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封华  王晶 《兰台内外》2020,(12):22-22
在100多年前的东北发生了一场席卷东北,波及河北、山东等地的大型鼠疫。一时从城市到乡村都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之下。东北大鼠疫不仅造成了当时人民的大量死亡,而且带来了生存压力及经济生活的全面恐慌。这场鼠疫被称作“20世纪世界上最严重的一次流行性鼠疫”,卷走了6万余人的性命。吉林省方志馆馆藏的《吉林新志》、《农安县志》(民国)等地方志书对1910—1911年农安县鼠疫疫发的状况及省、县组织防疫、救治等情况有详尽记载。  相似文献   

2.
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认定的甲类传染病仅有两种:鼠疫、霍乱。鼠疫也称“黑死病”,在世界范围内曾三次大流行,数千万人殒命。而在清朝末年,华人医生伍连德仅用4个月就领导消灭了一场震惊中外的鼠疫,死于疫病的人数止于6万人  相似文献   

3.
张春风 《兰台世界》2020,(4):110-111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世界开始蔓延爆发,让我们又一次认识到了瘟疫的可怕。从古至今,人类与瘟疫的战斗一直在上演,人类历史上遭遇过许多次大瘟疫,一场大瘟疫能造成几万人甚至超过千万人的死亡,给人类带来过巨大的灾难。近现代,我们在档案资料中也可以查找到黑死病、鼠疫、天花等曾经肆虐过的记录。1910年10月至1911年4月,包括沈阳在内的东北地区就曾经历过一场肺鼠疫带来的浩劫。  相似文献   

4.
2009年7月30日,青海省海南州兴海县一份“发现鼠疫疑似疫情”的紧急报告,使青海省政府立即宣布启动应急预案.疫情发生地周边3500平方公里被封闭,疫情得到控制。鼠疫,因其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是我国甲类一号传染病,也是国际三种检疫传染病之一。我国同肺鼠疫的斗争,可以追溯到清代末年。  相似文献   

5.
雷婷 《兰台内外》2020,(3):22-22,40
鼠疫是人类历史上最致命的瘟疫之一,传染性强,病死率高,且蔓延极快,往往一人感染,很快便传染至一家一村,甚至一城一县,死亡人数动辄上万。清末以来,吉林省的鼠疫几乎年年发生,且为时长久,疫患严重。发生在清宣统二年(1910)的肺鼠疫,染疫死亡人数高达12230人。这次鼠疫自俄罗斯经满洲里传入我省,北起榆树、大赉(今大安),南至海龙、东丰,东到敦化、舒兰,西至辽宁省边界的辽源、梨树,共波及21个县,596个自然屯,延续到1911年2月下旬终息。每当疫情发生,百姓纷纷逃难,这导致了疫情的进一步蔓延。  相似文献   

6.
1910—1911年东北鼠疫灾害发生后,日俄强权干涉清政府对东北鼠疫灾害的应对,清政府和东北地方政府努力维护国家主权并积极应对。期间,近代化的防灾救灾技术和手段传入东北,促进了近代东北社会走向近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一、鼠疫的爆发及东北亚的国际形势清宣统二年(1910)中国东北爆发了大规模的鼠疫,其影响之深远、破坏程度之大实属近世所罕见.鼠疫最开始发生在俄国境内.早在1908年左有,俄国就时有发生.很多怀疑感染鼠疫的中国人都被驱逐至中国境内,鼠疫逐渐开始在中俄边境蔓延并在东北内地爆发.  相似文献   

8.
宣统二年(1910年),受利益驱使,大量劳工涌向满洲里捕猎旱獭,由于误捕误食疫獭,造成了劳工患染鼠疫。疫情很快在东三省爆发,并蔓及直隶、京津、山东等地,短短几个月,死亡6万多人。疫情爆发后,清政府采取了阻断交通、设卡检疫、隔离病人等一系列措施。翌年初,疫情得到控制。清代军机处档案真实地记录了此次鼠疫爆发的全过程,对于今天仍然有很重要的研究和借鉴作用,现子刊布。  相似文献   

9.
2005年5月(2005年5月1日零时至5月31日24时)全国27种法定甲、乙类传染病共报告发病366578例,报告死亡总数为637人,本月除鼠疫,脊髓灰质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沆感和白喉无发病报告外,其余22种甲、乙类传染病均有报告。  相似文献   

10.
1947年东北地区的鼠疫流行,不仅造成了东北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而且直接威胁到了人民解放军的胜利进军。东北地区党和政府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等根本利益出发,在鼠疫流行伊始即开展了有声有色的卫生防疫实践和探索,在很短的时期内就迅速改变了东北人民的卫生状况,初步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本文以1947年东北地区的鼠疫作为研究的对象,拟对这一地区的鼠疫发生、流行、社会影响以及党和政府的救治情况作一简要分析与评述。  相似文献   

