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调查性报道起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是一种以调查、揭丑、批判为主要特征的深度新闻报道.深度报道理论20世纪30年代兴起于美国新闻界.  相似文献   

2.
张娜 《新闻知识》2006,(5):58-60
调查性报道是以记者调查为主要形式,对被遮蔽的新闻事实的深度报道。深度报道理论20世纪30年代兴起于美国新闻界。调查性报道是深度报道的一种形式,是报纸媒介扬长避短与电子媒介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20世纪60年代,美国电视媒介开始尝试将深度  相似文献   

3.
揭黑曝丑,促使社会觉醒,促进社会改革;关注严重而又紧迫的社会问题;深入调查,尊重事实,报道客观严谨,是美国“黑幕揭发运动”的主要特征。这些特征使“黑幕揭发运动”赢得了美国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信任,有力地促进了美国社会的改革和制度建设,维护了美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同时,也扩大了美国新闻界的社会影响,提高了新闻界的社会地位,并为美国新闻界确立了揭黑报道的理念和传统。  相似文献   

4.
特稿是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深度报道的出现诞生于美国。随着特稿影响力的日益增大,1978年,美国专门设立了一个普利策特稿奖。特稿写作奖在西方新闻界被视为实力派记者的标志。特稿将文学的叙事手法运用到新闻写作中,从而将事件的矛盾冲突和人物的情感巧妙地展现出来,从而增加新闻的可读性,达到打动读者、引起社会关注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深度报道思维方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度报道是被报纸、电视等媒体广泛采用的一种报道形式,它以多角度、多层面深刻而全面地反映现实事物的本质问题,给中国新闻界带来了勃勃生机,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些深度报道成功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笔者认为注意变革深度报道的思维方式则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那么,我们应当从哪些方面变革思维方式呢?笔者结合在《渭南  相似文献   

6.
深度报道是对社会问题或重要事件进行广泛跟踪、深入剖析的报道。最显著的特征是题材重要和报道方法上的广度与深度相结合。如何提高对深度报道理论和实践的再认识,特别是在采写中如何科学地、艺术地处理好这一报道形式,以促使其日臻完善,这不仅是搞好深度报道本身的需要,也是新闻改革的重要课题。——从深度报道的形成看其发展趋势。我国报纸刊登深度报道较晚。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讨论以后,新闻界在思想解放的潮头上也开始了自身的反思。尤其是1985年举行的“如何办好大报”的讨论会上,一些报纸负责人指出:报纸的新闻报道“深度浅了”,“动态性经济新闻太多,真正有思想性的深度报道太少”。许多同志认为:“党报应注重有深度的、提问  相似文献   

7.
王德生 《青年记者》2012,(20):121-122
深度报道是近年来新闻界流行的报道样式,指系统反映重要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揭示其实质意义和发展趋势的一种报道方式.深度报道源于西方,是报纸和新闻杂志为应对广播、电视的冲击而推出的.  相似文献   

8.
曾有人把深度报道概括为“以今日之事态,核对昨日之背景,说出明日之意义”。深度报道是国外新闻界广为运用的一种新闻形式,它以问题、事件、人物为对象,旨在对其中所蕴涵的特殊或普遍的意义作出纵深开掘,以达到见微知著的效应。从报道效果来看,深度报道表现出其逼近现实社会生活、直接推动实际工作的优势,同时由于报道内容可读性的增强,使报刊在与读者日益密切的交流中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力。本文就典型问题的深度报道和典型事件的深度报道发表点拙  相似文献   

9.
深度报道这一传统的报道形式,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进步,被报纸、电视等媒体广泛采用,并以它多角度、多层面深刻而全面地反映现实事物的本质问题,给中国新闻界带来了勃勃生机,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仔细分析探究,这些深度报道成功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注意变革深度报道的思维方式则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深度报道形成于本世纪初。在英国和美国,深度报道被称为"大标题后报道",法国则称之为"大报道"。如今,深度报道已成为了西方报刊的"报坛霸主"。在中国,深度报道在经历了80年代的"辉煌"之后,也渐渐在新闻界扎下了根,并随着媒体的激烈竞争日渐"枝繁叶茂"。可以说,成长于改革开放的氛围之下的深度报道,虽然是西方的舶来品,但在中国新闻改革的浪潮中极具生命力,它不但没有昙花一现,反而活得很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1.
深度报道是新闻“武器”家族的新成员,也是我国新闻界厉行改革、借鉴国际新闻报道经验的一项重要成果。目前,国内新闻媒体运用深度报道这一报道方式方兴未艾,新闻业务和社会影响都较为逊色的高校校报在深度报道领域更是少有建树。但是,由于深度报道在揭示新闻本质、预报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提供新闻背景的广度和深度以及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等方面所起的突出作用,自它产生以  相似文献   

