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东印度贸易是1 7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主要商业活动。英国东印度公司在东印度从事的航海与贸易活动,打破了荷兰人对亚洲香料贸易的垄断;在亚洲国家间开辟的转口贸易,突破了英国以欧洲贸易为主的旧贸易模式;东印度贸易受私商竞争、王权支持等多种因素制约,东印度公司与王权之间的关系,体现了特许公司的政治属性。东印度贸易促进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与航海技术的发展,加速了英帝国的建立。  相似文献   

2.
一八五七——一八五九年印度民族起义的经济前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印度被征服到发生起义的一百年中,英国在印度确立了自己的统冶,对印度人民的剥削日益加强,这一切引起了印度一系列的社会经济变化。1857—1859年民族起义的经济前提就是在这些变化的过程中形成的。英国殖民者征服印度,是正当资本主义在英国确立的时候开始的。这个时期(十八世纪后半叶到十九世纪初期),对印度进行的殖民剥削,采取了特殊的方式。马克思指出:“在整个十八世纪中,从印度流入英国的财富,与其说是通过比较不重要的贸易手段获得的,毋宁说是通过直接掠夺这个国家,抢占大量财富的办法获得,然后运往英国去的。”对印度农民进行税收掠夺是这个时期殖民剥削的  相似文献   

3.
鸦片战争前,英国在华散商最初在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管理控制下进行港脚贸易,双方的关系也是互为依赖、互为补充。随着贸易的发展,双方的利益冲突也在不断的升级,直到关系破裂。在华的英国散商不失时机的寻找着独立贸易的机遇,在与东印度公司贸易垄断权斗争的同时,逐步完成了独立贸易的过程,使得自己成为英国对华贸易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4.
英国东印度公司是西欧民族国家走上大洋洲际贸易和殖民扩张的产物。为了获取以中国印度为首的东方巨大财富,英国东印度公司坚持不懈地开辟对华贸易。在最初对华贸易出口遭到贸易逆差而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公司除对散商签发汇票借取资金从事大洋茶叶贸易在欧洲获取巨额利润外,还罪恶地从事鸦片贸易而扭转了贸易逆差,从而增加了公司的财富与英国政府的赋税,为英国从商业资本主义向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金,也为英国从民族国家走向世界性殖民帝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美国市场为例,通过TC、RCA、RC和NXRCA四种贸易指数的分析,对中印两国的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在对美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中,中国的整体竞争力优于印度,但结构内竞争力的发展态势却不及印度.对此本文提出从经济结构和贸易政策方面学习印度经验,以增强我国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印度、支那和印度支那是高中历史教材涉及到的几个地理概念,很多学生搞不清它们的地理范围,甚至相互混淆。印度是国名,位于南亚,首都新德里,独立于1947年,是英国“分而治之”方针的产物。1947年前的“印度”包括今天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很长时期里属英国殖民地。支那,古代印度、希腊、罗马的著作中称中国为Cina、Thin、Sinae,后来在佛教经籍中译作支那、至那或脂那。近代日本曾称中国为支那。印度支那,通常指中南半岛的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如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中提到的“日内瓦会议终于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  相似文献   

7.
中国和印度是“亚太地区”两大经济体,同时也是当今世界上2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规模与发展速度上都处在世界发展的前列.中国和印度虽然毗邻,但在以往的经济贸易过程中,贸易方式主要还是以海运为主,陆运贸易比较少,所以极大地限制了我国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但在近几年,随着我国与印度之间的贸易力度不断加大,中印两国陆运贸易将会面临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而中印两国陆运贸易的不断发展与契合,也会极大地带动和促进我国西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地缘经济学一般而言是研究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发达国家的经济关系,但中印两国作为崛起中的大国,已基本脱离了传统战争威胁,有能力追求地缘经济战略,因此可用地缘经济学来研究中国-东盟-印度之间的关系。东盟自由贸易区在地理位置上横亘于中、印之间,对两国均有重要的经济、政治战略意义。用地缘经济学竞争理论分析中、印两国在贸易、次区域合作组织、能源、金融等方面的博弈,从地缘经济外交与防御、从竞争中寻找合作机遇、建立中国-东盟-印度合作新平台三个纬度提出应对方法,对中国发展和提升自身的经济安全,迎接其他国家的挑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宋元时期中国与南印度的交往——以马八儿、俱蓝国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代以前中国与南印度的交往,实际就是宋代中国与南印度的交往。13世纪蒙古的入侵虽然割断了通过陆路中国和阿拉伯经印度的贸易,但是很快这种转运贸易从陆路移到海上,南印度仍然是沟通东西方海上贸易的要道。  相似文献   

