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外一项“视野与文化”的研究结果表明 ,教师的视野覆盖范围一般不超过 2 5人 ,超过这个范围 ,教师的视野关注就会“顾此失彼” ,超过的人数越多 ,无法顾及的学生也越多 ,其结果是 ,能力有限的教师只能抓两头带中间 ,即较多地关注优等生和后进生 ,中等生则往往被失落。这是群体教育中一种司空见惯的观念 ,也是群体教育貌似公平中的最大不公平。要解决这个“最大不公平”问题 ,为每个学生提供一个能获得充分发展的最佳学习环境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式。如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呢 ?一、合理划分合作小组合作小组一般由 4 6名学…  相似文献   

2.
小班化教育的理论基础是教师上课时的视野覆盖范围。国外一项“视野与文化”的研究结果表明,教师的视野覆盖范围一般不超过25人,超过这个范围,教师的视野关注就会顾此失彼,即超过的人数越多,教师顾及不到的学生也越多,造成教师只得抓两头带中间,比较多地关注好与差的学生,中间学生  相似文献   

3.
一、理论依据 有研究表明:教师的视野覆盖范围一般不超过30人,超过这个范围,教师的视野关注就会“顾此失彼”,超过的人数越多,其结果是能力有限的教师只能抓两头带中间,即比较多地关注好与差的学生,中间的学生就只能“牺牲”了。  相似文献   

4.
现今的合作学习有些步入了误区 :教师抛出一个问题 (或者该问题来自学生 ) ,让前后桌的 4人为一小组 ,展开讨论。一两分钟后 ,教师喊“停” ,请小组代表 (往往是固定的 )站起来发言 ,学生一张口就是“我觉得……”“我认为……”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样” ,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 ,没有充分发挥小组的群体功能。大多数教师可能对合作学习的认识有偏颇 ,有困惑 ,甚至有迷茫。因此为了提高合作学习效率 ,必须对合作学习有完整、全面的了解 ,尤其是合作的策略更应心中有数 ,才能充分发挥群体功能 ,使合作学习更科学 ,更合理。所谓“合作…  相似文献   

5.
合作学习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已经被教师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之中,这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教学实践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往往存在重形式、缺实效的现象,小组合作学习未能充分发挥其优势作用。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是目前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就分析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从而找到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早已屡见不鲜。静心思考,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往往是“被合作”。因此,对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笔者一直持谨慎态度,原因有两个:一是数学学习更强调独立思考,二是“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很难控制。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又要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还要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那么,怎样的内容适合“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怎样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就成为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将从四方面展示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内容。  相似文献   

7.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这一新的教学形式,已成为多数教师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也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它是在教师主导下,群体研讨、协作交流、知识技能互补的一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他们意识到小组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学习伙伴,都是合作。同时让学生通过小组成员间的相互帮助、合作,  相似文献   

8.
关于合作学习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来自于新课改的课教学的观察。问题一新课程的课堂上,我们常见的作学习形式是:教师提出一个问,让前后桌的4人为一小组,展开论。往往座位的编排是按照学生高矮顺序,男女生搭配而成的。那,这样的分组是否合适﹖合作学习分组有什么讲究吗?问题二在教师组织合作学习的过程,容易出现一种现象,即教师抛出个问题后,教室里立即一片嗡嗡,似乎小组内每个人都在发言;几钟后,教师宣布:“讨论结束,请小代表往往是固定的发言”,学生张口就是:“我觉得……”或“我认……”学生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很多教师只是在讲台上等候,或做自己的事比如,准备下一…  相似文献   

9.
小组合作学习是数学教学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参与度不均衡,是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在合作探究环节,往往每个组员并没有平等地参与,每个人的意见并没有充分被吸纳,有的一言不发,有的则只顾自己讲;在小组汇报环节,通常都是少数思维活跃、善于表达的学生作为代表,汇报合作解决问题的结果。教师也往往更关注解决问题的结果,而合作学习展开的具体过程则有意无意地被忽略了。  相似文献   

10.
浅谈地理课堂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率与效率,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如今小组合作学习课堂缺的不是活泼有余的教学情境,不是热热闹闹的教学气氛,也不是表面的小组合作形式,而是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小组合作学习理论和策略。合作学习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学习方式,对教师而言,它则是一种教学策略。“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绝不是一种简单的形式,不应该成为一种外部强加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内部需要的自然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如何采用“合作学习”这一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发展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