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洁  杨木生 《出版广角》2016,(23):60-62
"互联网+"的兴起、发展与普及,给中国的政治生态、经济结构和社会文化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而网络空间治理体制不健全、法制建设不完善和网络安全技术不发达等问题,对政府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空间的问题日益突出,党和政府对网络空间治理也愈发重视.网络空间的治理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并考验着政府的执政能力.文章总结并分析"互联网+"下的网络空间治理出现的问题,旨在寻找创新型的网络空间治理机制,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2.
针对互联网匿名性的弊端,各国纷纷将网络身份认证纳入治理规划,并实施了各有侧重的认证体系.本文从国家治理能力的视角出发,梳理了政府、企业两大主体网络身份认证的发展现状,并对全球网络身份认证的困境和问题进行了讨论.本文认为,全球身份认证信息主要由私有资本掌握这一现实将会长期影响国家互联网治理能力的发挥.同时,"全球-区域-国家"这一多层次治理结构及其利益冲突将会降低全球身份认证协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时代,要强化网络治理,必须构建科学、严谨的网络治理模式,为此,必须明晰网络治理主体及各自责任,采取政府主导下的多主体协同治理模式;必须建立、健全网络治理体系,包括网络治理的法律体系、制度体系、技术体系和管理运作机制.当下,关于网络治理的研究日渐增多,但是关于网络治理模式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拟从网络治理主体与责任、网络治理体系层面探究网络治理模式构建.  相似文献   

4.
<正>国际互联网名称和编号分配公司(ICANN)第50次大会6月23日在伦敦举行,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在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呼吁国际网络空间治理形成七点共识,推动互联网治理迈向全球共治时代。鲁炜在演讲中指出,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不同,互联网发展程度不同,带来了治理模式和方法的不同,存在着一些分歧和争议,但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的愿望是一致的。正如ICANN愿景所言,"同一个世界,同一个网络"。鲁炜指出,基于这样的共  相似文献   

5.
尤可可  宋梦茜 《传媒》2021,(8):93-96
在新的时代语境下,政治、经济、军事等传统国家安全问题与信息化、智能化等非传统国家安全问题融为一体,传统单一国家主体的治理模式显然不再适用于当下国际环境.互联网诞生的50余年来,互联网治理模式经历了技术治理、联合国治理、国家中心治理模式的变迁,其有着三重制度动力:网络安全问题是其产生的原生动力;地缘政治斗争是其演进的核心动力;网络空间博弈是其发展的内在动力.通过综合分析,本研究认为互联网治理超越了民族国家的范畴,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这与全球史观"文明互动"的内涵具有一致性,因此,如何加强网络空间的共同治理已成为当下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互联网的技术形式在经历20多年的发展下,社会功能和用户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技术的进步使"新媒体"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变化,网络舆论呈现爆炸性、多元化、多变性等特征,社会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强,对政府的网络治理构成严峻挑战。美国在互联网治理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在不断探索与发展中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管理模式。本文将从美国网络空间治理现状、面临的挑战与特朗普政府颁布的《国家安全战略》分析美国网络治理现状与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网络时代已经进入以社交媒体等应用为主的一种新的互联网发展阶段,具有开放性的社会结构、共享性的服务方式、互动式的网络管理、协作化的共创模式等特征.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新变革,人际交往的新变化,对社会组织建构、社会治理带来了新冲击与新问题.网络空间治理需要从政府、企业和各种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公民和公民各种形式的自组织,坚持"依法治网,严格遵守《网络安全法》,形成网络空间治理"三维一体多元共治"新范式.  相似文献   

8.
数据主权关乎大数据时代的国家发展机遇与总体国家安全,成为激烈争夺的新资源、国家博弈的新领域。围绕网络空间治理模式、治理主体、治理方式等问题,相关博弈主要体现为“多利益攸关方”与“多边主义”的网络空间治理模式矛盾、非政府部门主导与国家主导的网络空间治理主体矛盾、网络军备竞赛的存亡矛盾等方面。依据不同国家的数据立法安排和利益诉求,可将全球数据主权分为严格数据主权模型、宽松数据主权模型和可选数据主权模型三类。因应全球数据主权博弈态势,我国可摒弃网络空间治理模式之争,采之以实用主义态度对待;暂缓推进以联合国为主导主体的治理方式,全方位拓展大国双边多边合作,利用网状外交让国家实质性参与网络空间秩序治理;改进可选数据主权模型,从态度、制度、程度等方面构建我国数据主权战略体系。  相似文献   

9.
孟超 《新闻记者》2023,(6):46-56
本文通过对政府和互联网平台的网络内容规范进行话语分析,发现“道德主义话语”和“网络社群话语”是中国互联网治理中两种典型的规范话语。互联网主管部门的话语中隐含互联网是独立于真实世界的“场所/空间”的隐喻,主张自上而下“清理污染”的治理行动。网络平台的社群话语设定了推崇社区氛围和原真性的规范框架,确认了社区自治和用户内化社区成员身份对于维护网络秩序的作用。本文认为,两种话语在不同程度上界定了网络用户的主体性,但都强调某种理想的网络空间秩序,可能遮蔽网络世界与现实生活的关联。  相似文献   

