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任务之一是通过数据治理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当前数据治理呈现出场景化和智能化的趋势,但是以管理和标准为核心的静态治理理念难以适应应用场景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该文首先从数据治理的视角探讨了教育场景的概念和特征,然后分析了当前高校教育场景数据治理中存在的数据不够“大”、数据不够“好”、数据未尽其“用”三个核心问题,提出高校教育场景驱动的数据治理方法和治理流程,教育场景中的原始数据经过数据资产化、数据标准化、数据要素化三个关键环节演化为具有计算属性、组织属性和教育属性的场景数据资产,作为关键要素进入到教育教学过程中,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的数据资产生态,充分发挥数据资产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2.
数据治理是高校教育治理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数据治理水平决定了教育现代化的程度。范德堡大学的数据治理包括制定数据治理战略规划、构建数据治理组织架构、制定数据治理政策、采用成熟度矩阵模型衡量数据治理水平。形成高校数据治理文化、建立高校数据治理体系、培养高校数据治理人才是促进中国高校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得教育数据资源成为教育领域系统变革的重要支撑,而构建完善的教育数据治理体系则是发挥教育数据价值的基础。作为美国教育数据治理典范,肯塔基州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健全教育数据治理体系具有参考价值。教育数据治理体系由治理主体、治理客体以及运行机制构成。在治理主体方面,肯塔基州对教育数据治理人员分层分配相应权责,形成了决策层统领全局、管理层统筹资源、执行层落实流程、协同层聚集合力的"四级联动"机制。在治理客体方面,肯塔基州通过制定数据标准、确立收集原则、设定质量基准、加强隐私安全、完善共享机制、强化人员培训等措施,实现了对教育数据资源的高效、安全利用。在运行机制方面,形成了政策引领、多方协同、技术支持、资金保障、反馈强化的"五位一体"教育数据治理机制。借鉴肯塔基州经验,我国应通过出台有关教育数据治理的政策、指南和法规以强化顶层设计,成立教育数据治理专门机构并明晰人员权责以推动治理进程,加强对教育数据治理各环节的规范管理以确保数据质量和安全,强化人员培训并营造"数据至上"的文化氛围以提升教育数据利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高校数据治理问题,文章首先对数据治理的定义、高校数据治理对象及其治理思路进行了分析,并引入面向高校教师的数据治理平台——"一张表"平台。随后,文章介绍了"一张表"平台的功能框架与功能特点,从数据同步、处理、采集、管理、反馈、控制等角度探讨了平台对教师数据治理的推动机制,并分析了平台对教师数据治理流程的重构。最后,文章介绍了"一张表"平台的数据治理成效,发现平台完善了数据资产、治理了难点数据、提升了数据质量,能有效地推动高校教师数据治理的实施。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技术》2017,(2):26-32
当前我国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面临技术支撑不足等问题。文章以大数据为背景来切入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发现大数据为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带来各种机遇。然而在大数据背景下,我国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仍面临诸多困境,如教育治理过程中治理效率的挑战、信息孤岛的阻碍、人才短缺的牵制以及制度设计的缺失等。因此,强化数据治理思维、加强教育治理数据库建设、探索大数据人才培养机制以及突出大数据法律与制度建设,可以视为大数据背景下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区域教育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内多元主体共同治理教育公共事务有助于实现教育的"善治"。然而,当前区域教育治理仍存在治理理念缺失、治理结构失衡、治理方式不科学、治理机制不到位等问题。区块链作为蕴含协同治理思想的新型技术架构,在价值逻辑上其技术优势与区域教育治理的共治理念相契合,在目标逻辑上有助于构建多样灵活的区域教育治理新生态,在实践逻辑上可通过基于联盟链的数据治理驱动区域教育治理发展。区块链赋能区域教育治理的实践框架包括教育数据源层、区块链服务平台层、教育组织结构层及教育治理场景层,能够在动态汇聚区域教育场景大数据基础上,以数据流驱动多元主体协同处理各类教育公共事务。未来在推动区块链赋能区域教育治理中,还应加强"区块链+教育"的顶层设计,提升数据治理能力和水平,强化监管并构建风险防控体系,完善相关法律以规范应用。  相似文献   

7.
数据治理作为给人们生产生活提供公共治理服务价值的现代治理实践范式,不断赋能教育现代化发展,已与新时代教育督导改革深融一体.数据治理视域下的教育督导改革存在诸多挑战,如数据封闭失联导致"数据孤岛"、初始数据失真导致"数据陷阱"、标准规则失范导致"数据野马"、数据伦理异化导致"数据崇拜"等,为此,必须围绕数据治理这条主线,...  相似文献   

8.
大数据技术对于提升高等教育治理水平的作用已得到普遍认可,但目前仍缺少对具体治理实施方案的深入研究。文章从高等教育治理的数据需求和治理层次出发,提出了基于用户画像实现高等教育"依数治理"的"五步"实施框架,以典型教育治理场景为例详细阐释了画像构建与治理过程,并就治理难题、应对策略和研究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基于大数据画像的治理方案为实现高等教育治理智能化和科学化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对研究提升高等教育数据化治理水平具有一定的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大数据时代,谁拥有数据话语权就意味着占据了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将大数据嵌入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治理是维护高校正确发展方向、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维护国家安全的必由之路。为此,要在明晰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内在意蕴、战略价值以及通晓大数据为其带来的发展机遇之上,通过搭建队伍、健全机制、加强防控等方面的有效探索,确保大数据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育2.0时代的到来,大数据被广泛运用于教育治理现代化。但在治理过程中暴露出我国政府和高校两大平行主体政策上沟通不畅、财政上用拨不当、人力上互通受阻等问题。因此,以大数据为媒介,加强政府与高校两主体"政策、财政、人力""三维"协同共治力度,建立大数据下教育现代化治理长效机制,实现教育善治。  相似文献   

