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各位读者朋友:《记者观察》杂志长期以来得到了您的真诚关爱和宝贵支持,本刊全体同仁向您表达诚挚的谢意并祝新春快乐!  相似文献   

2.
请到您所在地区邮局订阅《中国记者》邮发代号:82-23发行热线:010-63073532 63074337欢迎致电新华社31个分社的新闻信息中心,我们的工作人员近距离为您提供发行服务。  相似文献   

3.
平日里踊跃订阅《记者观察》求助时记者就会来到您身旁《记者观察》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新闻观察杂志,创刊于1991年元月,创刊十几年来已在全国取得了较高的知名度,拥有了一支固定的作者和读者队伍,刊物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逐年增长。《记者观察》杂志先后获得了全国首届社科获奖期  相似文献   

4.
驻外记者是我们的同行中特殊的一群,他们是怎样工作的?我们向国内外的八位驻外记者提出了这几个问题: 1、您是何时开始任驻外记者的?曾在哪些国家或地区工作过? 2、您用哪种语言进行采访?怎样获取信息与采访线索?在日常采访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您是如何应付的? 3、您在工作中通过什么渠道和方式同总部联系?平均每月发稿多少?采用的情况如何? 4、您参加过哪些国际重大事件或突发性事件的采访报道?您是怎样从争取时效、提高质量等方面同外国记者竞争的?您认为有哪些优势和欠缺? 5、您驻外时曾采访过哪些国家元首、政坛风云人物或当地新闻界知名人士? 6、您与驻在国的同行、其他外国记者以及国内其他新闻单位派驻的记者是否经常联系与合作?同当地别国驻外记者相比,您认为各自的短长何在(请举例说明一下您所认识的外国记者在敬业精神方面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记者:赵教授,从您的简历中得知,30年前您曾做过行业报刊记者。请谈谈您当时的工作环境以及整个新闻界的氛围,有没有什么令您印象深刻的事?  相似文献   

6.
侯军 《全国新书目》2010,(11):78-79
4月28日下午,办公室电话铃声响了起来,话筒里传来的是陌生的女声:“您是侯军先生吗?太好了,终于找到您啦!我是谁?您肯定不认识我,但是,我从认识我爱人那时起,就老是听他说起您的名字,我是替他找您的,老费劲了!我爱人是谁?哦,他叫何玉鹏,也是您的同行,是大连新商报的记者——您还记得吗?二十多年前,  相似文献   

7.
《记者摇篮》2005,(10):21-21
每位记者都有自己的采访方式,每位记者 都有莫逆之交的采访对象,每位记者都有难忘 的采访经历。经历就是财富,您把这些经历记 下来吧, 《记者摇篮》急切地盼着您的文章!我 们在请您的赐稿的时候,给您的大作规定了写 作内容: “一次难忘的采访”,标题由您自拟。 我们之所以开展这样的征文活动,是为了 更好地落实“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的原则, “一次难忘的采访”也许更能反映记 者实践“三贴近”的风貌,充分展示记者与采 访对象乃至于和广大读者心贴心的思想感情, 这是我们的一个初衷;顾名思义, 《记者摇篮》 是记者的理论和实践阵地,理应更好地贴近记 者,服务记者,为记者提供良好的成长平台,  相似文献   

8.
刘农凤  胡乐金  李志和 《新闻天地》2008,(7):I0001-I0002
立夏时节,生机盎然。5月5日,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共双峰县委书记李大剑。 记者:李书记,您好,我们是新闻天地的记者。我们知道,您在双峰主政已有较长时间了,您与双峰缘份不浅哪。  相似文献   

9.
中国记者:您在记者生涯中一直很重视调查研究,并且因此写出了很多有反响的稿件.您最早是怎样意识到新闻调查研究的意义的呢?  相似文献   

10.
思涵 《今传媒》2016,(1):1-3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王建萍老师,您好!很高兴能采访您.我了解到,多年来您一直专心钻研着播音主持工作,但是在工作之余您选择进修了旅游管理专业,这其中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相似文献   

11.
平日里踊跃订阅《记者观察》求助时记者就会来到您身旁《记者观察》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新闻观察杂志,创刊于1991年元月,创刊十几年来已在全国取得了较高的知名度,拥有了一支固定的作者和读者队伍,刊物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逐年增长。《记者观察》杂志先后获得了全国首届社科获奖期刊、第二届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等殊荣,连续六届荣获华北地区十佳优秀期刊。2007年被评为北方优秀期刊。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图书评论》1998,(10):18-19
社会学家眼中的图书市场──1998年中国图书市场访谈录(三)受访人:郑也夫(社会学家、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师)采访人:甲方,本刊记者。采访时间:1998年9月24日。甲方:您怎么看今年的图书市场?──换一种提法,假定您不是作为社会学的学者,而是作为...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肖教授,您好!非常荣幸采访您.我了解到,您教学生涯伊始就在新闻学领域教学钻研,三十余载的教授历程,为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能否谈谈您最初接触新闻学的感受?是什么契机让您选择从事新闻学教学的?  相似文献   

14.
互动     
《记者观察》2009年全新改版各位读者朋友:《记者观察》杂志长期以来得到了您的真诚关爱和宝贵支持,本刊全体同仁向您表达诚挚的谢意并祝新春快乐!  相似文献   

15.
3月19日,本刊记者采访了刚刚从繁忙的“两会”报道中抽出身来的许中田同志,此时,恰好他就任人民日报总编辑整整一周年。 记者:您是《中国记者》的特约顾问,本刊刚刚出版的最新一期刊登了您的简历。从中可以看出,您曾从事过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也从事过新闻出版和省委宣传部的领导工作等,您认为这其中有哪些共同点?以前的经历对您做好人民日报总编辑工作有何帮助?就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的一年来,感受如何?  相似文献   

16.
1、您所在的报纸国际版编辑有多少人,是否有自己的驻外记者?分管多少版面?与国内记者、编辑相比比例是多少? 2、作为国际版编辑,您是否有驻外工作的经验?如果有,是否对您的编辑工作有帮助? 3、您平均每周的发稿量是多少?请举例说明所发排稿件的时效性和版面的安排。 4、作为国际版编辑,您如何与驻外记者或特约记者、撰稿人取得联系并预约稿件?您从哪几个方面将国际报道与国内新闻报道建立有机联系? 5、在运用好新华社通稿的同时,贵报怎样努力办出自己  相似文献   

17.
记者:高司长,在跨入2014新年之际,请您对2013年中国广播电视节目主要的亮点和变化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18.
赵金:陈老师,您好! 您的事迹在<青年记者>刊出后,很多读者来电说您"很牛",是个"值得学习的好记者"."七一"前夕,您获得"省直机关优秀共产党页"荣誉称号,大众报业集团党委作出了<关于开展向陈中华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相似文献   

19.
1、您所在的报纸国际版编辑有多少人,是否有自己的驻外记者?分管多少版面?与国内记者、编辑相较比例是多少? 2、作为国际版编辑,您是否有驻外工作的经验?如果有,是否对您的编辑工作有帮助? 3、您平均每周的发稿量是多少?请举例说明所发排稿件的时效性和版面的安排。  相似文献   

20.
默默无闻的奉献──新闻资料工作者情况调查1、您所在单位有几人从事新闻资料工作?您认为目前新闻单位对新闻资料工作的重视程度如何?2、您是否经常和一线记者联系?什么样的资料服务方式较受记者欢迎?请举例说明新闻在料工作是如何为日常的新闻报道工作服务的?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