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旨在探究少数民族地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与区域性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关系;据对云南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的粗略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云南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音乐教育教学模式和培养方案仍采用传统的西方音乐教育体系,且未及时地将地方传统民间音乐文化的资源及挖掘整理的成果吸收转换到教学中。针对此现状,从云南高师院校音乐教育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入手,谈及云南高少数民族地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从而探究少数民族地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与区域性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从民族师资的量质要求看西北民族高师教育改革文/李定仁,王鉴,高忠诚民族高师教育是指专门为民族地区培养中等学校师资的高等师范教育。西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陕西为散杂居区),西北民族高师教育要直接为当地中等教育培养合格的师资服务,其办学规模的大...  相似文献   

3.
高师民族音乐学专业以地方少数民族音乐历史、发展趋势等为研究对象,是一门涉及范围广泛的音乐学科。民族音乐学专业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全方位地掌握民族音乐的各项专业技能。本文从高师民族音乐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创新点入手,具体探讨了高师民族音乐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和教育实践,以期为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4.
民族地区高师院校教育实习活动历经“理论一实践单向教育实习模式”、“双向贯通模式”与“共建共享模式”等演进过程,呈现出不断适应教育发展内在要求的基本形态.随着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师院校的教育实习亟待在政策保障和实践模式等方面进行新的探索,以此强化师范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教育问题的研究是涉及到每个国家、每个民族地区的重要政策之一.在当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内蒙古自治区在新时代社会生活环境下,我区高校蒙语授课面临的一些教育问题逐渐的被很多学者和研究专家所关注.本论文根据当代蒙古族社会生活环境、社会经济条件、社会文化等特点,结合我国当前素质教育和培养应用型人才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从蒙授大学生教材翻译到大学普通话教育和毕业就业问题的关系以及民族文化的培养这三方面分析了内蒙古民族地区高校蒙授大学生教育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高师民族音乐学专业以地方少数民族音乐历史、发展趋势等为研究对象,是一门涉及范围广泛的音乐学科。民族音乐学专业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全方位地掌握民族音乐的各项专业技能。本文从高师民族音乐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创新点入手,具体探讨了高师民族音乐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和教育实践,以期为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7.
高师培养模式是高等师范学院根据不同学制,为实现师资培养目标而制订并实施的培养方式。而在缺乏具体内容的目标要求影响下形成的传统的粗放型高师培养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知识经济背景下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要求,新的高师培养模式的建设,必须与2目标的制定、教育理念的设想、培养手段和方法的更新协调一致,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世界师范教育发展的历程,是一条师范教育与学术教育从分离走向整合的轨迹。从我国高师教育的现状与近年的改革趋向中可看出,从单一、封闭走向综合、开放是高师改革发展的主流。以此为依据,作者阐述了宁波大学以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推进高师办学模式与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9.
课程设置是高师院校小学教师培养模式中的关键环节。鉴于通识教育人文课程建设在目前高师院校小学教师培养模式中的重要性和不足表现,加强高师院校小学教师专业培养模式中通识教育人文课程的建设和设置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与国际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接轨”的一种办学模式的探索,具有其独特性和独创性,在民族地区具有其特殊的意义,是提高民族地区人口整体素质,培养大批社会急需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的有效途径。在实施过程中,要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去应对民族地区“开放教育”这一全新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双语教学成为英语教改实验中凸现的一个新亮点,但由于各种条件的束缚,师范院校双语教学方法与手段不甚合理。为避免和解决上述情况,教师应循序渐进,不盲目追求全英文授课,创造机会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从事双语教学的实践能力,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和应用能力。同时,应按学生的英语水平、基础知识、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分级教学,关注外语的学习,更好地促进双语教学的普及和提高。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已成为未来几年将要实现的目标.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成倍增加,尤其是高师院校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扩招速度快,招生规模大.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普遍反应是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如何科学地对待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是课堂教学所面临的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为此,针对学生的特点和不同心理需求,来探索分层递进教学改革实验,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更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  相似文献   

13.
学前教育专业教法课程的综合化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师范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幼儿园一线教师,教法课程是该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依据现阶段幼儿园的课程模式与教学模式,以形成学生从事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师范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设立了“五大领域”教法课程。“五大领域”教法课程的内容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在教育目标、内容、方式上呈现出综合化趋势。在教法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提倡单科教法服务于全局、服务于幼儿园教学需要理念并对学生实施“五大领域”模拟教学综合考核。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华民族'梦之队'筑梦人"的教师队伍素质问题仍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教师队伍整体师德师风建设任重道远,师范教育质量下滑,一流人才难以进入教师队伍,教师培训进入高原期,乡村教师、民族地区教师、学前教师、职业教育教师、高等教育教师等存在不同程度的短板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整体提升我国教师队伍素质,建议国家实施"中国教师教育振兴计划",包括教育队伍素质建设的十个具体工程: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立德树人"示范工程、师范院校振兴计划工程、教师专业认证标准体系化工程、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协作工程、幼儿园教师队伍素质提升专项工程、基础教育教师质量提升系统工程、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工程、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工程、民族地区理科教师培养培训工程、标准化乡村学校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15.
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高师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是目前高等师范院校迫切需要加强的工作。《公共心理学》是师范院校培养合格师资必修的教育类基础课程,是凸显师范教育特色的重要标志。但就目前来看,高师公共心理学的教学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致使该门课程在师范教育中未起到其应有的作用。高等师范院校必须改革现有的心理学教学模式,明确课程目标,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优化评价方法,稳定教师队伍,构建具有"1+2"内涵的大心理学教学模式,适应高师学生心理教育能力培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我国北方地区的维吾尔族、蒙古族、朝鲜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师生对于三种语言教育认同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较之西部其他少数民族,上述4个北方少数民族对三语教育的认同度较高,能够客观认识三语教育,认为三种语言间存在内在联系,并希望少数民族外语教师能够具备三语能力。  相似文献   

17.
论艺术教育美术专业的课程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师复合型艺术师资的培养是国家教育部艺术教育的改革实验项目,旨在培养适合我国中小城市及广大农村和落后地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复合型的艺术师资.课程设置是整体改革研究的核心,涉及到办学方向、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和为基础艺术教育服务等问题.本文将在具体实验的基础上,对音乐、美术主辅修制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高师院校职前教育实习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环节和必经阶段。高师院校教育实习工作开展得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与从业后的工作质量。要做好此项工作,必须抓好实习基地建设,选拔好带队教师,改善实习方法,合理安排实习时间与环节,上好实习课。  相似文献   

19.
提高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技术能力作为21世纪合格师资必备的专业技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为了培养出适应教育现代化的合格师资,高等师范院校普遍开设了"现代教育技术"课以促进对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学效果并不乐观,笔者通过分析影响该课程教学质量的原因,提出了相关的策略,试图对促进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进行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20.
苗深花 《教育研究》2012,(5):90-94,101
《教育规划纲要》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的要求,也是对未来成为教师的师范生提出的要求。为了适应未来教师职业的工作需要,师范生需明确教师教育职责和自身学习目标及学习的特点,以提高教师素质为目的,在师范教育阶段积极构建"为教而学"的学习观。为此,高等师范院校应在改革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明确培养目标,加强教学实践训练;改革教学模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融入新的学习观,促进师范生专业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