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数字电视发展中的问题与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丹 《记者摇篮》2005,(7):32-33
虽然数字电视敲开中国家庭用户之门,还只有短短几年的时间.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距离2008年用数字电视转播北京奥运会,以及2010年全面实现有线电视数字化广播、2015年停止模拟电视播出的规划,已经是越来越近了。有关部门把2004年定为“数字电视年”和“产业发展年”,可是一年过去了,诸多困扰数字电视事业发展的障碍并未像预期的那样被一一克服。巨大的发展前景面临巨大困惑.模拟设备向数字设备转型需要两头兼顾.投巨资研发自主标准.还是交巨额专利费遵循国外标准.也让人犹豫。数字电视正遭遇发展所必然要经受的痛苦。本文主要从传播学的角度,就数字电视产业链中几个关键环节面临的问题与机遇探讨如何加快数字电视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谭辛 《声屏世界》2005,(2):64-64
与迅猛发展的GPS追踪、无线互联网、移动通信、等离子显示和电视演播室技术相比,数字电视发射技术的开展显得慢了一些。但近几年.受数字电视市场的推动,英国、美国、西班牙等国家数字电视业务的开播和席卷全球的数字电视热潮,模拟电视发射机过渡到数字电视发射机已成必然。下面初浅谈一谈模拟电视发射机向数字电视发射机过渡需要考虑的几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3.
朱珠 《视听纵横》2005,(2):99-101
我国从2003年开始推广数字电视。然而,在人们的一片叫好声和满心的期待当巾,数字电视推广工作却遭遇了出人意料的寒流。2004年是国家广电总局确定的“数字发展年”.全国已有49个城市开始了数字电视试点,“按照年初的预计,全国数字电视用户到年底将达到1500万户.近5000万人口。然而截止去年11个月,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数字电视用户只有200万户,与3.6亿电视用户相比微不足道。”业界对数字电视的态度开始转变为怀疑与担忧.  相似文献   

4.
孙伟  陈怡明 《新闻传播》2006,(10):61-61
发展数字电视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政治工程、民心工程、信息工程。推进数字电视建设进程、加快数字电视产业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更好地传播先进文化、发展文化产业的必然途径;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必然选择。相对于黑龙江省来说,结合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战略,就赋予了数字电视建设一种更新颖、更深刻的含义。那么如何认识数字电视建设在黑龙江省的振兴战略中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5.
夏大雨 《数字传媒》2004,(5):24-26,30
数字电视标准到今年年底能不能划上句号?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表示,到今年年底,我国直辖市和三分之二以上的省会城市将确是有线电视由模拟向数字化的整体转换,然而这其中因各地区的具体情况不同、方向虽定,在时间上还很难说.  相似文献   

6.
审视中国数字电视发展中的几对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虽然数字电视敲开中国家庭用户之门,还只有短短两年的时间.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距离2008年用数字电视转播北京奥运会.实现“数字奥运”的计划,以及2010年全面实现有线电视数字化广播、2015年停止模拟电视播出的规划.已经是越来越近了。按照广电总局的目标规划,今年国内数字有线电视的用户应该达到3000万户,全国要有四分之一的电视台开通数字电视节目,要想顺利实现这个目标,政府主管机构和电视台、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和相关配套产品提供商等.处于数字电视产业链当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做出更多的努力。本文主要从传播产业的角度,对影响数字电视发展的几大因素和存在的几对矛盾统一关系.来分析数字电视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郭鉴 《传媒观察》2007,(6):46-47
《2005—2006中国数字电视产业报告》显示,2005年全球数字电视用户达到1.7亿户,比2004年增加了4000万户左右,全球数字电视平均渗透率超过16%。根据eMarketer公司估计,全球数字电视用户至2006年将超过2亿户。从这些统计数字来看,数字电视的市场潜力十分可观,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
近一年来.在数字电视发展上走着艰难的创业之路的实践者们.都会与发展中的困惑.竞争中的思考.探索中的前进相伴相生。数字电视产业发展中复杂的背景.不确定性因素决定了这项工作推进的艰难。种种问题表明.数字电视博弈的对象不仅仅是风险.而是广电行业自身。我想从以下几点进行初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焦利明 《档案天地》2009,(7):56-56,55
随着数字电视的迅速发展.数字电视用户不断增长。数字电视的管理和使用已成为电视事业发展的基础环节.如何做好数字电视用户档案的管理.为用户更好地收看数字电视服务.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0.
首先.数字电视其实在我们这个21世纪已经成为一个产业经济发展的龙头,这点上我们经常讲的信息产业。其实信息产业最核心的也是最关键的其实是我们的传媒产业.而传媒产业中.最关键的一个部位和内容有密切关系的.其实就是我们的数字电视.我们整理一下中国的数字电视大概的一个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1.
2003年2月20日,江西数字电视平台正式开播运营;6月,江西省被国家广电总局定为全国首批数字电视试点工作的省份之一。在江西广电网络公司的领导下,经过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截至2003年12月底.全省已发展数字电视付费业务用户9000余户。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媒科技》2007,(4):42-42
随着网络双向化改造进程的加快,双向互动业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数字电视的发展方向(后平移时代)也必然是糅合了多种业务形态的以互动为主要特征的双向化时代。而在一个双向的广电网络中,我们如何为节目加密?何种加密方式才是更经济和更安全的?天柏公司作为国内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的集成和终端产品供应商,在CCBN2007上展出的BiCAS双向条件接收系统将会解决这些疑问。  相似文献   

