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分析了西部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总结了西部地区主要金矿成矿带特征及主要金矿类型,指出了西部金矿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
额尔古纳成矿带是中国东北重要的银、铅、锌、铜、钼多金属成矿带,它位于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的东南缘。最近,额尔古纳成矿带西北部发现了砂宝斯、老沟、小伊诺盖沟等金矿床和一些金矿点。这些金矿受洛古河-二根河韧性剪切带和额尔古纳河韧性剪切带控制,矿体常赋存于韧性剪切带的次级张扭性断裂构造中。矿石中硫化物含量一般不超过3%,且硫化物以黄铁矿为主。流体包裹体有气液两相、含CO2三相和纯CO2包裹体3种类型。气相成分以H2O、CO2和N2为主,含少量H,S、CH4为特征。流体包裹体的盐度低,介于2.06~8、54%NaCleqv之间。老沟金矿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介于171℃~452℃之间,平均295℃,小伊诺盖淘金矿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69℃~493℃,平均亦为295℃,均属中温热液矿床。老淘金矿成矿压力为61~122MPa,平均82MPa;小伊诺盖沟金矿成矿压力为38~172MPa,平均93MPa。前者成矿深度介于6~9km,平均7km;后者成矿深度为4~11km,平均8km。上述金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世界造山型金矿类似,形成于蒙古-中朝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之间的陆-陆碰撞造山作用。  相似文献   

3.
西秦岭造山带内的甘肃阳山金矿是我国最新发现的规模最大的金矿床。矿床受EW韧脆性剪切带控制,赋矿围岩为泥盆系碳质碳酸盐-千枚岩-板岩和侵入其中的花岗斑岩脉。流体成矿过程包括:形成石英-绢云母-黄铁矿组合的早阶段,形成石英-黄铁矿-毒砂和石英-毒砂-黄铁矿以及石英-碳酸盐-辉锑矿-自然金组合的主戍矿阶段,形成碳酸盐-石英网脉的晚阶段。早阶段流体包裹体以含CO2包裹体为主,CO2含量为7.3%-21.5mol%,均一温度集中于270℃~300℃,盐度〈3wt.%NaCleqv;主阶段发育纯CO2包裹体、水溶液包裹体和少量含CO2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于210℃~270℃,盐度集中在〈2wt,%NaCleqv和3~5wt,%NaCleqv两个范围;晚阶段只发育水溶液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160℃-210℃,盐度〈3wt.%NaCleqv。主阶段流体包裹体类型的多样性、相似的均一温度和流体盐度的双峰特征均指示流体沸腾现象的存在,其流体包裹体捕获温度为210℃~375℃,压力为85~222MPa;赋矿断层的阀门式活动导致主阶段流体系统交替于静岩和静水压力之间,成矿深度为8.5km左右,成矿流体系统发育在早侏罗世大陆碰撞造山过程。矿床地质特征类似于卡林型金矿,但赋存于蚀变花岗斑岩中矿体既非造山型,也不同于卡林型,成矿流体具造山型矿床特征。因此,阳山金矿可能代表一种新的金矿类型,建议称为“阳山型金矿”。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以往金矿地质勘探工作中总结地质找矿经验,结合新的找矿理论,分析了赤峰地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矿床成因类型及金矿成矿机制,并与其他金矿类型比较,从几个方面论述赤峰地区金矿成矿的可能性,提出建立综合找矿模式和定量找矿模型,是赤峰地区新一轮金矿找矿的主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5.
