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全媒体时代,电视行业的发展受到冲击,但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传统媒体在内容制作方面仍占优势。作者在分析电视行业面临的挑战基础上,又分析了火热的电视节目所存在的发展机遇:传播渠道增多;用户的反馈更高效;内容体量大,催生节目创新。在媒介融合大势之下,传统媒体只有把握住发展机遇才不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  相似文献   

2.
吴恒 《新闻传播》2024,(5):12-14
融媒体时代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时代。广播电视节目的创新一方面强调从内容维度实现创新;另一方面也应当基于新媒体技术与传统媒体技术的融合提升广播电视节目传播与呈现质量。通过本文分析可知,在融媒体时代,传统的广播节目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路径包括转变观念,实现工作思路创新;转变方法,实现节目内容创新;提升素养,实现传播效应优化。只有实现多方面的创新优化,才能适应融媒体时代,提高广播节目的传播质量。  相似文献   

3.
传统媒体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冲击下,失去了原本"内容为王"的比较优势,在媒体融合的大趋势下传统媒体重新吸引受众,就要结合平台与资源的优势,加深技术应用在节目中的影响,从而加强受众与用户之间的粘合度。《国家宝藏》自播出后获得广泛好评,不仅优化了传统媒体中节目与用户之间的关系而且挖掘了新媒体技术在综艺节目中的应用。文章通过分析《国家宝藏》的成功,阐述传统媒体综艺节目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郭小雪 《东南传播》2021,(6):132-134
在融媒体环境的当下,媒介融合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运用在电视综艺节目中逐渐凸显,节目创新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芒果TV制作的综艺节目《朋友请听好》融合了"广播+真人秀+网络"的媒介形式,在形式上进行新旧媒介融合,破局综艺困境;在内容上巧用互联网思维,唤起用户情感共鸣;在制作上节目成员多元化,内容注重人文关怀.在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迭代融合中,该节目为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与创作思维.  相似文献   

5.
移动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媒体的生态系统,整个媒体生态环境将基于移动互联网重构。交通广播应该拥抱移动互联网并与之融合,注重用户生产内容(UGC)、参与感和用户体验等互联网思维,进行交通广播节目生产,改造节目制作流程,更新服务听众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闫朝 《出版广角》2016,(15):63-65
《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的成功运行,对传统媒体的转型发展,以及与新媒体的融合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首先,传统媒体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微信平台抢占第一落点,先发制人,打造新闻品牌;其次,传统媒体要掌握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策略,创新报道内容和呈现形式,坚持内容和形式的双重创新;再次,利用新技术加强互动性,提升用户黏度和参与度;最后,探索营利模式,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实现传统媒体成功转型。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媒体要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不被淘汰,就应积极加强与新媒体的联系,汲取新媒体的营养,走媒体融合之路,在融合中实现发展.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发展的趋势 1.传统媒体受到新媒体的巨大冲击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用户对新媒体的使用和依赖渐渐增强,传统媒体在各个方面受新媒体的冲击十分巨大.相对于新媒体,传统媒体的运行模式是固定的:报纸版面是受空间限制的,如果文字过于密集则会造成读者阅读困难,不利于信息的传播;电视媒体播出节目的时间也是固定的,用户如果错过了电视节目的播出则很难再看到节目,这种硬性的传播方式给用户带来了不良的阅读体验,不利于传统媒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内容为王是传统媒体的重要优势,但在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应在内容为王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从用户体验、融合思维、构建界面和场景匹配等方面来创新和建构内容为王。  相似文献   

