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正在中国这个诗的国度里,诗与史的结合是诗歌不断走向繁荣的重要因素之一,也便产生了咏史诗这样专门的诗歌类型。咏史诗是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叙述、凭吊、评价或借国家兴亡寄托个人怀抱的诗歌。咏史诗滥觞于秦汉时期,而唐代是咏史诗创作的成熟与繁荣期。咏史诗的内容分为述古、怀古和史论史评三类:述古多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诗歌的发展流变中,诗歌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相结合,形成了一个独立的诗歌流派———咏史诗。比起官方史学家的评判,咏史诗对历史及历史人物的见解或许更具个性色彩。咏史诗是诗,又是诗化的史论,既反映了诗人的历史观,又借此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抱负,消解胸中的块垒。应该说  相似文献   

3.
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遗迹进行叙述、描写、评价、凭吊、抒怀的诗歌,一般称为怀古咏史诗。由于是以历史作为诗人感情的载体,史情紧密结合,因此广义上又称为咏史诗。怀古咏史之作在魏晋甚至更早一些时候便已产生,到了唐代蔚然成风,出现了刘禹锡、杜牧等卓有成就的咏史大家。怀古咏史诗成了诗歌海洋中一朵耀眼的浪花。根据诗歌表现的意旨,怀古咏史诗可分成三种类型。下面就具体谈谈。  相似文献   

4.
李弗不 《高中生》2010,(3):16-17
在我国诗歌史上,有着大量的咏史诗(或叫怀古咏史诗)。怀古咏史诗,基本上都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遗迹等为题材,借登高远望、咏叹史实、怀念古迹等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相似文献   

5.
咏史诗是以历史人物、事件为歌咏对象,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作者某种议论或见解的诗歌作品。在诗歌类型体系中,咏史诗和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等共同构建了这个诗歌大家园。作为多种因素的交叉复合体,咏史诗以史咏怀,以史诵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体现了诗人们对古史的认识与掌握,表现了诗人们的才情和意趣,更是其讽喻现实、感怀今世的绝佳途径。  相似文献   

6.
咏史诗是以历史人物、事件为歌咏对象,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作者某种议论或见解的诗歌作品。在诗歌类型体系中,  相似文献   

7.
步入姹紫嫣红的古代诗歌园地,我们能够发现诗歌种类特多.咏史诗、闺怨诗、羁旅行役诗就是其中的三朵奇葩.  相似文献   

8.
咏史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重要一类,它直接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以及与此相关的故事为歌咏题材,寄托作者的思想情感,表达某种议论或见解。因而从一定意义上说,史为创作题材,咏为表现手法。众所周知。唐朝是古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巅峰时代,咏史诗的创作在唐朝也承前启后进入繁盛期,既有单篇鸿制,又有联章组诗,而且名篇佳作繁多,作者层出不穷,犹如唐诗百花园里一株璀璨的花树,奇葩绽放。  相似文献   

9.
正台城唐·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台城唐·刘禹锡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从题目看,两首诗均为怀古咏史诗。所谓怀古咏史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以历史事件、人物、陈迹为题材,引发出对自己身世或时局的共鸣,或借古  相似文献   

10.
古典诗歌中有一类作品是以历史题材为主题的,这一类诗,我们传统上称之为咏史诗,就是歌咏历史,把历史上的人物、历史上的故事作为诗歌的内容。诗人往往在此基础上抒发议论、表明观点,甚或掺入自己的身世感慨。  相似文献   

11.
研究咏史诗首先要对它作出相对明确的界定,然而学术界对咏史诗与怀古诗及咏怀诗的关系,争论颇大。不少学者以为,历史事实与历史遗迹两大创作触发点,是区分咏史诗和怀古诗的重要标志,其实怀古诗虽有自身特点,但仍属于咏史诗中的一种特殊形态;而咏怀诗与咏史诗虽有交叉,却异大于同,是两种不同的诗歌类型。咏史诗是诗人受历史信息触发而创作的以史实为题材,表现个人情怀的诗歌。  相似文献   

12.
李商隐一生多难,遭遇不幸使其表达思想时采用隐晦的手法,艺术方式也趋于深微化,诗歌题材与所用手法丰富多彩且比较难懂,他最重要的诗歌题材是政治诗、咏史诗、咏物诗、爱情诗和感怀诗。  相似文献   

