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白鸽 《东南传播》2016,(2):117-120
本文主要运用框架理论,结合臧国仁关于框架的层次划分,就国内不同性质的媒体对"9·3"阅兵的报道进行分析,针对中央媒体、地方媒体、党报以及晚报都市报在主题框架、结构框架和话语框架等方面进行内容分析、个案研究与统计。研究发现:从报道主题看,《人民日报》呈现出来宏观的报道框架,《南方日报》主要关注阅兵事实和现场的报道,《扬子晚报》则以本地相关新闻为主线,串起大阅兵的整个过程,《参考消息》主要刊载外国媒体的报道;报道体裁上看,消息通讯为主,只有《人民日报》和《参考消息》上刊载有若干评论;在微观层面,诸如标题、关键词、报道呈现方式上,党报严谨慎重,立场鲜明,晚报都市报,报道生活化、大众化;但国内媒体普遍在报道文本当中,添加了过多的语气词、形容词。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框架分析法,选取《参考消息》美国大选报道为样本,从报道体裁、稿件来源、版面设置、报道主题四个方面分析其新闻构架.通过分析,认为其为公众呈现了存在严重缺陷的美式民主,和平崛起的中国形象和期盼以合作为基础的中美关系图景.《参考消息》对美国大选的报道立足于中美关系,体现了中国政府对于美国的态度以及国家利益诉求,十分到位地扮演了党和政府喉舌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对周总理逝世的报道,《参考消息》与公开报道不同之处在于更突出表现在内容上。《人民日报》刊登的是中央文件(如讣告、悼词等),正式悼念活动的消息报道,各国的唁电、唁函和吊唁消息。《参考消息》刊登的是外国记者关于中国人民悼念活动的报道,第三世界和西方国家公众舆论对周总理的悼念和评论,以及其它哀悼活动的报道。  相似文献   

4.
四川汶川5月12日发生特大地震,引起国际社会的震撼。新华社主办的《参考消息》突出转载了外国媒体对中国抗震救灾的报道。13日以来的标题有:《汶川大地震让世界揪心》、《胡锦涛赶赴灾区鼓舞人心》、《灾情严重温家宝赶往第一线》、《外媒感叹中国快速投入救灾》等。“参考消息》每天都在显著地位报道国际舆论对中国政府抗震救灾的反映,许多外国媒体给予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5.
中国有一份在世界上极少见的独特报纸,曾被毛泽东赞誉为“天下独一无二的报纸”,也被周恩来称为“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报纸”。它就是由新华社出版发行的《参考消息》。《参考消息》于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创刊。1957年之前,一直是我国党政军领导同志参阅的秘密内部刊物。1956年11月,中共中央决定从1957年3月1日起以四开四版日报形式出版《参考消息》报。几十年来,《参考消息》以不同于公开报纸的独特报道内容和浓厚的参考特色,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好评,在国内影响很大,在国外名气也不小。2002年,《参考消息》发行量为320余万,是中…  相似文献   

6.
信仰、信念、信心等价值观层面的东西,更值得让媒体倾注热情和投入。这些年,每次坐国航的班机,起飞前空姐都会对我说:"您是我们的金卡会员,这是给您准备的报纸。"基本上,《参考消息》和《环球时报》是赠阅的标配。于是,我在万米高空,仍然是《参考消息》的忠实读者。平常我有一份《参考消息》,是北京版的《参考消息》,因为周一到周五,北京版的《参考消息》都有16个版的《参考消息·北  相似文献   

7.
国际新闻报道的选择性建构和认知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新闻报道越来越成为各国维护自身利益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战场。我国已有一批专门报道国际新闻的媒体,如:《参考消息》、《环球时报》、《世界新闻报》、《国际先驱  相似文献   

8.
《参考消息》是新华社主办的一份历史悠久的参考性报纸,多年来一直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欢迎.但对于《参考消息》的早期历史,或许知道的人就比较少了.2006年9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套四卷本的延安版《参考消息》影印本,其中收集了从1944年至1945年间的500多期《参考消息》.这些《参考消息》是由在延安时期担任新华社英文改稿专家的外国友人林迈可带到国外的,后由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收藏,并授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在国内影印出版,为进一步研究《参考消息》的历史提供了新的史料.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15,(17):22-28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参考消息》从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期间刊登的全部1014篇以"文化大革命"为主题的报道进行报道倾向、编译形式和文体风格三个维度的考察,旨在对该报关于重大社会议题的报道策略进行全面而准确的阐释。研究发现,《参考消息》相对温和新闻生产策略也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发挥了特定社会议题脱敏和预防舆论"板结"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受中西方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中西人物报道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以《文摘报》、《参考消息》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的人物报道作为样本,对其差异进行比较分析,以期获得启示,便于人物报道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11.
《参考消息》是一份独特的报纸,世界上大概极少这种特殊的报纸。今年6月10日,《参考消息》以四开四版报纸形式发行一万期。《参考消息》在它以报纸形式出版之前,早就问世了。1931年11月7日红色中华通讯社(新华通讯社的前身)成立,当时正值中华苏维  相似文献   