10.
徐贺兵 《传媒》2016,(20):79-80
网络空间业已成为继"陆海空天"之外的第五空间,关乎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从全球网络空间发展格局来看,中美作为当今世界最强和最大的网络主权国家,网络空间竞合关系相当微妙,问题处理涉及面广、影响大,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来看,如何在互异的网络治理观中"求同存异"、共破"修昔底德陷阱"、重构中美网络空间博弈新态势已成为增强双边互信、推动国际网络空间规则制定进程的大国新担当.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2017,(5):94-99
本文借用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分析网络空间作为一种国际力量博弈的场域属性及其对全球治理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从理念、制度、技术等层面思考我国如何抓住网络空间治理格局重构与整合的历史机遇,积极参与网络空间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双权"博弈,推动形成国际层面网络空间治理的共识,同时加强网络自主创新,发展关键核心技术,筹划和完善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为建构更为平衡、合理、公平、正义的全球治理新格局提供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征订启事     
《网络传播》2020,(3):F0003-F0003
由中央网信办指导、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编写的《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和《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蓝皮书已于2019年10月在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正式发布。蓝皮书从2017年起已连续发布3年,受到国内外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已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一项重要理论成果和国际互联网研究领域的一项特色品牌。《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聚焦信息基础设施、网络信息技术、数字经济、数字政府、互联网媒体、网络安全、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等7个重点领域,紧扣互联网发展前沿热点问题,全面展现2019年全球互联网发展的新理论和新实践、新态势和新进展。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诞生至今,面临着在商业利益与政府力量裹挟下逐渐丧失产生之初的原创本能的威胁。哈佛大学的贝克曼网络与社会中心的一批学者针对这个问题从经济学、信息技术,网络治理以及法律等各个角度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以及解决路径,他们的研究彼此呼应,相互补充,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可以说互联网空间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的"哈佛学派"已经兴起。  相似文献   

14.
平台在网络空间治理中的重要角色愈加凸显,其基于技术优势和法律赋权形成的网络信息内容规制私权力,行使了原本由国家行使的权力。本文着眼于网络平台信息内容治理实践,探讨国家公权力与平台私权力、平台私权力与用户权利之间的关系,试图厘清平台信息内容规制的权责边界,寻求网络私人规制与公共治理中的权利保障与治理效率之间的平衡。提出为了实现网络良法善治,应当清晰界定平台的信息内容管理义务,防止平台履行义务中的任意加码或减量,限制平台私权力任性;实现平台内容审核处理的透明、可责和正当程序,规范平台的信息内容处置行为,推进网络信息内容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实现中国特色网络治理模式下的“个人-平台-政府”三元规制结构的均衡协调。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互联网技术持续革新,全球"数字鸿沟"不断拉大,现有互联网治理体系难以持续的大背景下,互联网逐渐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大变量"。本研究以习近平有关全球互联网治理的主要观点和理论主张为研究对象,发现习近平全球互联网治理观主要以"网络主权论"和"网络命运共同体"系列理论组成,以"四项原则"和"五点主张"为主要内容,以国际对话沟通机制和全球互联网大会为具体举措。习近平全球互联网治理观为全球互联网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贡献了"中国方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有利条件,是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6.
构建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再次提及,要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加强和创新互联网内容建设,落实互联网企业信息管理主体责任,全面提高网络治理能力,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这为新时代网络空间治理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7.
2022年,联合国提出将在2024年9月公布最终的《全球数字契约》“,防止互联网分裂”是契约关注的重要内容,引发了全球互联网治理模式的新探讨。本文以该话题为出发点,从技术与实践双重维度进行辨析,明确全球探讨中所提的互联网“分裂”所指及其叙事逻辑。其次,通过全球主流互联网治理模式的对比分析,定位“探讨互联网分裂”这一行为在互联网治理模式演变中的地位与作用。在此基础上,明确互联网并未分裂,而是在治理层面上呈现出治理权力的“聚拢”趋势。通过对“多利益相关方治理模式的实际适用性问题”和“主权国家互联网治理实践”两方面的探讨,总结出聚拢概念及其体现的“本地治理、全球链接”这一全球互联网发展趋势。最终提出,在观念变革层面以网络地缘为路径对互联网治理层级再分类,在实践探索层面通过价值构建、文化引领、权威重塑三个方面,探索以主权国家为单位的未来全球互联网治理模式,为未来全球互联网治理模式变革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网络治理30年历程的突出成就,是为中国全面迈向数字时代的社会治理提供宝贵而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不可替代的先导性和引领变革的参照性。本文遵循互联网技术的全球演进历程和内在逻辑,以年代为划分标准,系统梳理跨越1990年代、2000年代、2010年代和2020年代四个阶段的中国网络治理30年演进历程,挖掘和提炼关键事件和重要节点,总结概括中国特色网络治理路径和模式。中国网络治理始终契合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特性,基于问题导向进行实践摸索,以超越传统全知全能型政府思维的“政府去中心化”,形成中国特色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构成事实上的“一体多元模式”,这也成为中国网络治理最重要的制度创新和突破。中国网络治理的制度创新是中国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确保社会稳定和驱动创新的根本所在,更为新形势下全球网络治理提供宝贵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9.
甄佳佳 《青年记者》2017,(30):44-45
互联网已成为当今中国最大的舆论场,庞大的网民群体使得网络空间成为了各种思潮的滋生地.以平民化、反精英和非理性为主要表征的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在一些网络舆情和突发事件中逐渐发酵,已经严重干扰了相关事件的正常走向,成为影响网络生态的重要变量.探索网络民粹主义的媒介治理,不仅有助于遏制网络空间中的各种非理性言论和网络谣言,而且对新形势下净化网络生态、建设网络强国大有现实裨益.  相似文献   

20.
《网络传播》2020,(2):44-44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提出一系列网络空间治理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构建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提升网络综合治理能力提供了工作遵循和目标指引。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加强和创新互联网内容建设,落实互联网企业信息管理主体责任,全面提高网络治理能力,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