13.
咏史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重要类型,西晋时期左思的《咏史》(八首)成为咏史诗成熟的标志,给后世咏史诗极大的启发。这组咏史诗借历史史实描述自我情感发展的历程,将史实和咏怀结合起来,借古喻今,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是咏史诗的一种创新,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4.
咏史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重要类型,西晋时期左思的《咏史》(八首)成为咏史诗成熟的标志,给后世咏史诗极大的启发。这组咏史诗借历史史实描述自我情感发展的历程.将史实和咏怀结合起来,借古喻今,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是咏史诗的一种创新,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5.
2008年高考语文题中的诗歌鉴赏,除了送别诗(词、曲)、咏物诗、羁旅诗、咏史诗、写景诗、贬谪诗等我们熟悉的材料外,今年又新增了酬赠诗、节令诗和题画诗等。这几类诗  相似文献   

16.
咏史诗是中国古老诗坛上一种颇具特色颇有活力的诗歌.它虽然不象取材于现实的诗歌那样,对社会生活作出直接的描述和评价,让读者从它所描绘的画卷中受到现实的教育和感染,但是它选用一个或几个赋有审美意义的人物和事件作为歌咏的对象,通过这些人物事件的追忆和寻绎来表现诗人对历史的理解,来抒发他的某种志向和情感;同时,又不游离于现实之外,紧密地结合现实生活,以咏叹历史为手段,达到讽谕现实的目的,从而让读者受到历史与现实的教育.咏史诗的这种特性,不仅要求诗人要深话历史掌故,而且要注目社会现实,要善于从历史与现实的…  相似文献   

17.
咏史诗是诗与史的结合,中国诗歌的重要部分。有清一代,因社会历史各种因素,咏史诗发展进入巅峰,又清代女学兴盛,女诗人的咏史诗引人注目。乾嘉道年间的才女汪端,生于书香世家,著《自然好学斋诗》十卷,其咏史诗创作质优量大,备具特色。  相似文献   

18.
谈咏史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诗歌史上的咏史诗是用诗体──诗、词、曲等,以古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题材而抒怀、述见、言志的诗。它不是如古希腊荷马的伊利亚特、奥德赛那样的史诗。咏史诗是文艺作品,不是历史作品。清代诗论家吴乔在其《围炉诗话》中说:“古人咏史但叙事而不出己意,则史也,非诗也;出己意、发议论而斧凿诤诤,又落宋人之病”;“用意隐然,最为得体”。这样,他揭出了思想性、艺术性统一的对咏史诗的要求。下面我们列举几组相同题材的咏史诗加以比较鉴赏。一咏秦始皇(1)《焚书坑》[唐]章碣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  相似文献   

19.
一 咏史诗,顾名思义,即以历史题材为内容的诗歌。最早以“咏史”题名的诗,是班固的五言诗《咏史》,写的是汉文帝时孝女缇萦为赎其父之罪而自愿没身为奴的故事。自此以后,咏史之作代不乏人,且不断繁盛,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百花园中引人注目的一簇奇葩。《昭明文选》(下称《文选》)选录诗434首,分为23种类型,其中就有“咏史”一体,说明萧统对“咏史”诗的重视。《文选》“咏史”诗类共选录诗歌21首,它们是:王仲宣《咏史一首》,曹子建《三良诗一首》,左太冲《咏史八首》,张景阳《咏史一首》,卢子谅《览古一首》,谢宣远《张子房诗一首》,颜延年《秋胡诗一首》、《五君咏五首》,鲍明远《咏史一首》,虞子阳《咏霍将军北伐一首》。从诗体看,这21首都是五言诗;从顺序看,这些诗基本上按作者年代先后排列。就诗题来说,其中仅4位作者标题为“咏史诗”,但就内容而言,这21首诗,都是以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为题材的。这说明萧统并不单纯以“咏史”名篇与否作为入选标准。  相似文献   

20.
研究者一直认为增插在《三国志演义》中的"静轩诗"所咏吟的是古人古事,属于诗歌体类中的咏史诗。对此,本文通过举例论证、量化分析后的结果却是否定的,认为"静轩诗"所吟咏的是小说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和虚构的故事情节,故不可视之为咏史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