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是两种经济发展模式下的产物,做好数字出版,建立互联网思维是重中之重。本文以互联网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快"在数字出版领域里的应用为切入点,指出在互联网思维体系下,传统出版数字化未来的三大走向:从版权售卖走向内容增值模式,由生产管理走向服务运营,由激烈竞争走向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2.
按需出版作为数字出版的一种方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然而经过二十几年,按需出版在国内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发展.在"互联网+"时代,出版行业编辑、印刷和发行各个环节都受到互联网冲击的情况下,实现按需出版,突破传统出版行业的困境成为日益关注的问题.本文以"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使用为例,说明按需出版在"互联网+"时代的变革,指出按需出版如果想要有所作为,必须结合时代需求,运用"互联网+"思维对出版模式进行变革.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代表一种先进的生产力,与出版相结合,"互联网+出版"是出版业的新方向。本文在剖析了互联网对现有三大类图书(即大众类图书、专业类图书、教育类图书)的冲击后,分析了"互联网+出版"的优势,对现有三大类图书的出版方式提出合理化建议,并指出目前"互联网+出版"与传统出版可互相补充,推动出版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基本内涵、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解析了"互联网+"时代纸质书的出版策划。"互联网+"时代,纸质书出版策划的内涵得到了全新拓展,在坚守内容优势的同时,还应注重媒体呈现、技术因素、营销宣传、读者策划等,以不断提高自身传播力。而在未来,经典图书、优质畅销图书和收藏性图书将成为纸质书出版策划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传统出版社的视角分析了"互联网+"时代数字教材出版的需求及要求,讨论了数字出版应解决的编辑、阅读、版权、付费及增值业务等问题,并研究了出版社与数字内容提供平台合作以及出版社主导数字出版这两种模式,为传统出版社数字出版提供了参考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因缺乏原生互联网人才与原生互联网思维,传统教育出版资源在数字化转型中往往缺乏创新,形式单一,很难找到有效的盈利模式。本文基于沪江网与传统教育出版单位的合作,结合国内外丰富的案例,对传统教育出版资源与互联网教育的结合模式从最初的传统教育资源宣传推广,到互联网+传统出版资源版权合作,再到优质教育出版资源的重构与再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给出版行业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而人才培养成为各家出版社当务之急。文章以清华大学出版社为例,从"互联网+"对出版行业的影响、"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和大学出版社人才培养等几个角度,阐述出版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8.
汤红美 《出版广角》2013,(22):57-59
在互联网完全进入"资源共享,全民织网"的今天,音频出版网站已进入市场格局逐渐明朗的成熟发展阶段。但看似风光背后所隐藏的众多问题也是不可回避的,其中亟需解决的是互联网中音频出版网站的盈利模式及利润分割模式问题。文章从音频出版行业的经营现状入手,通过对音频出版网站现有盈利模式和利润分割模式进行剖析,查找造成盈利局限和利润分配不对等的根本原因,并探寻更为优化的盈利模式和利润分割模式。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时代,高校优质出版作品推广传播效能的提升,必须注重探索科学合理的路径,积极实现"全媒体模式"与出版全流程的有机融合:以众包模式搭建用户参与选题和创作的互联网平台,让高校优质作品从出版生产源头就建立与潜在用户和优质市场的优先联系;建立高校学术生产者与新媒体出版的跨界融合平台,推进优质出版作品的市场细分投放和供需精准对接;依托互联网推进成果转化,建设"高校、出版、产业"融合的推广应用平台,助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本文依据"互联网+"的底层含义,对出版和出版业进行了重新解读,提出出版业应在新的价值网中重新定位,还提出了"项目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主张项目教学贯穿教学的始终,使学生通过教师主导的真实或仿真的项目以及学生自主开发和运作的创新项目,实现培养适应"互联网+"时代的人才需求的目的;6.上海市教委"上海市出版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项目支持。  相似文献   

11.
在"媒介融合"学术语境下,研究基于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思维的"融合出版"的基本概念、技术逻辑、本质、发展路径和模式,以及"融合出版"理论范式下的出版发展方向,探索技术进步与中国出版融合发展趋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文章借鉴互联网产业运营的思维模式,探讨传统教育出版转型和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教育数字出版运营。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特性与出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临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传统出版社应对艰难,难以找到数字出版自我积累、持续发展的办法。对于互联网的诸多特性,我们似乎还理解得不够,对其产生的巨大影响还认识不足,因而感到迷惑,没有方向感,无法把握与互联网相关的出版业务未来的发展。鉴于此,有必要对互联网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以理解互联网媒介发展和变化的脉络,发现深藏于互联网某些特性之中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夏莹 《新闻传播》2016,(4):38-39
在新一轮的"互联网+"思潮冲击下,出版行业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本文从电子版本管理、众筹、C2B定制、大数据与云计算、新一代即时通讯等五个方面,阐述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可能对出版行业带来的颠覆性影响,同时阐述了出版行业面临新技术的模式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15.
黄麟 《出版广角》2015,(10):44-45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这给出版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如何将"互联网+"和出版产业相结合开拓新的经济发展策略成为出版产业未来发展的一大难题.本文通过对"互联网+"的分析和研究,尝试提出"互联网+" 出版产业经济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思维是贯彻"互联网+"经济战略的指导思想。文章在介绍互联网思维内涵的基础上,揭示了践行互联网思维对出版企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传统出版的困境并不意味着它的消亡,它将结合互联网出版的优势以双向融合的方式实现出版业的重构。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由线上到线下的大规模定制出版有着不可忽视的优势。同时,也实现了专业生产与大众生产的结合,公信力与生产力的结合。总之,互联网出版与传统出版已经呈现融合发展的趋势,“互联网+出版”才是出版行业的出路。  相似文献   

18.
沈强  杜都 《出版广角》2015,(1):31-33
面对竞争如此激烈的互联网环境,传统出版企业应该认清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对图书内容在互联网经济中的价值进行思考,然后在数字出版市场中为图书重塑价值。  相似文献   

19.
人才是出版社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传统出版社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加强出版社人才梯队建设是抚平当下出版产业之殇的第一要务。本文在透视当下我国出版社人才梯队建设严峻形势的基础上,从理念重构、模式创新等方面对出版社人才梯队建设进行探析,以期为出版业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数字技术以及互联网思维的发展,传统出版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要能够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做出相应的改革,将数字化技术融入到出版行业的发展中。本文阐述了融合出版的概念,分析了媒体融合出版的发展趋势,探讨了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思维融合出版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