9.
如今互联网已经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因此传统媒体的发展受到极大冲击。为提升传统媒体的发展水平,本文就融媒体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策略进行研究,首先从传统电视新闻节目遭遇瓶颈、新媒体新闻电视节目优势显著等角度分析融媒体电视新闻节目创新发展的必要性,然后阐述融媒体电视新闻节目的媒介生态、内容生产和传播受众特征,最后提出切实可行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0.
现如今我们处在一个"互联网+"的时代,新媒体的日益壮大对传统媒体造成了不小的冲击,然而作为传统媒体之一的电视媒体在其发展过程中一直离不开的是内容和形态的创新,内容的生产已经大同小异,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急需对其节目形态进行改版、重组才能重新适应社会,不被社会所淘汰。因此本篇文章主要也是对新闻节目(——以《新闻联播》与《焦点访谈》为例)的节目形态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兴起,使受众对各类传统媒体的需求发生转移性变化。电视作为传统媒体要赢得主导地位,必须得依靠自身节目的个性化风格和创新,这在一定程度给新闻播音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另外,新闻播音作为电视媒体发展不可替代媒介传播形式之一,只有不断改进风格、加大创新力度,才能吸引并扩大节目受众群体,在媒体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时代对技术的发展和传承日益重视,在此背景下,传统媒体事业不断受到波及的同时,也给其自身带来了很大机遇。现有广电的大多节目内容已经无法满足网络时代下人们的基本需求。因此,广电在录制节目内容时需改变原有的观念、策略,对观念进行合理的调整、创新,以满足网络时代的发展需求。本文就广电网络多媒体的节目内容创新做出了深入的分析、探讨,为更好地推动广电节目内容的创新做出自己的最大努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互联网的兴起导致传统媒体受到巨大打击,当下传统媒体关注度降低。因此广播电视台要顺应时代发展,将互动性和时效性融入广播电视节目中。广播电视台要学会利用新媒体将编辑业务创新发展。要想让传统的广播电视台在当下新媒体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创新广播电视编辑业务,制作出让观众喜闻乐见的节目,从而促进广播电视台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辑业务创新与发展进行了研究分析,希望为广电行业相关工作者提供有力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媒体的崛起和不断扩张,媒体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残酷激烈,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寻找生存发展空间,唯有在创新上苦下功夫。创新就是要用新的理念、新的创意、新的思维方式和新的技术等手段进行新的制作。也就是说,创新就是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创新不仅是提高广播电视节目质量的基础,也是广播电视发展的助推器。广播电视节目唯有不断地在策划、内容、互动与新技术应用等方面改革创新,树立新的传播观念,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5.
羊年央视春晚的微信摇红包互动点燃了用户的参与热情,在“摇一摇”送红包活动中,微信用户参与次数达72亿次,一分钟最高达8.1亿次,在吸引用户注意力的同时,也赋予受众新的节目体验. “摇电视”与电视媒体的互动合作,打通了电视与手机之间的屏障,实现了跨屏互动,是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成功融合的新探索.用户不再单纯被动接受节目内容,而是积极地参与节目互动.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的发展对传统媒体形成巨大的冲击,针对这种情形我国不断加大对传统媒体改革的倡导,使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优势助力下获得更好发展,并更好地发挥社会职能。电视媒体作为传统媒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观众信任,特别是民生节目为群众提供了更可靠的与自身息息相关的信息。但是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信息结构,新媒体的信息获取更便捷、更及时,使电视民生节目难以满足群众的信息获取需求。针对这种情况传统媒体需要尝试与新媒体融合,加强对电视民生新闻编辑的创新,提升人们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关注。本文主要对电视民生新闻编辑内容进行分析,明确电视民生新闻编辑需要具备的能力以及当前民生新闻编辑现状,并探究融媒体下电视民生新闻编辑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7.
钟梦莹 《视听》2022,(4):67-70
4G时代,传统媒体的式微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网络技术对用户生产的赋权造就了人在大众传播中的过分彰显.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互动综艺在节目形式系统和用户沉浸体验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技术手段的革新为互动综艺带来了新的可能.节目形态上,内容生产突破屏的边界,互动数据的上传构成了新的文本内容;互动渠道上,突破全过程、全场景的传播...  相似文献   

18.
传统媒体要强化互联网思维,保持在内容建设优势基础上,学习借鉴新媒体在语言体系、传播渠道、用户思维等方面的经验做法,整合优势资源,创新新闻信息生产、推送方式,注重读者体验,提升舆论影响力,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本文站在传统媒体的工作角度,进行了与新兴媒体相关的创新分析,对新闻技术和报道方式做了相关阐述。解释了媒介融合下的工作创新和创新挑战,提出了发展政策、媒体素养等与报道方式相关,能够发挥传统媒体优势的创新路径。针对用户群体和用户需求的出现,阐述了与技术相关的冲击力量和规划道路。结合新闻稿件和内容讲解,进行了报道过程的创新要求。  相似文献   

20.
传媒行业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快速发展,各类新媒体借助东风全面开花,传播市场进入了全媒体时代。所有传统媒体都遭到冲击,地方传统媒体更为严重。由于地域的限制,地市级传统媒体本身影响力就处于弱势,要提升影响力,转型创新势在必行。需与新媒体深度融合,拓宽发展空间,挖掘地域优势特点,打造特色品牌节目,以品牌带动发展。本文在分析传播市场变革后的全媒体视域下,地市级传统媒体面临着传播力、公信力弱化的基础上,围绕地市级传统媒体如何创新发展,提升影响力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对地市级传统媒体谋求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