北祁连山西段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重要的铜、金多金属矿产成矿地区之一。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本区主要金矿成矿流体具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浅成等特征;氧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流体来源主要为岩浆水和大气水;硫同位素研究表明,鹰咀山金矿成矿物质来源为超基性岩和容矿火山岩,寒山金矿为容矿中酸性火山岩并混有少量基底陆源物质,车路沟金矿为奥陶系火山岩(阴沟群)、火山碎屑岩和英安斑岩;鹰咀山成矿时间为413±5Ma、寒山为395±46~303±10Ma、车路沟为350~410Ma;鹰咀山矿床成因为与超镁铁岩有关的中低温热液蚀变岩型金矿、寒山为与剪切带密切相关的中低温热液构造蚀变岩型金矿、车路沟为与斑岩有关的低温热液型碲金矿。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7,(18)
玲珑金矿田是开发较早的金矿之一,早在光绪年间,官方就对其进行了开采。经过一百多年的开采,玲珑金矿田已经变成了危机型矿山,因此,必须扩大金矿床的存储量,矿区深度开采已经迫在眉睫。分析矿田深度成矿规律,对矿区的开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玲珑金矿矿区的矿脉分布特点,以及深部成矿规律研究及其应用,希望对玲珑金矿深度开采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摘要:本文主要就广西金矿成矿地质特征进行介绍,并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对金矿进行分析,分别从四个不同的角度对金矿的成矿条件进行研究,从而提出相应的看法和建议以供一些其他地区的矿区成矿,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西石硼金矿位于栖霞-蓬莱金矿带,该区几乎聚集了80%的黄金储量,成为胶东地区寻找金矿的热点。本论文以山东省蓬莱西石硼金矿为切入点,对栖霞-蓬莱金矿带的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找矿方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招-平断裂是胶东招掖金矿带的主要控矿断裂,其上盘金矿床受NE向断裂构造控制,赋矿围岩为胶东群变质岩,金矿化以含金硫化物石英脉为主。通过首次对招远灵雀山金矿床富金石英脉石英流体包襄体Rb-Sr等时线年龄的测定,获得116±23Ma成矿年龄。从而说明招-平断裂带上盘金矿大规模成矿期发生于早白垩世的构造体系转折期。对富金石英脉石英流体包襄体同位素特征研究表明。该地区成矿热液均以幔源为主,具有与招掖金矿带其它金矿类似的成矿热液系统。由此可以看出招.平断裂带上盘也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熊耳山地区蚀变构造岩型金矿成矿模式和成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峨眉火成岩省位于扬子地块西部,是西南攀西地区大的成矿省,为中二叠世末地幔柱活动产物.峨眉地幔柱活动是扬子地块西南缘最大的一次构造--岩浆热事件,对该区的成矿起着非常重要的控制作用.将攀西地区峨眉火成岩省的各类金属成矿作用联系成一个整体,以成矿系统的观点进行科学统一的研究和归纳,对于此地区的金属矿床成因认识和今后的勘探工作都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赤峰南部地区金矿控矿因素和富集规律,指出:该区金矿主要形成于晚侏罗世,金源主要来自太古界建平小塔子沟绿片岩及燕山期重熔花岗岩,成矿热液主要来自地幔,成矿温度为中~低温,它们是在地壳演化、构造~岩浆多次活动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13.
根据华北地台金矿成矿理论和赤峰南部金矿成矿机制,将该区金矿分为两类,并以已知金矿包裹体为基础,总结出赤峰南部两类金矿的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14.
根据野外地质调查资料,简要分析了合教地区已知金矿化与地层、构造、火成活动的关系,总结了金矿成矿规律,认为在该区元古代地层中有丰富的金资源存在.  相似文献   

15.
怒江-澜沧江地区构造岩浆活动频繁而强烈,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为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贵金属矿床集中分布区之一。本文根据作者对两江地区中的金矿床类型、金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模式与找矿远景进行讨论,以期推动该地区金矿资源的找矿勘探工作,实现找矿工作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6.
新疆东昆仑地区分布有较大规模的砂金矿及强度较高的以Au为主的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综合异常,但岩金找矿一直没有重大突破,本文在总结了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对大沙沟地区进行了成矿远景区划分,提出大峡谷东山Au、Cu、W找矿远景区、大峡谷西山Au、Cu找矿远景区、日吉普Au、Cu、Pb、Zn找矿远景区等三个找矿远景区具有良好的找矿远景,有望在金及多金属找矿方面会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我国西部地区金矿资源概况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该区域主要金矿分布规律及类型特征,并根据大地构造环境、断裂构造、岩浆岩影响等对金矿找矿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胶东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黄金矿产地,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黄金找矿进展缓慢,主要黄金矿山浅部资源枯竭,深部找矿成为解决资源危机的必然选择。为此,山东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于2008年2月至2009年12月,在深部普查工作基础上,对朱郭李家(马塘深部)矿区进行了深部详查工作。2009年12月提交了“山东省莱州市朱郭李家矿区金矿详查报告”。此次详查成果表明朱郭李家金矿床深部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和巨大的找矿潜力,这对于矿床的进一步勘查开发有重要指导意义。所获成果对研究“焦家式”金矿的成矿深度、矿体分带等成矿控矿理论提供了新成果、新资料,丰富发展了“焦家式”金矿成矿理论,为“阶梯式成矿”模式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不久前揭晓的2012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评选中,“山东省莱州市朱郭李家矿区金矿详查报告”项目获得一等奖。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16,(12)
新疆的北山地区地处东天山与北山之间的成矿带,其成矿条件相对较好,尤其是近些年以来在金矿找矿方面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成为当前西部地区主要的矿产基地以及金矿分布地。本文通过对新疆北山地区的韧性剪切带进行调查,以分析该地区的金矿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0.
柴火栏子金矿是赤峰市松山区西部较为重要的金矿床之一。通过实地考察和资料收集,对其成矿地质背景、矿体产出特征、矿石矿物成分、矿石结构构造、矿物生成顺序及成矿阶段、围岩蚀变做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