10.
港脚贸易,即亚洲内部贸易,17世纪英国在亚洲兴起了港脚贸易.虽然有葡萄牙、荷兰等外部因素的刺激,但更为重要的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内部原因促使它积极开展港脚贸易.  相似文献   

11.
17世纪,中国和荷兰都出现了追求利润的海商集团,但是郑氏集团和荷兰东印度公司商业组织的产生形式、组织形式、决策模式均不尽相同。荷兰东印度公司是大规模经营、以国家政权为后盾运作的股份制垄断公司。而郑氏集团区别于中国传统的组织松散的、基于血缘、地缘结合的海商联盟,建立起一个复杂的商业—军事复合体,即依靠血缘、地缘为主、指令性结构的军事组织,集中管理的海陆五商和具备海关功能的海商管理部门。中西出现差异的原因在于形成垄断的方式与国家的关系不同,中国的海商集团立足于某一区域内的垄断和强大,而西方的海商集团则不计成本的全球扩张。  相似文献   

12.
中国和印度教育服务贸易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育服务贸易的提供方式和主要内容等方面,中印两国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既具有相似之处,又备具特点。但总体看来,中国教育服务贸易由于起步较晚,其发展落后于印度。有鉴于此,分析和比较中印两国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找寻中国在教育服务贸易方面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对于科学把握和顺利开展中国刚刚起步的教育服务贸易,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冷战后中印关系的特点与态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中印实行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改革、中印关系被提升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层次。中印关系体现为大国关系、邻国关系、发展中国家关系等特点并被赋予新的内涵。中印关系的三个关键问题是西藏问题、边界问题、经贸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4.
孙娜 《大连大学学报》2009,30(2):124-128
随着贸易自由化改革进程的加快,印度一方面依据其承诺,逐渐取消关税和各种贸易壁垒,另一方面频频动用反倾销这一非传统贸易保护措施,并成为当前世界上使用该措施最多的国家,其主要动机是出于对国内产业的保护,而其它动机则不显著。目前,反倾销措施已成为印度微调进出口政策的一个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problematises the contribution of India’s school textbooks in students’ national identity constructions in an overseas school in the Kingdom of Saudi Arabia. The textbooks construct students’ national identity on the concepts of India’s secular democracy, colonial resistance and equal citizenship rights. Notwithstanding study participants’ ambivalent identification with these ideals, they mostly express confusing identities evincing religious tendencies, gendered beliefs towards women and antipathy for India’s neighbouring states. This entails implications for India’s national cohesion and students’ ability to live in harmony with other communities in the diasporic setting. It also poses risks to the United Natio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2030.  相似文献   

16.
印度近15年进行了面向市场自由化的比较全面的经济改革:发展外向型经济;改革外贸体制,促进进出口贸易;引入竞争机制,促进金融自由化;促进本国民营企业发展,提升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等,取得了明显的绩效。印度从本国内部寻求发展经济的动力,重视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重视发展教育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对我国经济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华茶叶贸易史上,港脚贸易扮演着特殊而重要的角色,它们之间既有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发展的一面,又存在相互排斥、彼此竞争的关系.在历史推进的过程中,英国对华贸易的两大商业势力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相互排斥的一面逐渐占据了上风.  相似文献   

18.
独立后的印度从自己本国的民族利益出发,在中印边界上不仅继承英国殖民主义者的侵略遗产,而且还有过之而无不及,不惜把战争强加给中国,给中印关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