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文献资料法为研究方法,对中国女性期刊百年历程进行总结,将百年发展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分别定义为萌芽期、起步期、飞跃期三阶段加以阐述,试图梳理中国女性期刊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2.
以高职院校女性期刊的主要读者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高职院校女生阅读女性刊物的情况,分析女性期刊对女大学生成长的影响。调查显示无论是纸质还是电子的女性期刊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女大学生素质方面都起着重要的教育作用。鉴于女性期刊质量的良莠不齐,建议图书馆在女性期刊采访中加强对期刊内容质量、导向进行甄别检验,以为女大学生提供积极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当今女性期刊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剖析,从内容到形式,从文化内涵到刊物定位进行了分析,对女性期刊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以期探索女性期刊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王丽娜  陈竹 《新闻知识》2012,(12):44-45,54
我国女性期刊兴起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达到繁荣,成熟较晚但发展迅速,一直是期刊界的宠儿,为学界广泛关注。本文将分析当下我国女性期刊在价值导向上出现的偏移,并给出有益的改进策略,从而促进女性期刊并引导女性健康阅读与成长。  相似文献   

5.
女性意识缺席是女性期刊的致命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女性期刊是以女性为目标受众的大众传媒。在我国,女性期刊大多由各级妇联组织主办,以“向女性宣传社会,向社会宣传女性”为办刊宗旨。尽管女性期刊灵活的市场化运作在经营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女性角色定型化描述造成的女性意识缺席导致了女性期刊一直未能改变文化身份的边缘化状态,并开始成为女性期刊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女性期刊的崛起中国女性传媒的真正勃兴发生在20世纪的80年代。1983年广东省妇联的《广东妇女》杂志改名《家庭》与1985年湖北省妇联创办《知音》杂志是女性传媒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两种期刊以有关婚姻家庭方面的软新…  相似文献   

6.
美国学者塔其曼在1978年出版了其论文集《炉床与家庭:媒介中的女性形象》,该书成为女性主义媒介批判的开山之作。其主要讨论了以下问题:一是媒体所描绘的女性形象:二是作为媒体工作中的女性。这就基本规定了女性主义媒介批判的两个视阈:一是新闻传播中与女性相关的内容分析.其中主要是对“媒体塑造和表现的女性形象”的批判:二是对“女性在媒介行业中的现实生态”的批判。  相似文献   

7.
女性期刊伴随着女性的成长,推动了庞大的女性产业的发展,包括时装、化妆品、家居和婴儿抚育等方面的内容,逐渐成为我国期刊业竞争的热点。2007—2008中国报刊广告投放价值百强排行榜中有15种属于女性期刊。[1]2008—2009全国期刊30强中13种属于女性期刊。  相似文献   

8.
美国学者塔其曼在1978年出版了其论文集<炉床与家庭:媒介中的女性形象>,该书成为女性主义媒介批判的开山之作.其主要讨论了以下问题:一是媒体所描绘的女性形象;二是作为媒体工作中的女性.这就基本规定了女性主义媒介批判的两个视阈:一是新闻传播中与女性相关的内容分析,其中主要是对"媒体塑造和表现的女性形象"的批判;二是对"女性在媒介行业中的现实生态"的批判.  相似文献   

9.
女性期刊已经成为当今期刊世界中的一道具有特色的风景线,但是在过去的长期办刊实践中,由于男权社会传统观念的束缚与延续,不少女性期刊中的女性形象实际是为取悦男性的,女性期刊中隐蔽着男权的意识形态与畸形的贞操观.女性期刊应该极大地表现对社群生活的参与,培育新时代女性应该有的风范,并打破城乡二元对立的观念,增加农村女性期刊的出版和发行.  相似文献   

10.
女性期刊是指以女性为主要阅读对象的期刊。女性期刊有几种不同的分类,区别在于是否把少女杂志列入女性期刊之中。国外少女杂志(teenage girl magazine)和女性期刊(women magazine)有不同的归类,不过针对国内的具体情况以及日本和美国的大部分学者都把少女杂志归入女性期刊来研究,本文的女性期刊也遵循这一学术惯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