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5月是一年中非常温暖的月份,小朋友们都学过“温暖”这个词语,那么在他们的眼中, “温暖”到底是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短辫子姐姐采访了一些小朋友,让我们来看一看他们对于“温暖”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今天,研究生们该怎样去面对就业呢?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研究生的就业观和择业观,也为进一步开展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借鉴,我们特别针对浙江大学部分2005、2006级研究生进行了一次关于研究生就业期望的调查活动。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2份。  相似文献   

3.
李朱 《教育文汇》2004,(2):43-44
李朱等几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研究生,向社科院的400多名博士生导师请教两个问题:“哪些书曾经对他们的为人师表、学术思想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为什么是这些书籍?”他们从回收的120余份的问卷和大量的来函来电中  相似文献   

4.
第二题唯心论的崖生及其主要派别的批判我们已经讲过,唯心论和唯物论这两种不同的世界观,围绕着哲学的根本问题已经进行了两千多年的斗争了。这两种世界观的斗争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有其社会阶级根源和认识论的根源。那末,唯心论是怎样产生出来而又怎样发展起来的呢?在原始时代,我们的祖先由于对自然力的无力抵抗,由于他们不能解释一切自然现象所  相似文献   

5.
变化中的硕士研究生学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华大学关于缩短硕士研究生修业年限的改革已经进行了两年。两年来,研究生们对学制改革怎么看?缩短修业年限对研究生的生活、学习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清华大学研究生团委青年发展研究中心就此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6.
曾金财 《师道》2005,(4):24-25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铺开,学校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教师的教学又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压力。面对这种冲击和压力,我们应该怎样勇敢地去挑战新课程,积极地参与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究呢?新课程下教师应该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7.
当新生第一次踏进校园,新生活、新环境在他们的心里如同一张白纸,怎样写怎样画,他们也正觉迷茫。因此老师要抓住这一时机做好教学铺垫。  相似文献   

8.
我从二年级开始要求学们写日记。没过多久,许多生和家长就跑来问,李老,每天都要写日记,哪有那多事写啊?我一想,是啊,学们每天的生活经历都大差不多,而每天都要他们上一点,的确是难为他们。但也不能因为出现了这些难就不让他们写日记了。于,我给同学们提供了下面几写日记的素材,让同学们每都有事可写,每天都能学到点点写作的技巧。习日记就是把自己在当学习的情况有重点地记录来。如果你对自然课感兴,那就写一写自然课的情。你在学习时,是怎样学习?遇到过什么困难没有?你如何解决的?最后又学到什么知识呢?旅游参观日记你在节假里,一定去过什…  相似文献   

9.
嘿嘿!不是说"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吗?竟然还有捅不破这层纱的?!那么,都是些什么星座男生这么拽呢?快来看看吧!你遇到的男生也这么拽吗?遇到心仪的他,女生们该如何出手呢?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听闻一位专家说起,小学教师教学"相遇问题",犯了一个知识性的错误。"相遇问题"中的计算路程公式"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其中的"速度和"不能这么叫。为什么呢?因为在物理学中,速度是一个矢量,是具有大小和方向的一个量。在一道相遇问题中,两人分别从两地相向而行,那么他们的速度就是方向相反的两个量了(一正一负),把它们加起来,那算的是什么呢?因此,"速度和"  相似文献   

11.
李朱 《青年教师》2004,(1):46-47
《中国青年报》6月17日刊载的《看看博导们在读什么书》的章,报道了有关“百名博导推荐书目”的调查。李朱等几位硕士研究生,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400多名博士生导师请教两个问题:一是哪些书曾经对他们的为人师表、学术思想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二是为什么是这些书籍,日前,李朱致电本报称,他们回收了120余份的问卷和大量的来函来电,分析报告也已经完成结出来的。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新生入学后的适应性现状,本文以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对农学类研究生新生的适应情况、读研动机、职业规划和科研学术等方面进行调查,针对性地提出研究生新生适应性教育基本原则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不小心,被孩子看见爸爸妈妈那个了……是当他还小,忽视之,还是竭力向他解释?家长们总是小心小心再小心,可还是冷不丁有那么几次,被孩子撞见。这样的经历会不会给孩子留下阴影?真正遇见了又该怎么办呢?孩子们会怎样想?这样的经历真是太尴尬了,这会给孩子留下怎样的印象呢?事实上,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认知水平不一样,他们看见父母亲热时的心态是不同的,一般来说3~4岁的孩子会感到莫名其妙,  相似文献   

14.
走出象牙塔的日子到底几多欢喜几多愁?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有多大?刚刚步出校园的学子有怎样的感触?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访了浙江大学几位毕业后留杭工作的学长们。在交谈中他们不时流露出对大学生活的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15.
由于读研期间研究生无心花前月下,一心念书著文,所以被戏称为"研究僧"。那么广大的研究僧们真的只有在感情方面清心寡欲远离红尘吗?近日,《星期日》杂志社与《中国研究生》杂志合作,共同调查研究僧们日常生活中饮食方面的情况。他们是做醉生梦死、酒肉穿肠的假和尚呢?还是做"吃斋念佛"、倾心学术的真行者呢?笔者通过联合山西和广州的两所高校,以采访和问卷的形式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查。第一章闭关·宅宿舍宿舍是研究僧们一个绕不开的生活坐标,狭小  相似文献   

16.
新生在面临第一次离开家门进入到大学的集体生活难免会有许多紧张和茫然,究竟如何度过这人生中最为精彩的大学时光呢?看看老生们的心得体会吧!大一菜鸟们,你们准备好迎接新生活了吗?  相似文献   

17.
胡适说:"新生活就是有意思的生活。"怎样的生活可以被称为有意思呢?在去年夏天刚当上班主任的我看来大概就是事事定方圆规则、时时讲效率成果吧!带着一班半大的孩子,作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为了过上属于我的班主任"新生活",我开始思考:该如何与学生相处呢?为了树立老师的威严,是不是平时都要和学生保持距离?用严肃的面  相似文献   

18.
压力当前 研究生当如何面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生扩招以后,行走在大学校园里的研究生越来越多。 与普通大学生不同的是,他们更加心事重重,行色匆匆,似 乎总有思考不完的问题,排解不完的苦恼,那么,研究生都 承受着一些怎样的压力,又该如何排解呢? 研究生压力来源分析  相似文献   

19.
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使研究型大学直博生的数量日益增多,已成为校园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直博生是本科毕业直接攻读博士学位,他们能否顺利进行角色转换?直博生的学习科研环境、生活状态和心态如何?直博生是否有自己的人生规划,未来形势怎样?围绕这些问题,我们在浙江大学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20.
最近小编们都在各种忙碌中度过,他们到底在忙些什么呢?淀粉们肯定也很想知道的吧,没有问题,有我记者界神奇狗仔……咳咳,不是,是神奇小快嘴在,保证给你满意的答复。快跟我一起寻找他们的踪迹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