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华忠 《吉林教育》2005,(10):31-31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的动态生成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热点课题。面对这一新课题,教师是以“预设”掩盖生成,一味“走教案”,还是敏锐地捕捉“生成性”的资源,使之成为新的课程资源?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这是新课程的价值所在,也是新课程的艰难所在。  相似文献   

2.
俞李 《江西教育》2005,(1):22-23
新德育课程教材趋于开放,学生个性得到张扬,课堂活动丰富多彩。因此,品德课生成性大大增强,课堂的动态生成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热点之一。面对这一新课题,教师是以“预设”掩盖生成,一味“走教案”,还是敏锐地捕捉“生成性”的资源,使之成为新的课程资源?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这是新课程的价值所在,也是新课程的艰难所在。  相似文献   

3.
陈华忠 《辽宁教育》2005,(12):41-42
新课程指出: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的动态生成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热点课题。面对这一新课题,教师是以“预设”掩盖生成,一味“走教案”,还是敏锐地捕捉“生成性”资源,使之成为新的课程资源?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这是新课程的价值所在,也是新课程实施的艰难所  相似文献   

4.
“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课堂上生成的教学资源也越来越多,课堂的动态生成性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这种变化是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进一步得到落实、课堂逐渐焕发出生命活力的体现。与这种可喜的变化相应的教学流行语也应运而生,最典型的就是那句“课堂因生成而精彩”。不过,从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看,更多的课堂还并没有因为即时性课程资源的生成变得精彩起来。  相似文献   

5.
体育新课程理念中提到要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按不同的类型可分为多种,其中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正吸引着我们积极地关注它,我们在动态性生成资源引领下,进一步地对课程、课堂、教学的实质进行着深入的思考与实践。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这句话恰好是对“巧妙运用课堂生成资源”的最好诠释。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有规律可循,又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构建生成性课堂呢?  相似文献   

6.
教学中,意外的精彩往往源于课堂的动态生成。所谓“生成”,就是利用已有课程资源,促进学生体验成功的过程。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注意力等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是具有生命力的课堂,除了预设的精彩以外,伴随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也会“生成”出许多无法预料的精彩。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应含有动态生成过程,它是教师成长和生成新的实践智慧的立足点。激活、捕捉和运用动态生成性课程资源是教师资源开发一个重要方面,而激活动态生成性课程资源是捕捉和运用的前提。教师要学会如何在互动、质疑中激活动态资源,从而更好地捕捉和运用这些动态生成性资源,使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理念特别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其中课堂生成性资源作为课堂教学资源中的一个亮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动态生成”正引领着我们对课程、课堂、教学的实质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作为教师,如何正确对待和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从而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呢?  相似文献   

9.
陈家尧 《今日教育》2007,(10S):41-43
叶澜教授指出:“教学不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不再只是“文本课程”“制度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更是师生共同探究新知的过程。由此.课程内容除了有预先设计的静态的文本内容.还有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不断生成的新的内容。所以有人说.新课程的话语体系中“生成”成为一个高频词。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也在积极尝试生成性教学.可是.由于对“生成”的理解有误,出现了一些误区,甚至出现了被“生成”牵着鼻子走的现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石志芳 《教育》2012,(18):50-51
新课程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课堂生成性资源作为课程资源的一部分,如果巧妙利用,一定会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那么,教师该如何处理、利用好这些资源,从而让课堂更生动、更活泼、更精彩呢?笔者认为在课堂上关注这三"点",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精彩生成。  相似文献   

11.
俞李 《江西教育》2005,(2):22-23
新德育课程教材趋于开放,学生个性得到张扬,课堂活动丰富多彩。因此,品德课生成性大大增强,课堂的动态生成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热点之一。面对这一新课题,教师是以“预设”掩盖生成,一味“走教案”,还是敏锐地捕捉“生成性”的资源,使之成为新的课程资源?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这是  相似文献   

12.
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少教师缺乏对动态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及时捕捉意识和恰当处理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的能力。当课堂生成了出乎意料的问题时,一些教师义无反顾地执行教案,对于新问题采取避而远之的态度;一些教师模糊意识到新课程理念的存在.为了不戴上无视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的“罪名”。坚定不移地任凭学生胡乱生成,可谓脚踩西瓜皮。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理念特别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其中课堂生成性资源作为课堂教学资源中的一个亮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动态性和开放性的生成”正引领着我们对课程、课堂、教学的实质进行深入地思考.  相似文献   

14.
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实现新课改的必要条件.教学生成,因其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而使得课堂生成性资源作为课.程资源中的一个亮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教学中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使生成问题成为课程资源广泛的、重要的来源.那么,如何将生成问题转化为生成性课程资源呢?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生成”将逐步成为课堂的常态。“生成”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亮点,也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难点。面对学生不断生成的非预期性信息,一些教师难以根据实际情况有效地组织教学,使课堂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如何从传统的预设性教学向动态的生成性教学迈进,使预设与生成达到和谐统一,这是新课程背景下每一位教师都必须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我们的课堂应该是“生成”性的,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知识。“生成”能力。它启示我们,在努力开发教育内外部资源的同时,要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的有用信息,创造性地加以运用,使之“生成”为丰富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宝贵的课程资源,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更具有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7.
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怎样开发和利用生成性资源 主持人(江西省万年县六零小学):新课程理念中特别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其中课堂生成性资源作为课堂教学资源中的一个亮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动态生成"正引领着我们对课程、课堂、教学的实质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什么是课堂生成性资源?作为教师,如何正确对待和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从而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呢?  相似文献   

18.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我们重新审视课堂教学。然而新课程实施以采.教师虽然重视了对客观存在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但对课堂上非预期的生成性课程资源还不够关注或缺乏应对经验。教师应在继承传统的预设教案的基础上,逐步加大课堂教学改革,使自己真正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使精心预设与动态生成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使课堂教学更具丰富性、开放性、创造性与鲜活性。  相似文献   

19.
李静 《现代教学》2006,(1):76-77
在“新基础教育”的几年实验中,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已不再被动,课堂呈现出“活”的状态。面对“活”起来的课堂,作为教师应怎样有效利用生成性课程资源,构建动态教学课堂,成为教学过程资源生成的“激发者”“重组者”“推进者”?我用以下“案例+反思”的形式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20.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德育课教师要把握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善于捕捉契机、大胆取舍课程资源.灵活调度课堂。努力拓展生成资源,从而使学生的生命得到尊重,教师的价值得以体现,德育课堂呈现出生机勃勃、精彩纷呈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