11.
抗战时期浙江的“鼠疫”防疫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存灵 《浙江档案》2003,(5):40-40,44
今春以来,突如其来的“非典”的确闹得国人人心惶惶,人们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国家公共卫生安全和政府防疫能力问题。60年前的浙江大地,也正是鼠疫等病菌横流肆虐,弄得人人自危。不过,那时不是“天灾”,而是“人祸”,是一群披着白衣大褂,干着与医生天职相反的罪恶活动的恶魔——日军细菌战部队人为制造的灾祸。今天,让我们回顾一下当时是如何进行鼠疫防疫战的,这也许对我们今天的抗“非典”斗争有所借鉴。鼠疫,俗称“黑死病”,又被称为“一号病”,是可怕的烈性传染病。14世纪,这一“黑色疫魔”的足迹曾踏遍了欧洲大地,夺走了2500万人的生命,占…  相似文献   

12.
传染病在历史上被称为"疫""疠""疠疾",统称为"疾疫",是对各种流行性传染病的统称。清代北京城市规模较大,人口密度提高,且流动性加快,更容易暴发各种传染病,天花、霍乱、白喉、鼠疫等烈性传染病相继流行。清代抗击疫情经历了一个从仓促应对到科学防疫的历程。清前期基本以隔离、施药为主,至清末逐步确立起较为合理的医疗、卫生防疫体系。  相似文献   

13.
1947年东北地区的鼠疫流行,不仅造成了东北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而且直接威胁到了人民解放军的胜利进军.东北地区党和政府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等根本利益出发,在鼠疫流行伊始即开展了有声有色的卫生防疫实践和探索,在很短的时期内就迅速改变了东北人民的卫生状况,初步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伍连德是中国近代卫生防疫事业的先驱者和奠基人,是蜚声海内的"防疫先驱"。文章对东北鼠疫、霍乱的爆发背景以及伍连德在东北进行防控疫病时所推行的政策进行了研究,充分肯定了伍连德为中国卫生防疫事业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烧锅秦八碗     
100年前,一场鼠疫在东北大地蔓延,共有六万多人为此失去生命;仅有两万多人口的哈尔滨傅家甸,疫毙者竟达5000余人。迟子建的新作《白雪乌鸦》就是根据这段史实创作的,她以富于地域风情的笔调,讲述了鼠疫流行时发生在哈尔滨平民百姓中间的种种故事,表达普通人在灾难中的生活常态和难以抗拒的惨烈的命运。本文摘自该部小说。  相似文献   

16.
正清末,华南地区爆发了一次大规模传播的鼠疫,受影响者众,死亡数字惊人。在英国皇家海军当年的年度报告中,讲述了鼠疫传播到香港的过程:"香港出现严重的鼠疫疫情是在1894年的5月,刚过了一个中国的大时节。当时90公里以外的广东自从2月开始就不断有鼠疫发生,导致的死亡人数多达6万人。审视香港的疫情,无疑是传自广东;而广东的鼠疫,却可能源自云南。"(1)香港900公里以外的云南省,每年都受到鼠疫威胁。到1894年初,距离香港400公里的北海也发生  相似文献   

17.
<正>清代是历史上疫情比较严重的时期,天花、霍乱、白喉、鼠疫等传染病肆虐京师。面对疫情,清政府采取各种措施防控,在控制疫情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虽有时代局限性,但也为我们今天的防疫工作提供了经验和借鉴。一、隔离与医治隔离是简单易行且颇为有效的防疫措施。清初北京城内天花流行,为了防止被传染,  相似文献   

18.
正抗日战争胜利后,随着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进军东北不断加快,被日本帝国主义蹂躏多年的东北地区陆续回到了人民的怀抱。然而,1947年7月,东北解放区的一些地区暴发鼠疫,从乌兰浩特发现鼠疫开始,仅仅两三个月就扩散和蔓延到当时辽北省昌图、彰武、洮安、洮北、洮南、双辽、长岭,嫩江省扶余,热河省赤峰、林东、天山等二三十个县(旗),其范围之广,死亡人数之多,在  相似文献   

19.
郭文春  李颖 《北京档案》2021,(12):44-45
鼠疫是我国甲类传染病.它是一种感染鼠疫杆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高热、淋巴结肿痛、咳血痰、严重出血等症状.鼠疫传染性强,如果不积极治疗,病死率很高.在天津市档案馆的馆藏档案中,记载有天津市出现的一次鼠疫疫情.  相似文献   

20.
1900年,旧金山唐人街发现了“疑似”淋巴腺鼠疫病例。旧金山卫生当局颁布了一系列针对唐人街华人的歧视性措施,乘机驱逐华人。整个鼠疫事件对华人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加深了华人归化入籍的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