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百米跑落地动作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力学告诉我们前蹬制动力是短跑的主要阻力之一。而这种阻力的大小取决于脚着地瞬间相对地面的水平速度,脚着地瞬间正向水平速度越大,前蹬制动力就越大,反之则小。由于脚落地动作是整个摆动阶段的终止环节,因此它与摆动是不可分的。所以如何实现在快速摆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小脚着地时的水平速度,是当前短跑技术中一项重要的课题。近年来,这个问题已引起了国内广大教练员与科研人员的兴趣,但至今仍缺少对于脚落地动作的定量与研究。本研究的目的是以世界水平的短跑运动员为对象,通过定量分析摆动腿的各个环节运动对脚着地速度的影响,来揭示短  相似文献   

2.
1.短跑技术结构发展动态1.1脚着地时的水平速度在高速跑时,当运动员脚于地面接触瞬间,着地脚存在一个继续向前移动的水平速度,这就产生了一种减低运动员速度的制动作用,如果脚着地时的水平速度大,其制动作用亦大。因此提高摆动技术,尤其是落地动作是教练员在青少年短跑训练中值得重  相似文献   

3.
对几种现代短跑技术专门练习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传统短跑理论强调“后蹬是人体前进的动力阶段”,“后蹬力量越大,产生的加速度越大,速度越快,跑时要加大蹬地力量”。这种认识忽视了高速跑动过程中,人体各运动环节用力的共济性和系统性,缺乏对跑动中摆动腿摆动动作主导作用的深刻认识。有人把现代短跑摆动式着地技术看成是“屈蹬式”蹬伸技术,这种观点忽视了跑动动作协调配合的整体效益。我国学者王保成(1995年)提出,现代短跑运动和短跑技术的本质特征是以髋为轴的高速摆动——平动运动,髋关节运动是人体水平加速的关键环节。这种观点与国外大量有关研究资料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短跑途中跑着地缓冲与后蹬技术的研究,认识了训练水平越高的短跑运动员的着地缓冲距离为什么要相对增长,论证了有人认为在脚着地瞬间,脚与地面的水平速度有可能大于人体运动速度的不存在性。质疑了"屈蹬式"的后蹬技术特点是支撑腿后蹬动作幅度小的现点。  相似文献   

5.
短跑运动员在奔跑的过程中脚着地时会产生着地制动阻力。着地制动阻力的产生会影响跑速的提高。同时,不合理的着地动作将消耗运动员产生的能量,降低运动员能量的利用率。因此,如何减小运动员着地制动阻力将成为提高短跑速度的关键问题,本文就此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的办法。1.短跑时脚着地制动阻力产生的原因运动员在短跑时,由于摆动腿的脚在下扒着地时,着地点如果落在身体重心投影点的前方时,运动员的小腿与地面形成了一个着地角,运动员奔跑时身体向前的冲量将通过小腿传到地面,这时地面会给小腿一个大小相等的反作用力。通过小腿传给身体。这…  相似文献   

6.
采用爱捷运动录像快速反馈系统EIMG90,对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进行细致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摆动腿蹬离地面至起跳腿着地支撑阶段,我国运动员两腿着地点近,身体重心向下垂直速度小,这有利于保持起跳前的速度,起跳脚着地瞬间至最大缓冲阶段,摆动腿摆动角速度与起跳腿蹬离地面瞬间的重心向上垂直速度相关,与世界优秀运动员比,我国运动员在着地支撑瞬间身体内倾不够。  相似文献   

7.
百米技术研究之二——摆动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跑的时相划分的通常习惯,在一个周期(复步)中,一侧腿与地面接触的阶段为支撑,而该侧腿蹬离地面(经腾空、异侧腿支撑及腾空)到它再次着地前瞬间的阶段为摆动。我们以前的研究结果表明,优秀短跑运动员一侧腿的支撑时间仅占一个复步时间的22.1%,而摆动时间却占77.9%,两者之比为1:3.5。因此我们认为摆动是短跑技术  相似文献   

8.
百米技术研究之二——摆动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正> 根据对跑的时相划分的通常习惯,在一个周期步(复步)中,一侧腿与地面接触的阶段为支撑,而该侧腿蹬离地面(经腾空、界侧腿支撑及腾空)到它再次着地前瞬间的阶段为摆动。我们以前的研究结果表明,优秀短跑运动员一侧腿的支撑时间仅占一个复步时间的22.1%,而摆动时间却占77.9%,两者之比为1∶3.5。因此我们认为摆动是短跑技术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美国人迪尔曼也指出摆动是跑的动作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多年来虽有一些学者对跑的摆动进行过研究,但对短跑摆动的专门研究不多,虽有一些研究涉及到短跑,但研究对象的水平都较低。  相似文献   

9.
1.对途中跑摆动腿动作技术过程的分析1.1短跑途中跑中摆腿动作效果影响短跑时当支撑腿着地瞬间,摆腿动作有利于减小人体与地面的冲击作用。在缓冲阶段,摆动腿动作能使人体总重心迅速前移,有利于缩短缓冲时间和增加支撑腿内蹬地力量,当支撑腿进入蹲伸时,摆腿动作有利于提高支撑腿的蹲伸速度,途中跑中摆动腿动作的好坏对短跑的途中跑有着相当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跳远起跳过程中的摆动对于减少着地时的制动力,提高起跳速度,增加起跳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起跳时,不仅要强调起跳腿的快速有力蹬伸,而且还要十分注意摆动以及"摆"与起跳腿的"蹬"协调配合。1摆动过程中速度的变化对跳远起跳效果的影响1.1摆动腿摆动动作对腾起初速度的影响起跳蹬伸过程中,摆动腿的摆动速度是影响起跳效果和跳远成绩的直接因素。摆动速度与腾  相似文献   

