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楚人尚巫鬼,巫风极盛,春秋战国时期更是登峰造极。后经过发展楚国形成了一整套有序的以楚王为首的宗教系统。巫的信仰不仅给楚人精神慰藉,而且还是民族文化的缩影,展现了楚国浪漫的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2.
坛神信仰盛行于清代的四川地区,直至今天坛神信仰还广泛存在于四川地区的土家族聚居区以及汉族的广大地区。四川地区的坛神信仰并非土家族祖先崇拜的遗留,而是在中原古老巫文化背景下荆楚巫傩信仰在巴蜀大地的变异和区域化。坛神信仰在与四川接壤的鄂西地区也广泛存在,四川地区的坛神信仰是川楚文化交流的结果。四川地区的坛神不是祖先神,也不仅仅是傩神,而是具有巫傩色彩的家庭保护神。  相似文献   

3.
壮族巫信仰的历史渊源——壮族巫信仰研究系列论文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巫信仰是中外各民族普遍信仰的原始宗教形式,壮语对通灵巫师有多种称谓,灵魂信仰是巫信仰产生的前提,壮族通灵巫师最早产生于母系社会时期.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以来,不少学者致力于汉唐间道巫关系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大致分为三大类:一是东汉时期道巫关系的研究,包括建立在考古资料基础上对道教与巫者信仰对象关系的探讨,对道教斋醮符咒科仪与巫仪关系的分析及对道、巫区域特征的阐述;二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道巫关系的研究,涉及道巫的相依性、道巫的对立性、兼顾道巫的对立性和相依性等三个方面;三是隋唐时期道巫关系及其他相关方面的研究,涵盖道教转型过程中对巫者的信仰对象、巫术和巫俗的吸纳,道教科仪对巫术活动的影响,百年来汉唐间巫术与巫者方面的研究进程,以及道教研究重要文献史料。当然,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研究内容不够系统和深入,研究视角不均衡,研究方法缺乏互鉴等。  相似文献   

5.
周人的至上神是“天” ,它来源于西北游牧民族。其论据除已有的语言学、文化人类学的材料外 ,还有如下三条 :一、周原所出文王时卜辞中有祭“天”的记载。二、“灵台”是周人祭天礼地的建筑 ,在今甘肃省灵台县城内。周人接受“天”神信仰约在季历时代。三、在灵台上祭天礼地的主要是胡巫 ,这喻示了“胡巫”可能是沟通周人与西北游牧民族“天”神信仰的“使者”。  相似文献   

6.
韩少功的小说主要可分为写实性和神秘性书写两类。巫楚文化对于韩少功的创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韩少功带有神秘色彩的小说叙事当中。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巫鬼气息和浪漫品格两方面。巫鬼文化的熏染是韩少功神秘书写中最主要的气质来源,也是其神秘色彩最主要的表现。浪漫情怀则在民族智慧、民族理想和民族性格中得到最好的体现。巫鬼气息和浪漫品格共同构成了韩少功神秘书写的外部特色和内在气质。  相似文献   

7.
民间信仰是闽南社会历史文化的重要构成.无论山地丘陵,还是沿海、岛屿,闽南各地分布着数以万计的民间宫庙,且大多数宫庙都是巫鬼、佛道神灵济济一堂.其中,百越的巫鬼崇拜是闽南民间信仰文化的主体,汉式佛道宗教是其上层文化与表征.史上闽越、楚汉民族文化的阶段性根植与动态融合是闽南民间从巫鬼崇拜到佛道宗教历史变迁的文化轨迹,也是闽南民间信仰文化分层存在的本因.  相似文献   

