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技术推动了档案记忆研究的发展,数字记忆成为档案学理论研究新的增长点。本文通过梳理档案学视域下数字记忆研究的历史脉络,发现其研究取向具体表现为记忆构建的阐释取向、基于档案管理的资源取向、记忆功用的知识取向和学科发展的融合取向,认为应转变资源取向的研究重点、强化知识取向的深层意义、注重阐释取向的可延展性和理顺融合取向的概念问题。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如何认识以真理为目标的档案学理论研究的价值取向”、“如何认识以实用为目标的档案学理论研究的价值取向”以及“档案学理论研究应该确立什么样的价值取向?”问题作了思考。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如何认识以真理为目标的档案学理论研究的价值取向”“、如何认识以实用为目标的档案学理论研究的价值取向”以及“档案学理论研究应该确立什么样的价值取向”问题谈了作者的个人思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档案学要融合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价值取向,要关注人——档案业务工作者、档案行政管理者、档案教育工作者、档案学研究者、档案利用者——的未来行为与整体行为,关注更大时空内的人的社会责任,从而构建现代档案学的新体系。同时,档案学研究应坚持理想主义也不怀疑现实主义,应该坚持既追求真理又关注现实需求的多元化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5.
跨学科研究存在于档案学的教育和实践领域,对档案学科的研究视角、理论发展、研究方法与策略等产生着重要影响。在跨学科的环境下,档案学既要维护自身的独立学术地位,又要主动迎接社会变革引发的学科融合的挑战。新的社会环境和学术环境要求档案学走出封闭的区间,与社会相融合,在与其他学科的互动中找到自己新的发展方向。同时,档案学又要保持自身的学术本位和特色。  相似文献   

6.
档案学研究的务实与务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着重探讨了档案学研究中的务实与务虚问题,说明了档案学理论研究目前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提出“务实际之虚”和“务实际之实”应当成为档案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取向等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7.
“十三五”期间,我国档案学科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服务社会、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推出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获得了新的更大的发展空间。但在档案学原创性基础理论研究、档案学研究平台、团队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较薄弱,学科影响力尚需进一步提升。“十四五”期间,我国档案学科仍将关注人文、管理和技术三大研究取向,更注重这三者的交叉与融合,重点对文件档案管理数字转型、档案记忆理论与数字记忆、档案与数字人文、档案社会化趋向与文件档案管理理论创新、文件档案治理、古文书与档案事业发展史、文献遗产保护与修复及档案学专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等领域开展研究,开创开放、多元、创新的学科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网络环境的出现,使得档案人的思维模式、思想理念、价值取向等发生了变革,同时.也使传统的档案工作模式、工作手段乃至工作重心等都在发生重大转变。这些变化,一方面为档案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营养,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从而有利于保持学科旺盛的生命力和良好的发展势头;另一方面,也使网络环境下的档案学研究呈现出浮躁、震荡等不成熟特征。因此.对网络环境下档案学研究的状况进行学术反思.有助于我们把握档案学研究的方向,推动档案学研究走向更加繁荣和成熟。  相似文献   

9.
对档案学研究热点的分析,将为档案学研究提供切实、有效的参考。本文采用基于复杂网络分析的第二代信息可视化技术,利用Cite SpaceⅡ软件,对6种被Web of Science收录的、具有代表性的国际档案学期刊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档案学研究地域上分布广,研究机构多元化;内容上以其开放性和包容性不断吸收、融合相关学科知识;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拓宽并完善了档案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范围;档案学研究倾向于应用性,近年来未出现高被引的基础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0.
档案学发展的动力主要来源于档案学共同体的作用、需求牵引、技术推动,但是目前在档案学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档案学共同体自身存在不足、社会有效需求不足、对信息技术融合创新不够的问题,造成档案学发展的动力源缺失。能否解决发展的动力问题,是决定档案学命运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学人研究、学史研究和学论研究是构成档案学研究的三要素,三者相辅相承,共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档案学。只有进行档案学术研究活动,并且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的人才是档案学人。研究中国档案学人具有四个意义:对档案学人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档案学发展的历史;可以把对档案学人的研究作为档案学史研究的一个特殊视角;对档案学人的研究能够评估和定位档案学术的发展阶段;研究中国档案学人,是打造中国档案学派的重要路径。研究中国档案学人的四个路径,即"个案研究""比较研究""群体研究"和"学术著作评价"。  相似文献   