11.
地方大学治理:特征、理念与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大学治理是指在地方大学、地方政府、社会和市场的互动与合作中谋求地方大学的善治,其治理结构和功能均呈现独特性,相应的治理模式也展现出复杂性。地方大学的治理模式应当是基于治理理论和办学特色基础上的价值选择,选择行走于认识论和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之间的第三条道路——现实主义价值观。地方大学的治理条件包括健全保障大学治理的法律法规系统,规范地方政府在大学治理中的角色,变资源配置的行政主导型为市场引导型,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相似文献   

12.
认清新时期高校教育治理如何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关键在于对高校教育治理采用何种发展模式的探索,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框架为此提供了恰当的考察视角。基于这一思路,可尝试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依据当前高校发展实际,对新时期高校教育治理模式进行全面考量与设计,通过价值引领和现实政策的共同作用,建构一个层次化、协同化、系统化的高校教育治理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13.
大学治理结构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石,其实质是建构能够应对"冲突和多元利益"需要的决策权结构。从治理理论作为高等教育分析范式的适切性分析入手,在剖析我国大学现行管理模式的失范表征的基础上,对我国大学治理结构进行建构。  相似文献   

14.
大学之于高新知识生产及其生产力转化、知识创新型人才及其高新技术研发人才的培养具有引领性、主导性、基础性及由此带来的垄断性,决定了大学已经成为国家经济起飞、社会进步及其稳定、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具有动力价值的生产力要素。在国家现代化及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对高新知识和高新技术及其创新具有决定性的高等教育承担者大学及其治理能力的率先现代化,大学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须通过大学领导力提升这一途径。在讨论"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何以如此重要"及厘清"大学领导力与大学治理能力的关系"基础上,从"思想力""组织力""决策力""制度力""资源力""文化力"及"校长力"7个方面构建并解读了大学领导力要素模型。  相似文献   

15.
论文是学术生命体的基因构成,论文评价改革是学术治理的心脏,是大学学术治理现代化的基点与枢纽。大学学术论文评价治理的基本思路是关注论文背后的“价值综合体”,坚守论文的本体价值,预防论文价值评价发生异位。面向学术治理现代化,我国大学学术论文评价制度的改进方向是构建立体评价系统,开展多参数、互参式评价;严守学术正当逻辑,聚焦知识创新元评价;加快元评价制度建设,为论文价值评价保驾护航,敦促评价回归理性与常态。  相似文献   

16.
从大学治理的制度逻辑看,大学制度与治理是相互作用的,制度对于治理体系构建和治理实践起着指导和约束作用,治理实践和治理体系有助于制度的完善。大学制度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是在治理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完善的,是治理主体与制度实践互动的结果。在治理实践中形成的制度既包括正式制度,也包括非正式规则和习惯等。因此,制度逻辑不是说要去主观建构制度,而是说在制度认知、制度构成、制度运行与制度行为、制度评价的互动中实现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制度完善、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发展中,人的因素起着关键作用,要充分注重和发挥人的因素特别是治理主体的作用与价值。大学治理的制度逻辑的关键在于通过融通“大学之制”与“大学之治”,使得大学制度通过体制机制建设转化为治理体系,并使得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同时在治理实践中,补齐制度短板,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制度执行力,从而使制度逐步成熟定型,推动大学治理现代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职业教育是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强力助推器。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一部分。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不仅是一个客观事实,更是一种价值判断、选择与追求。职业技术教育治理价值问题,就是职业教育治理对当今社会与人的发展效用和意义问题。职业教育治理价值取向的选择与应用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治理行为。所以,应对职业技术教育价值取向进行合理定位。从满足职业教育治理价值主体需要层面看,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发展应该具有底线价值和最高价值。其底线价值是提高职业教育治理效率,构建当今职业教育治理体系新制度、新秩序,其最高价值是促进职业教育微观公平,从"共治"走向"善治"。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演进需要满足三种条件,即法治化与民主化相结合、国际化与本土化相适应、信息化与科技化专业化相融合,三者缺一不可。为了实现职业教育的最高目标,应积极探索如构建现代职业教育治理共同体、建立合作博弈机制、完善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国家政策、落实政策的保障机制、规范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制度文化、完善制度文化的实施机制等多种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进而促进教育现代化的总体进程。  相似文献   

18.
科学完备的大学治理体系是提升大学治理有效性的基本前提。目前,我国大学治理体系呈现规制化特征,集中体现在政府与大学、大学与院系、学术与行政的治理关系中。造成我国大学治理体系规制化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有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的深刻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的不完善、集体主义文化的过度张扬、大学组织的学术传统不深厚等。基于院校运行的微观维度,新时代推动我国大学治理体系去规制化改革,需要正确认识大学的组织属性,培育学术文化;扩大院系组织自主权力,激发"学术心脏"活力;改革一元化权力运行模式,增强专业权力的影响力,努力探索其变革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