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对传统语文教学重接受、轻探究,重认识、轻体验.重结果、轻过程的被动、封闭的接受性学习方式的否定和扬弃。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使学生在课程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的确认和尊重。  相似文献   

2.
于颖  谢仕兴 《现代教育技术》2008,18(12):114-11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等学习方式,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极大关注。活动学习观视学习过程为一种特殊的活动过程,强调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与基础教育改革所倡导的学习观不谋而合。以活动建构教材,将改变以往教材重"知识"轻发展、重"物"轻"人"的思想,以活动的形式变革信息技术教材。  相似文献   

3.
"转变"生物教学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贵榜 《陕西教育》2005,(6):32-32,27
生物教学中,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重课堂教学轻课外活动,重理论轻实践,重结论轻过程,重接受轻与是中学生物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教学方式,此种教学观影响了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独立性,没有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扬弃,革新教学方式势在必行。因此,生物教学方式要实现五个转变。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往往只关注数学知识的有效传递,忽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各种能力和个性的发展,人为地割裂了学习知识与发展个性之间的关系;课堂教学评价过分强调“精讲多练”,产生了重结论轻过程、重讲解轻学习、重课内轻课外、重“学会”轻“会学”的现象。课堂教学中的这些短期的功利主义行为。严重束缚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5.
荔万鹏 《陕西教育》2011,(11):29-29
众所周知。传统教学重教轻学、重结论轻过程、重成绩轻能力、重接受轻探究、重共性轻差异,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究,实际上也偏离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探究式教学与其相比,有以下优势: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习惯于死记硬背书本知识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师的教学习惯于从概念出发,而不是从问题出发,注重结论的识记,而忽视对知识发生过程和思维方法的探究;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宰作用,缺乏对学生自主精神、创新意识的尊重与发挥.一句话,传统教学重教、轻学,重知识结论的灌输,轻知识发生过程的探究.……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习惯于死记硬背书本知识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师的教学习惯于从概念出发,而不是从问题出发,注重结论的识记,而忽视对知识发生过程和思维方法的探究;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宰作用,缺乏对学生自主精神、创新意识的尊重与发挥.一句话,传统教学重教、轻学,重知识结论的灌输,轻知识发生过程的探究.  相似文献   

8.
传统教学是以学科为本位的——重认知轻情感。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关注的是如何使教学内容能够为学生接受,至于学生接受时的情感状态如何,一般不加考虑和关注。本次课程改革正是在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学改革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学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他们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9.
2001年走入新课程改革以后,新课标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同时特别强调在教学中要通过互动和和学生的感悟来学习语言。我们称之为新课程的“学习观”。这一理念是针对多年探讨和改革后,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着重教轻学、重结果轻过程、重研究轻积累,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的现状提出来的。强调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他们成为学会学习的人。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对传统音乐教学重知识技能轻体验、重接受轻研究、重结果轻过程的被动、封闭、接受性的学习方式的扬弃。要体现音乐多维目标,关注儿童的音乐兴趣与个性发挥,还需从音乐实践与学生的实际出发,转变音乐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个性,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  相似文献   

11.
我们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传统的音乐教学存在着诸多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如传统音乐教学以教师传授知识为重,以教师为中心、轻学生的感受,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而无须动脑;重知识技能的训练、轻学生对音乐的表现与鉴赏;重教学结果、轻教学的愉悦过程等。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音乐教学中不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忽视了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不注重音乐教学潜能、培养创造力、完善人格、美化人生等方面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从关爱学生个性发展出发,注重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一个鲜亮的底色,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对传统语文教学重个体轻合作、重接受轻探究、重结果轻过程,重认识轻体验的学习方式的否定和扬弃:也体现了对每一个独特生命个体本质与人性的关爱。因为“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面对新世纪的教育形势和改革要求,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教育、教学的发展需要。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怎样应变呢?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粗浅认识。一、新旧两种教育观和学习观1.现行教育受传统教育模式及应试教育的影响,形成“重知识、轻能力;重教法、轻学法;重结论、轻过程”的教育现状。教师课堂上“满堂灌”,神采飞扬地大唱独角戏,造成教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把数学知识产生、发展的生动过程,科学家探寻知识内在实质的苦与乐,照本宣科、简单地蜕变为“条件+结论+例题+练习”的单一摸式,严重曲解…  相似文献   

14.
正一、职高语文教学现状分析首先,大多数职高语文教学过程中重知识轻能力,重传授轻探究,重结论轻过程,重共性轻差异,重独立轻合作,重认知轻情感,重课内轻课外等传统教学固有的弊端依然普遍存在,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与当今专业课改革相距甚远。在传统教学观念长期影响下的语文教师,一时很难摒弃旧观念的痼疾,致使语文教学脱离社会生活,脱离职高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实际,从而加剧了学生对语文的轻视和厌学情绪。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一直是课改的焦点。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重知识轻应用,重教师轻学生,重结果轻过程,究其原因,是简单地割裂了语文"知识"与"生命"的统一性,导致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语文能力差。新一轮课改提出了语文课程的总目标,应从关注"人的终身需要及和谐发展"出发,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有温度的语文课堂,强调"知识"与"生命"的统一,着力构建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的高效语文课堂。立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着力探寻构建有温度的语文课堂的路径,实现"知识"与"生命"的高度融合,彰显语文学科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6.
1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强调基础教育要坚持基础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我们在教学中也比较熟悉双基教学,经常重灌输、轻启发,重讲授、轻活动,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的传授、轻创新思维、缺少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学生更是缺少实践的体验。而新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新课程要立足于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培养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关注生命.新教材要求教师由重知识传授转变为重学生发展;新教学观要求变重"教"为重"学",变重考试结果为重教、重学习过程;学生由单纯被动的接受式学习变为多样化、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教师由主演变导演,课堂由现成变生成.  相似文献   

18.
在传统课程观中,课程是一个静态、封闭的实体。它引发出课堂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重模仿轻创造、重接受轻发现、重统一轻差异等一系列问题。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课程观,必须首先对其深层的哲学基础进行置换,也就是实现从认识论哲学向过程哲学的转向。在过程哲学视野中,课程是一种过程性的存在。强调课程目标的发展性与生成性、追求课程结构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倡导课程资源的“生活化”与“事件化”、坚持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是过程课程观的具体内涵。  相似文献   

19.
<正>传统的数学课堂存在教师重传授、轻习得,学生重结果、轻过程,师生重知识与技能、轻思想方法的问题.学生参与课堂的时间与空间有限,不易实现主动建构学习.当前,我们处在关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与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科学合理地创设教学情境无疑是提高数  相似文献   

20.
一、应不断提高教育奢的综合素质 1.教育者应树立正确的教书育人的理念 教师应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充分认识传统教学中的某些弊端及其危害。摒弃那些重知识轻智能、重分数轻能力、重课内轻课外等做法,本着对下一代高度负责的主人翁精神,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为每一个学生将来能在开放的竞争环境中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创新能力。立于不败之地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时心中始终要想着学生.人的发展是设置一切目标的依据。教育管理及教学工作只有在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体验时。才是可持续的有远见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