13.
IPTV即交互式网络电视,是一种利用宽带有线电视网,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的崭新技术。用户在家中可以有两种方式享受IPTV服务:(1)计算机,(2)网络机顶盒+普通电视机)。它能够很好地适应当今网络飞速发展的趋势,充分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IPTV既不同于传统的摸拟式有线电视.也不同于经典的数字电视。因为,传统的和经典的数字电视都要有频分制.定时.单向广播等特点;尽管经典的数字电视相对于模拟电现有许多技术革新,但只是信号形式的改变.而没有触及媒体内容的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14.
近来,手机电视新媒体发展势头备受关注,它的商业模式核心是移动运营商的收费手段,已初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或将迈入高速发展期。那么,这种商业模式在互联网站和数字电视等其他新媒体上是否可以复制呢?这种商业模式的持续发展支撑是什么?什么样的内容能够保证手机用户持续有效的订购?本文将给予探讨。  相似文献   

15.
李玲  李莹 《新闻传播》2005,(5):23-24
近几年,“数字电视”成为行业内外的热点话题,它一度以其1.5亿的预期产值令产业各界和广电行业激动和神往。然而,数字电视的光明前景却与其步履蹒跚的发展脚步形成了鲜明对比。  相似文献   

16.
王虎  严三九 《视听界》2007,(6):51-55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广电改革和市场竞争的多重推动下,上海市数字电况产业迅猛发展,伴随而来的是对数字电视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本文以此为背景,选取上海市当前惟一的数字电视运营商为调查对象,采用发放问卷和深度访谈的方式,重点调查上海市数字电视人才的职业环境和各岗位对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希冀在数字电视专业人才培养和行业用人需求之间寻找契合点,创新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本项调查对全国数字电视业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PK”专题     
《视听界》2006,(2):106-111
数字电视PK IPTV: 三网融合与新媒体业务到底谁是谁的前提,谁又是谁的难题?这似乎是一个圆环套圆环的命题。[编按]  相似文献   

18.
《新闻采编》2006,(2):29-29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下发《关于加强移动数字电视试验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移动数字电视试验接收装置只能安装在公交车、出租车、长途车等交通工具上,不得加密播出。通知要求,开展移动数字电视试验的城市公交车数量应不低于2000辆,并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为了全面提升节目制作能力和节目制作质量.满足电视节目制作对硬件设施的需求,吉安电视台购置了一辆六讯道标清数字电视转播车。该车的系统设计最大限度地考虑了安全问题.采取多级备份措施,避免出现单一崩溃点:充分考虑了系统配置的全面性和合理性.使得整车功能齐全。使用方便,并利于系统维护。  相似文献   

20.
我国数字电视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靠政府,用标准强化推动 学习日本的经验,从数字电视的传输标准下手,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数字电视标准系列(中国的CDTV-T CDTV-SCDTV-C),用传输标准带动其它标准的制定,最大限度地保护国家利益。结合国情制定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数字电视标准系列,从而带动ASIC/SOC的设计制造、整机产业(包括软硬件)、600-800/1000电视线的显示器件.以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