12.
张斌  杨文 《图书情报知识》2020,(3):28-40,62
[目的/意义]梳理和分析我国档案学研究热点与前沿问题,为档案学学科体系建设和档案学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为档案实践工作的发展与变革提供洞见与支持。[研究设计/方法]以我国档案学领域2015—2019年间在《档案学通讯》《档案学研究》上刊载的所有论文、出台的重要政策、举办的重要学术会议、立项的国家课题为样本,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和文本分析法对其进行梳理与分析,以此得出我国档案学研究热点与前沿问题,并对其进行阐释和说明。[结论/发现]中国档案学研究热点与前沿问题包括:档案学研究、档案馆与数字档案馆、新一代数字和网络信息技术与档案工作、电子文件管理、档案资源体系与服务体系建设、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档案文献遗产保护与非遗档案管理、档案职业、档案与记忆、数字人文与档案、档案治理、档案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价值]梳理和分析了中国档案学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档案学完成了从现代档案学向当代档案学的转变,进入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研究视野更加广阔,研究内容更加多元,研究成果更加丰富,在基础理论、档案史学、应用理论、应用技术、交叉和边缘性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学术成就,标志着当代档案学已基本成熟。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伴随国家发展理念的变化,尤其是经济社会发展引发的社会价值观的转变以及网络社会、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的发展,档案学研究引入哲学、管理学、文化学视角,推动了档案学术研究的深化和档案学学术性的提升。对以(互联网)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跟踪研究,在推动档案知识体系不断更新与优化的同时,推动档案学研究,档案工作发展与国家发展战略、社会发展的融合度不断提升,档案学研究与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力不断彰显。  相似文献   

15.
闫静 《档案学研究》2020,34(1):4-18
学术史研究对于构建国家学术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促进学科的成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档案学史研究不仅是对档案学术领域、学术人物、学术话语、学术著作、学术传统、学派与师承等“学术成果”的钩沉,更是对这些“学术成果”的学术意义和历史意义予以透视后的历史哲学反思。探讨档案学史研究的意义、基础和路径,不仅可深化档案学史的研究内容,还可丰富学术史理论的研究成果,促使档案学人树立一种恰当的学科史观、构建学史意识。纵观国内外档案学史研究成果,历时性和共时性相结合的学术史研究路径不仅促进了档案学科的学术回归,同时也为学术史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论文数量分布、来源分布、涉及国家或地区分布和研究主题分布等方面对2012-2019年档案学研究运用比较研究法的论文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档案学研究中比较研究法运用的现状和特征,并与学者对2006-2011年间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调查结果表明,比较研究法在成为档案学硕士学位论文采用的重要研究方法的同时,得到了许多档案学者和档案学核心期刊编审专家的重视和认可,其作为档案学重要研究方法的地位得以确立,且横向比较成为档案学比较研究的主要形式,这是档案学研究运用该方法的基本特征。档案学研究运用比较研究法成果的具体特征表现为:档案法规、政策及标准研究范围扩大,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成为持续研究的重点,档案服务成为档案工作研究的核心,档案学理论研究的内容更加丰富,档案文化研究出现新的趋向。  相似文献   

17.
谈谈档案学术论文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国内档案学术论文中存在的重形式轻内容、重借引轻内生等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深层次影响,提出应该在论文选题的务实与务虚并重、研究方法的规范与实用并举、创新导向的外援与本土并存等方面着眼,以切实捍卫中国档案学的学术尊严。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逻辑起点?中国档案学有没有逻辑起点?中国档案学的逻辑起点是什么?逻辑起点的确立对于中国档案学发展有何意义?本文致力于就这些在学界包括档案界内部,产生过广泛讨论的问题进行一些尝试性探讨.初步梳理基于逻辑起点选择的差异而产生的档案学内部“学派化”趋向,并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作者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档案学概念的出现意味着档案学术研究开始进入到科学发展的阶段。但该词并非是滕固最先在中国使用。实际上,档案学一词在中国的早期应用有着深刻的背景,并带有国外影响的影子。在文书档案改革运动、明清档案整理和档案教育开展中,都存在着国外学术思想和理论的借鉴与融合现象。基于这种与生俱来的国外影响现象,档案界不仅要重视国内外学术的交流和互动,而且更需加强国际档案学的建设,才能更好的发展档案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