12.
徐晖 《青年记者》2007,(3):91-92
深度报道是顺应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和新闻媒介的激烈竞争而诞生的,是新闻界为了满足人们对多变的国际形势的渴求而采用的一种报道方式。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正处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形势下,新事物、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受众需要新闻传媒对此做出准确而科学的解释与回答。于是,具有解释性的深度报道应运而生,至今已成为新闻媒体提升传媒品牌、扩大社会影响、加强舆论监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一、普利策奖昭示美国新闻界揭丑传统 为全世界新闻界瞩目的普利策新闻奖每年4月份揭晓。普利策新闻奖的获奖、提名作品昭示的是美国新闻报道以负面报道为主的“揭丑”传统。  相似文献   

14.
关于深度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叫深度报道在西方,“深度报道”、“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大同小异,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深度报道在西方崛起。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李普曼。他的专栏文章总是告诉读者“已经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些事情意味着什么?”因而人们说他“教会了一代美国人如何思考”。在我国,“深度报道”、“述评性新闻”、“政论性新闻”大同小异。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深度报道在我国兴盛。我国新闻界1986年至1988年把深度报道单列成一个品种,参加全国好新闻评选。深度报道有时以消息——述评式消息的形式出现,有电头、导语;标题或一行,或多…  相似文献   

15.
张萍 《新闻采编》2001,(5):20-22
深度报道是相对于一般动态性报道而言,它 通过系统的背景材料和客观的解释分析,全面深入地展现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内在规律、意义、影响、发展趋势等。深度报道在我国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7年成为中国新闻界的“深度报道年”,但进入90年代以后,深度报道走入低谷。有学者指出:“90年代,深  相似文献   

16.
深度报道理论是20世纪40年代以来活跃在美国新闻界的重要新闻写作理论,后来传播到英、法、日等国家,在指导新闻实践方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深度报道理论传入我国,对促进我国新闻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深度报道理论的提出 从20世纪初叶开始,客观报道理论所确立的客观、迅速、将新闻报道与意见写作分开的报道原则,成了西方新  相似文献   

17.
美国新闻业“客观性法则”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美国新闻界长期的业务实践中,“客观性法则”无疑是一种举足轻重的报道方针。作为美国新闻界长期标榜的信条,它早已不单是操作性的报道方式,而从实践中抽象出来,成为曾被认为是“发展于美国、奉献于世界”的新闻职业道德准则。由于这种立意甚高的价值观在美国新闻业中的重要地位,对其发展过程作一历史回顾,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一、19世纪30年代以前:“报道事实”的新闻标准在政党纷争中沦丧 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发端之初的美国报纸是人们获取来自田园消息的重要渠道,尽量准确地提供事实是报  相似文献   

18.
陈佩 《新闻世界》2011,(5):26-27
新时期的深度报道在我国新闻界已发展了20多个年头,并且逐渐成为中央及地方主流媒体精心打造的特色产品。关注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为领导层提供决策依据,为人民群众解疑释惑,提供未来走向预测,是它得以发展并在当今社会受欢迎的基础。可以说,深度报道在当今社会具有其特定的时代价值。本文则是从深度报道对社会、媒体及受众三方面的作用探...  相似文献   

19.
不久前美国参议员爱德华·肯尼迪的外甥涉嫌强奸案,成为美国一大社会新闻,由此导致美国新闻界的一场风波。中国赴美访问学者修远自美国写来航讯,对这一事件作了详细报道。  相似文献   

20.
深度报道源于西方新闻界,在我国报界近年来逐渐开始流行。1986年,在全国好新闻评选活动中,深度报道首次列入其中,由此,深度报道的形式、特点与写作技巧逐渐得到新闻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