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外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使人们对翻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译既要优美流畅,更要尽可能完整、准确地传达原作特有的化意象。化意象的传递是化传递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在翻译中忽视了化意象的意义与传递,就会影响原作整体内容的传达,甚至影响对原作意境,人物形象的把握。本将分析和探讨化意象的表现形式与错位,并从接受理论的角度研究翻译中化意象的传递。  相似文献   

2.
论英汉语中动物文化意象的错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客观事物在不同民族的化中意象不尽相同。英汉语中动物化意象存在着明显的错位现象:一是,用一动物在两种化中具有截然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反的化意象;二是,一种化中的某些动物意象在另一种化中却没有。翻译中应充分注意这种现象,以免产生化意象的流失和破坏。  相似文献   

3.
翻译作为一种化交流,受原语化与译入语化的制约。由于英汉民族化的差异,仅有一小部分成语在英中有相对的意象。大部分四字成语蕴涵浓厚的中国化意象,英译汉时若使用这些成语,便在译中掺入与添加了译语化意象,造成化失真。因此,译应慎用成语,灵活变换表达法,使化信息得以准确传递。  相似文献   

4.
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其中意象的处理尤其是翻译中一大难题.本文通过对意象翻译的典型例子“Milky Way”的翻译进行讨论,分析总结了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失落和歪曲,并提出使用异化的方法对待和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5.
作为语言中的活跃因子,文化词语的特殊性在于其所承载的文化特质,这种特质是文化词语意象的底蕴。在跨文化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中,意象移植一向为译者所关注。文章拟从跨文化语义的角度就文化词语的意象进行概述。进而在不同文化关联性制约下对文化词语翻译的意象构建进行探讨,以明确意象移植的“度”。  相似文献   

6.
意象的传译     
意象是文学理论的重要概念之一。在翻译的过程中,语言的转化只是表层,忠实地再现、传递源语中文化意象的异质性才是翻译的实质。在当前国际文化交流日益扩大和多元化的语境中,对源语中文化意象进行传译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学翻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对文学翻译者来说是个很重要的问题,而其中文化意象的走失是意象传递中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文化意象走失的分析阐述发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诗歌是语言的精华,而意象是诗歌的灵魂。在诗歌翻译中能否传达意境也是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立足中国传统的意象理论,结合中外学者从意象角度研究诗歌翻译的成果,对英译中国古典诗词中意象的翻译原则和策略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可分为非文化意象和文化意象两种。对于前者.译者一般采取直译法.在保留原诗意象的同时再现原诗意境;对于后者.译者应善于变通.必要时可舍“形”取“神”,以保留原诗意境。  相似文献   

9.
本以汉语的化模式为比照,对某些英语化内涵词的词义信息和化意象作了一定的剖析;对英语化内涵词在理解和翻译中常见的错误作了归类分析;同时提出加强化因素教学的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10.
文化意象问题在文学翻译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翻译中文化意象的错位会导致读者产生错误的印象。本文应用翻译实践中的典型例子,对文化意象的错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文化意象指语言中包含的文化因素。习语是语言发展的结晶,含有丰富的文化意象。从翻译的角度来看,英、汉习语体现出文化意象的缺失和错位两种现象,习语的翻译也相应存在文化意象的丢失和不恰当套用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了广告翻译中经常出现语义失误的三种形式。语义失误与译者对语境的把握紧密相连,并受到译者的心理图式和语言的文化意象影响。广告翻译过程中,语义失误不可避免,但译者要尽可能地多研究源发语文本的的背景资料及两种文化差异,以减少语义失误。  相似文献   

13.
文化意象互文性的限度与翻译策略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互文性理论在翻译中得到广泛应用,这不仅是对当前翻译理论的补充,同时也拓展了译者的视角。然而,文本互文性和文化意象互文性在内涵以及外延关系层面有着很大的差异。由于受政治、历史、经济、文化、时空、语系以及思维方式等因素的限制,文化意象互文性具有一定的限度,这给翻译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解决这一问题的翻译策略是:异化异化加注释归化零翻译等。  相似文献   

14.
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失落与错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存在。对跨文化交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传统翻译研究主要关注文化意象传递的途径和方法,而本文将从译介学角度审视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失落与错位现象,并寻求其积极的影响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诗歌美在意境.意境是由不同的意象组合而成的,其中包括文化意象.就文化意象的翻译而言,在古诗英译的实践中,存在着直译法和意译法的区分.意译法弃象译意,或破坏了诗的意境,或折损了诗的神韵,因而是不可取的.直译法优于意译法,有象胜于无象.  相似文献   

16.
翻译中文化意象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使人们对翻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译文既要优美流畅,更要尽可能完整、准确地传达原作特有的文化意象。文化意象的传递是文化传递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在翻译中忽视了文化意象的意义与传递,就会影响原作整体内容的传达,甚至影响对原作意境、人物形象的把握。本文将分析和探讨文化意象的表现形式与错位, 并从接受理论的角度研究翻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  相似文献   

17.
论文化意象在翻译中的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因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不同民族的语言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意象。翻译作为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活动,应尽可能完整、准确地体现出原作的文化意象,传递出其文化内涵。本文探讨了英汉民族中一些文化意象的表现形式及意蕴,揭示了翻译中因处理不当而产生的问题,并提出了处理文化意象翻译的方法,以达到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语境包括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在翻译中对译文文本的生成具有制约作用.从跨文化研究的视角对徽州楹联的文化语境进行深入分析,力求对徽州楹联的文化意象进行合理定位,探讨在汉译英翻译过程中如何准确传递其特定的民族文化意象,采取保留形象直译、保留形象加注、改换形象意译、舍弃形象意译四种翻译策略传达原作的地域文化特色,力求做到“文化传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