11.
在短跑的教学或训练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途中跑时向前甩小腿,特别是初级运动员更为常见。由于小腿是前甩着地,势必使人体总重心离脚的落点较远,落地角较小,增加了制动力,导致了水平速度的过多损失。  相似文献   

12.
短跑途中跑前支撑阶段(缓冲阶段)的技术是田径运动和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依据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理论,寻找出影响前支撑阶段人体总重心水平速度的因素:(一)摆动腿大腿角速度;(二)着地角;(三)着地瞬间看地脚的向前水平速度;(四)前摆上臂角速度。  相似文献   

13.
通过高速摄影对全国大奖赛女子跳高比赛前4名运动员的最后4步助跑技术进行3维运动学分析,得出中国运动员起跳时支撑腿蹬伸不充分,起跳脚着地至离地瞬间身体重心水平速度的转化率优于世界优秀运动员,起跳腿蹬伸离地瞬间髋、膝、踝3关节都没有充分伸展等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4.
施宝兴 《体育科研》2010,31(6):40-43
采用测力、高速录像及特殊的数据平滑处理方法研究短跑运动员途中跑技术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进行田径技术原理的探索。结果表明,支撑时期可以分为着地阶段和蹬伸阶段,蹬伸阶段可分前蹬,后蹬前段,后蹬后段。途中跑前蹬段是人体重心垂直方向向上加速的重要时刻,前蹬时下肢一定程度的垂直加速用力虽影响水平速度,但对提高垂直速度有积极意义,前蹬和后蹬前段是身体重心垂直向上加速运动的阶段。着地缓冲后的前蹬用力也是实现良好成绩的技术之一。途中跑着地和前蹬阶段失去的水平速度损失完全可以从后蹬中得到补充。着地点过近对前支撑阶段获得重要的垂直速度不利,支撑阶段离地前的20ms身体重心速度已经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15.
肖安堂  向鹏  汤龙 《中华武术》2010,(10):14-17
一、着地技术练习方法 (一)原地模仿直腿刨地动作摆动腿支撑,上体挺直,两臂自然垂于体侧,起跳腿大腿高抬,与上体成90°~100°角,小腿自然放松屈膝下垂。然后用大腿前送下压,小腿随惯性积极向前伸直,并用力向下后方用全脚掌积极着地后刨、蹬伸,腰、髋加速前移,在大腿下压的同时,两臂积极后摆,当脚着地瞬间立即迅速前摆,同时摆动腿蹬离地面折叠前摆,将身体重心迅速移至支撑点的前上方,两腿交替进行。  相似文献   

16.
胡巍 《中华武术》2014,(10):20-21
单独论述"摆动力量"是因为现代短跑技术修正了传统的"后蹬脚是推动人体前进的唯一动力"的落后理论,转而强调摆动动作,既然现代短跑技术强调摆动动作,那么,摆动力量自然成为关注的话题,而在短跑训练中,重视蹬伸力量训练,忽视摆动力量训练的现象,目前仍然存在,因此,必须认真地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短跑途中跑技术由前摆、着地缓冲、后蹬、后摆四个阶段组成,它们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是人体在瞬间紧密配合的结果。从摆动腿前摆着地瞬间开始,至身体重心移至支撑腿垂直上方时止的这一阶段称为着地缓冲阶段。前摆着地缓冲也是跑进中受"阻力"最大的阶段,做好着地缓冲技术的主要作用就是要尽可能地减少着地时的阻力,为顺利进入到后蹬这一  相似文献   

18.
跑动是人体内力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跑动中,脚与地面接触是人体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唯一机会,所以脚与地面的接触方式至关重要。运用文献资料、图像解析、个案研究等方法对短跑途中跑前脚掌着地、全脚掌着地、"信用卡"着地(着地瞬间脚踝压紧,脚跟与地面只有一张信用卡的距离)三种不同着地技术的运动学比较分析得出,"信用卡"着地技术缓冲时间短,支撑时间最少;着地角最大,速度的损失最小,离地角最小,重心向前性较好;前支撑阶段,有利于减少质心速度损失,后支撑阶段,加速效果最佳,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短跑着地技术。  相似文献   

19.
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主要由起跳腿的蹬伸技术与摆动腿的摆动技术所组成。目前,大多数人们集中于跳高起跳的"蹬伸"技术研究,对起跳阶段的"摆动"技术研究相对较少。文章运用现场技术录像和运动图像解析的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在起跳阶段摆动技术进行解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起跳前摆动腿最大缓冲幅度比较大;在起跳阶段摆动腿蹬离瞬间,摆动腿膝关节角度变化较小。背越式跳高起跳过程中的摆动腿缓冲阶段,身体重心的高度、摆动腿膝角的变化情况与助跑水平速度的损失有显著性相关。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的伸膝角度、伸膝速度与起跳腿着地时摆动腿的摆动速度、摆动腿离地后的最大摆动速度都有高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田径教科书中关于短跑途中跑存在问题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吉夫 《体育学刊》2001,8(2):94-95
在短跑途中跑中,脚着地后髋关节并未弯曲,而是继续伸展:踝、膝关节是被动弯曲,而不是主动弯曲。此刻主动支撑会缩短制动时间,有利于制动冲量的减小。着地缓冲动作的细致划分,对全面正确地认识跑的原理是必要的,着地缓冲阶段应包括前蹬和后蹬的前一部分(垂直部位至最大缓冲)。摆动腿下压动作的作用有重要意义,应引起足够重视,在跑的划分中应有明确的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