8.
《诗经·陈风》中《宛丘》、《东门之(木分)》二诗,描写了陈国东门、宛丘一地歌舞娱神的情形,反映 了陈国崇信巫鬼的社会风尚。这种尚巫之风,既是其本族文化传统的延续,又与胡公被封“使祀虞帝”及 陈夫人好巫有关,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南楚巫风渗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诗经·陈风》中《宛丘》、《东门之(木分)》二诗,描写了陈国东门、宛丘一地歌舞娱神的情形,反映 了陈国崇信巫鬼的社会风尚。这种尚巫之风,既是其本族文化传统的延续,又与胡公被封“使祀虞帝”及 陈夫人好巫有关,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南楚巫风渗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秦汉时期的民间信仰是中国古代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三十年来,虽然秦汉民间信仰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学术界从文化控制的视角入手对其进行深入探讨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文章对此时期秦汉民间信仰研究进行了回顾,指出了此时期民间信仰文化控制功能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在今后的研究中,首先,在研究内容上,要不断拓展民间信仰文化控制功能的挖掘;其次,在研究方法上,要不断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使研究不断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成果撷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保持持久生命力和旺盛战斗力的内在诉求和现实需要,是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举措和关键环节,是不断拓展和持续扩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影响力与说服力的科学路径与必然选择。近两年来国内学术界、理论界对这一课题做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但总体而言依然处于初始阶段,无论是研究广度还是研究深度都有待于进一步拓展和提高。简要回顾与客观评析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的相关重要研究成果,有助于理论探究的深度掘进和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2.
楚雄坝居族群迎送"陶凹奶奶"的传统庙会活动与大理洱海周边盛行的"姑奶奶祭"有诸多相似之处,其中就包含着作为仪式医疗的某些文化特征。在原始道教的精神结构中,"姑奶奶"作为地下水源的掌管者直接影响到每个村民的生老病死,因此她逐渐被改造成包治各种疑难杂症的民间医生,同时还是让妇女和儿童罹患怪病的罪魁祸首,这种隐藏在瘟疫背后的信仰危机也彰显出稻作民族对待饮水安全问题的早期智慧。随着南诏大理国时期佛教政治霸权的建构,"姑奶奶"被迫攀附成名家女眷并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13.
自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方略,国内理论界和学术界围绕依法治国的概念、基本要求、意义、实现途径等不同层面展开了初步的研究,拓展了依法治国问题的研究视野。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了依法治国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了更好的加强对依法治国问题的研究,有必要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理论界和学术界对于依法治国问题的研究作一综述,以期为更好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元末明初的吴中学近来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相关的述不断出现。本从综合性研究、学思想研究、社会化研究等宏观方面,以及作家作品、诗社研究等微观方面入手,对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的此类论述进行整理和总结。  相似文献   

15.
降童是民间信仰中的法技之一,在传统社会中的一些道教派别及巫教中均很常见,有学者认为这种习俗已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消失。本文利用鲜活的田野调查资料,叙述了乡民对一个女童子的信仰及其道士在坛堂举行的一场童子醮过程,藉此说明降童习俗在广大乡间并未随着经济发展、医学进步、科技发达与民众教育的普及而消失,相反在一些客家乡村仍然十分盛行。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随着博弈论、信息经济学等工具的引入,企业理论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关于企业本质的认识,学术界仍存在不同的看法。对比分析当前分别以杨瑞龙和张维迎为代表的两种企业理论,杨《专用性、专有性与企业制度》中存在着关于企业本质认识的误区。  相似文献   

17.
我国开始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以来,选择何种目标模式一直是学术界研究和讨论的热点问题。本介绍了近年来学术界提出的六种构想,并对其进行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18.
近二十年,徐灿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研究者们不仅对其作品进行了校注,还利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对其生平思想、诗词特点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客观的梳理批评,学者不仅可以全面了解徐灿的研究现状,还可对今后的创新研究加以合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十年来晚清企业制度及其思想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年来,学术界从企业制度层面对晚清企业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晚清企业制度思想也作了总体、人物或群体的考察,探讨了官督商办股份制企业的制度特点,晚清公司制度思想,晚清人士的企业制度思想,晚清经济政策、经济法规与政企关系等问题。今后要加强对晚清企业制度的具体分析,扩大企业个案考察的范围,注重分析晚清企业制度思想的具体内容,打破单一评价尺度的束缚。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突显,成为公众与政府均十分关注的重要社会问题。而农产品安全问题,是食品安全问题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政府如何采取有效策略,防止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保障公众饮食安全,成为学术界的关注重点。学术界对此问题的关注,集中于农产品安全的界定、农产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农产品的质量监控以及对策等多个层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