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题 氟是一种氧化性极强的非金属元素,它甚至能与Xe在一定压强下直接化合,生成XeF2、XeF4、XeF6等固体,这些固体都容易发生水解.其中,XeF2与H2O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XeR与H2O仅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XeF4与H2O反应时有一半物质的量的XeF4与H2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另一半物质的量的XeF4则发生歧化反应:  相似文献   

2.
1 易错问题 例1 A、B、C3绅元素的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1mol A单质能与水反应,产生1gH2,A相应地变为与氖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的离子;B单质也能与水发生副烈反应放出一种气体,B相应地生成稳定的氢化物,其水溶液显酸性;C元素的氧化物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  相似文献   

3.
氟的发现与莫瓦桑北京清华附中(100084)阎梦醒氟是化学性质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它性格暴烈,难以驾驭。人们都说“真金不怕火炼”,但黄金在氟气中也能燃烧。氟气能与水猛烈作用置换出氧气。它甚至能在一定条件下与稀有气体发生反应。氟有剧毒,它对人体和生物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亚硝酸的生成与性质实验所需的硫酸浓度和反应产物,指出H2SO4,和NaNO2作用的主要产物是NOHSO4,(呈白色晶体),NOHSO4溶于水发生分解反应,由于少量N2O3,溶于水使溶液呈浅兰色;NOHSO4溶于H2SO4的溶解度随硫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较稳定。  相似文献   

5.
一、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思路1.确定反应后溶质M后质是什么?有多少克?例如溶质溶于水时与水发生反应,则溶液中溶质为反应后的生成物。如氧化钠溶于水后溶质为氢氧化钠,三氧化硫溶于水后溶质为硫酸.  相似文献   

6.
例1 氢化钙(CaH2)固体是登山队员常用的能源,用它与水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CaH2+2H2O——Ca(OH)2+2H2↑,所得氢气可供燃烧之需.(1)CaH2中的钙元素呈+2价,氢元素的化合价为___;(2)使87.5g质量分数为96%的氢化钙样品与足量的水反应,可生成多少克氢气?  相似文献   

7.
一、选择填空题(选择合适答案,将其代号填入空格内。每空2分,共28分)1.在A.硫酐;B.纯碱;C.白磷;D.硫酸;E.石灰石等物质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暴露在空气中易自燃的是;能除去做馒头时面团发酵生成的酸,且使馒头蒸熟后变得疏松多孔的是;用做建筑材料和制造水泥的是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的是.2.在A.MgO;B.H2O;C.SO2;D.CO2中,氧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的是。3.将下列符号或结构示意图的序号镇在相应的横线上:(1)氯分子,(2)硫酸分子,(3)铜元素,(4)钠离子,(5)锌元素的…  相似文献   

8.
一、填空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4分)1.甲原子是所有原子中结构最简单的,它所属元素的名称是,其单质的分子式是;乙原子的M电子层比L电子层少一个电子,它所属元素的名称是,其单质的分子式是.两种单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将此反应的生成物溶于水,再跟原子结构是的单反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反应完毕后,溶液里存在最多的自由移动的离子是。2.汞、氯化钠、水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填分子式,下同),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3.下列符号:中,能正确表示铁离子的是。4.给一…  相似文献   

9.
溶液是由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正确认识溶液概念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分散”不是反应。溶质是“分散”到溶剂中去的,溶质和溶剂之间不发生反应,否则就得不到该物质的溶液。如CO2溶于水,由于部分CO2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H入O。,得到的是含有H。CO;的溶液,这里“分散”不能用“溶解”、“混合”等词代替。2.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是一种特殊的混合物,它的特征是均一、稳定的。所谓“均一”是指溶液各部分成份和性质完全相同;所谓“稳定”是指外界条件不变时,其…  相似文献   

10.
一、相关“基本理论”的“不一定” 1.溶液的浓度越大密度不一定越大(NH3·H2O浓度越大密度越小)。 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不一定加快反应速率(有减慢反应速率的催化剂)。 3.稀有气体不一定与其他物质不反应(稀有气体可以与F2反应)。 4.书写化学式时,正价元素不一定写在左边(NH3中N是-3价)。 5.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O2和O3组成的混合物)。 6.离子反应不一定有离子方程式(2NH4Cl+Ca(OH)2(?)CaCl2+2NH3·H2O)。  相似文献   

11.
解析:推测“可能”具有的性质,不能答成“肯定”具有的性质,因此回答成:(1)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2)密度比水大,难溶于水.小与水反应;(3)具有挥发性等均不合题意。  相似文献   