12.
戴立 《记者摇篮》2012,(5):13-14
2011年7月20日,著名篮球运动员姚明宣布退役。作为在国际体坛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姚明的退役无疑引起广泛关注,各报也纷纷做了大量报道。本文选择《人民日报》、《辽宁日报》、《辽沈晚报》、《时代商报》、《沈阳日报》和《参考消息》6家报纸进行对比分析,探讨重要体育新闻,特别是同一题材新闻如何进行差异化报道,也就是创新报道。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同志对办好《参考消息》、扩大《参考消息》发行,谈过很多意见。现摘录几点供研究参考要见世面,要了解.国际情况、了解敌人的情况。我们准备发行一个刊物《参考消息》,在座的大概都看到了。  相似文献   

14.
展江 《青年记者》2016,(13):73-76
2013年7月,新华社《参考消息》总编辑张铁柱参加一个培训班.某日,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去讲课时举例说,国内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是《环球时报》.张铁柱立时举手发言说:《参考消息》才是发行量老大.白岩松解嘲说,可能《环球时报》过去发行是最高的.张铁柱继续更正说:《参考消息》从来都是国内发行第一.① 话虽这么说,人民日报社主办的《环球时报》与新华社主办的《参考消息》相比,大有后来居上之势.这其中反映了以下现实:国际题材在今天的开放时代越来越受重视,特别是与中国关系密切的邻国,他们如何看待“崛起的”中国和中国人,往往是我们比较在意的乃至比较敏感的.而在相当程度上,《环球时报》这个报界“新贵”比起老派的《参考消息》来,以其题材抓人、语言尖锐吸引了过去《参考消息》的读者.  相似文献   

15.
据《新闻出版报》报道,经国务院批准,全国报纸价格将于1989年进行调整。国家将对全国报纸分三类,分别采取不同的价格政策。《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经济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参考消息》和《求是》杂志由国家定价,并  相似文献   

16.
似乎餐巾纸     
方英文 《今传媒》2004,(1):42-42
我最早知道的一份报纸叫《参考消息》,也是我至今读得最多的报纸。我印象里,即使在乱哄哄的“文革”年代,《参考消息》也没有停过刊。我是在我祖父那儿发现《参考消息》的。我祖父是镇上医院里的医生,名闻四方,一旦办公室里没有了病人,他便开始读《参考消息》。我觉得这张报纸并不好看,原因是它上面全是黑压压的文字,没有图片。  相似文献   

17.
笔者有幸,在《参考消息》于1957年由刊物型改成报纸型的当年,担任了该报的编辑,而且一干就是17年。从1992年起又从事参考新闻史的整理研究工作,《参考消息》报史是工作重点之一。这里,就作者所知,把毛泽东倡办《参考消息》报的时代背景和他的办报宗旨作一个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18.
周总理与《参考消息》报──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卫广益周恩来总理生前为把《参考消息》报办成毛泽东主席要求的“天下独一无二的报纸”,倾注了很多心血。根据毛主席的倡议,中共中央决定《参考消息》从1957年3月1日起,由刊物型改成报纸型出版,并把阅读对...  相似文献   

19.
《内参》是内部参考消息的简称,一般用作内部高层阅读或作决策参考用。它是新闻报道的一种重要表现方式。从反映的内容上看。它比公开报道更敏感、更迫切需要领导层的关注。大量不宜公开报道的事件和问题往往通过《内参》的形式反映到有关领导那里。如果说报纸是党的“喉舌”,那么党报《内参》就是“耳目”。  相似文献   

20.
2007年1月25日《参考消息·北京参考》报道“一场消防水龙头爆裂的事故.使1万多摄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照片意外‘现身’。”该报道的标题是《上海惊现万张经典照片——阮玲玉、胡蝶、黎莉莉等明星“重见天日”》.说的是民营企业上海王开摄影有限公司(2005年由国营企业“王开照相馆”改制而成)的事。2007年3月5日《参考消息.北京参考》刊载新华社记者王立武文《专家倡议尽速保护徽州文书》,指出“徽州文书正在大量流失.黄山市民间遗存徽州文书约10万份.但这些契约、票据、官文、告示、信函、礼单等珍贵文书,目前不仅在黄山市不少旅游商店公开叫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