的生产经营格局;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具备规模和成本优势、信息和创新优势、区域和品牌优势、产业与市场优势以及政策与环境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