12.
复分解反应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种反应类型.其定义为: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在溶液中进行的复分解反应大多是在酸、碱、盐之间进行的,其发生条件为:(1)有难溶物产生;(2)有易挥发性物质产生;(3)有弱电解质(水、弱酸、弱碱)生成,只要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反应即能发生.因此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向离子浓度减少的方向进行.下面从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出发。简单分析一下常见的几种复分解反应类型.  相似文献   

13.
1.中学常见的卤族元素与水反应,一定符合:X2 H2O=HX HXO类型。不一定:F2与水反应方程式应是:  相似文献   

14.
一.优化思维的深刻性有些习题的条件合而不露,有些习题的表象具有迷惑性或干扰性,这为审题马虎、思维肤浅的学生设置了障碍.因此习题条件的陷蔽性或表象的迷惑性、干扰性的挖掘训练,有利于优化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例1.将28克生石灰溶于972克水中,测知此时溶液的温度为33℃,求此时溶液的百分比浓度.此题若将2.8克生石灰视为溶质求值,显然是错解.必须认清其隐含条件:山生石灰溶于水与水发生反应,生成Ca(OH)2,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不是CaO,而是Ca(OH)2;(2)因CaO变成Ca(OH)2要消耗一定量的H2O,故所得溶液中的溶剂(…  相似文献   

15.
1硫在氧气中燃烧a.反应原理。S+O2SO2SO2有毒,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后生成亚硫酸钠和水SO2+2NaOH=Na2SO3+H2Ob.仪器与药品。硫磺、锥形瓶、软木塞、燃烧匙、酒精灯、火柴氢氧化钠溶液c.实验装置。实验装置见图1。d.操作步骤。①在燃烧匙里放少量硫磺,加热,直到发生燃烧。点燃=图1②把盛有燃着的硫的燃烧匙伸进盛有氧气的锥形瓶里(锥形瓶内盛装约10mLNaOH溶液),塞紧软木塞,观察实验现象。①效果明显;②无污染产生。2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非肉眼能观察得到,让学生用手触摸试管又浪费时间…  相似文献   

16.
例 8. 关于化合物 2-苯基丙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 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D.易溶于水及甲苯 答案:本题考查苯及烯烃的结构与性质。烯烃因为含有双键,所以能发生氧化反应,又能发生加成聚合反应。该有机物只含碳、氢两种元素,属于烃类,易溶于有机物,难溶于水。苯环上有十二个原子共平面,双键上有六个原子共平面。化合物2-苯基丙烯的结构式为 ,双键右侧的碳原子上还有三个氢原子,这三个氢原子与碳原子不共平面。  相似文献   

17.
复分解反应能发生,生成物中必备下列条件之一,即(1)有气体放出,或(2)有沉淀析出,或(3)有水生成。否则就不能发生。其实,即使满足上述条件之一,复分解反应也不一定能发生,因为它的发生对反应物也有一定要求。一、复分解反应对反应物的要求1.酸+碱→盐+水参加反应的酸和碱中至少有一种可溶,反应可能进行;若两种反应物都难溶于水,则反应就不能进行。如HCl+NaOH=NaCl+H2OH2SO4+Cu(OH)2=CuSO4+2H2O(不溶)Cu(OH)2+H2SiO3≠(不溶)(不溶)2.酸+盐→新酸+新盐参加反应的酸必须可溶于水;如果反应物…  相似文献   

18.
1.晶体中不一定存在化学键,如稀有气体. 2.晶体熔化时不一定破坏化学键,如分子晶体熔化时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 3.溶于水能导电的晶体不一定是离子晶体,如氯化氢(HCl)是分子晶体. 4.由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晶  相似文献   

19.
相信看到这个问题大家都能给出一个否定的回答.在初中化学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前三位的金属都不能将位于其后的不活泼金属从它们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同理,钠与任何一种盐的水溶液反应。都不能置换出金属元素,因为钠首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若氢氧化钠能与盐中的金属离子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氢氧化物,则可使反应继续进行.而使得最终的反应产物是难溶性氢氧化物,钠盐及氢气.否则只能是钠和水反应.  相似文献   

20.
1.趣味化学实验.兴趣型的化学实验操作比较简单,现象明显且饶有趣味比较适合在师范低年级的课外活动小组内进行.每次活动直接接排同一系列的几个趣味实验:例如低温燃烧系列一乙醇的低温燃烧、萘蒸气的低温燃烧、二硫化碳的低温燃烧等;变色系列一氯化钻的变色反应、三氯化铁的变色反应等;喷泉系列一氨气溶于水的反应、氯化氢溶于水的反应、一氧化氮溶于水的连续喷泉等;此外还有物质升华系列、自燃系列、氧化剂的氧化性系列等等.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可要求学生趣味实验配上形象生动的解说词讲演结合.2.简易检测实验.这是指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