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庆昌 《教育科学》2012,28(2):90-96
教育史研究的教育学内涵是一个需要澄清的问题,这将有利于教育史研究自身的进化。超越具体的教育历史事实,用思辨的方式追寻教育历史发展的逻辑,是教育史研究具有教育学内涵的重要途径。这种努力具体体现为通过教育活动史、教育思想史、教育制度史研究,对教育活动、教育思想、教育制度历史发展逻辑的追寻。为此,研究者需要拥有教育学的立场和哲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当前,随着教育法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更多地将注意力投向与教育教学实际、与教育法律关系相关主体切身利益密切联系的问题上[1]。研究者也不再停留于对教育法学学科抽象理论的纯思辨  相似文献   

3.
个体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是指研究者以个别教师为研究对象,对其专业发展阶段、影响因素、发展动力、知识结构等所做的研究。这与以教师群体为研究对象的群体取向相对应,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由群体到个体、由逻辑思辨研究到具体实证研究发展的必然,也是个体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受到教育研究者重视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4.
有抱负的教育研究者应在对学术个性的自觉追求中寻找抵达创造性学术境界的突破口。学术个性即学者主体的研究个性,包括属于自己的独立的思想立场、努力追求卓越的思维品质以及不流俗的成果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5.
一、科学主义式的教育研究思维取向的现实表现由于自然科学在探究自然规律方面获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对传统的思辨与抽象式的教育研究的不满,20世纪以来,许多教育研究者都以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作为标准,追求所谓普遍、客观的教育规律,采用实验、测量等自然科学的实证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6.
一、科学主义式的教育研究思维取向的现实表现由于自然科学在探究自然规律方面获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对传统的思辨与抽象式的教育研究的不满,20世纪以来,许多教育研究者都以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作为标准,追求所谓普遍、客观的教育规律,采用实验、测量等自然科学的实证  相似文献   

7.
笔者认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有以下八对,即:思想与行为、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疏通与引导、言教与身教、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教育与管理、内化与外化、个人与社会。建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及其系统必须遵循逻辑与历史一致的原则、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原则以及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同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存在哲学与思辨哲学的理论分野也正是西方现代哲学与近代哲学的本质区别所在。存在哲学否定思辨哲学将人的存在逻辑化和概念化的倾向以及将人归结为理性的思想实体和认识主体的观点,把人的存在视为一个动态的充满矛盾的生成过程,这一生成过程的本质特征是未完成性,它不能为抽象的哲学思辨所把握,而只能为与存在个体相关联的具体思想所关照。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过程与一般认识过程不同,它包括政治主体如何可能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这种高度思辨的问题,也立足于教育者如何优化认识的效果,以期提升教育的水平和质量。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有三个层次:政治主体、教育主体和接受主体,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它们之间是一种递进转化的关系。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过程来讲,政治主体属于认识层面,教育主体属于解释层面,接受主体属于接受层面,三者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相对主义的教育研究观认为,基于研究者个人的主观立场,研究观点与思想不可能形成普遍、客观的理论,追求普遍性和客观性是教育研究的误区。但正确、真实、合理的教育观点必然是普遍的,作为认识教育实在的研究,本质上追求的是教育理论或知识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这是教育研究的构成性规则和责任。教育理论的合理性,在于研究者使用的理据是普遍的,在于观点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当下教育研究拒绝理论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导致研究缺乏严肃的理论检验,导致研究观点的任意性。教育研究建筑有效的教育理论,就要超越主观因素,追求客观性和普遍性的理论思想。  相似文献   

11.
教育研究方法论反思:实证与思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研究中的实证问题在于实证技术化与学术的反实证性以及自身否认价值关涉的方法论缺陷;教育研究中思辨问题则形式化、庸俗化,缺乏思辨的矛盾、激情和魅力.其共性问题在于对教育实践问题的漠视,其出路在于研究者方法论的开放与创新.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四史”教育研究主要回应了“四史”教育的内涵与原则“、四史”教育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三个焦点问题。在复归实践性、文化性、主体性的呼声中,后续“四史”教育研究将超越工具理性,从理论思辨研究走向实证探究,从单一学科走向多学科的综合运用,从多元主体兼顾走向微观主体关照。  相似文献   

13.
王竹立 《今日教育》2014,(10):33-35
教育研究一般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科学实验,是把一些自然科学研究的办法搬到教育领域,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严格的对比研究。第二种是理性思辨,是指通过理性的思辨来得出深邃的结论,这要求研究者有较高的理论素养、较强的思辨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一、闪耀在中国莎学史上的两颗星 袁昌英先生和孙家琇先生在我国著名的莎士比亚研究专家队伍中犹如两颗耀眼的星座熠熠闪光,因为在众多的杰出莎学研究者中间,惟独她们俩是女性,在以思辨见长的莎学研究领域,她们以广博的学识、深刻的思想、严谨的思辨、严密的逻辑推理、深入的分析和富于文采的评析在中国莎学研究领域独树一帜,赢得了莎学界、戏剧研究界和文学界的尊重.她们的一系列莎学专著、戏剧作品、散文和小说在莎学研究者中间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她们的莎学论著在中国莎学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成为20世纪中国莎学研究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5.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是相互需要的双向互馈关系。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承创新。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实践探索的推进,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呈现趋向开放包容、转向以人为本、体现知行合一、重视内化体验、追求科学系统等逻辑向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明德修身是其逻辑主线;中国精神是逻辑重点;家国情怀是其逻辑归宿。  相似文献   

16.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是相互需要的双向互馈关系。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承创新。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实践探索的推进,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呈现趋向开放包容、转向以人为本、体现知行合一、重视内化体验、追求科学系统等逻辑向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明德修身是其逻辑主线;中国精神是逻辑重点;家国情怀是其逻辑归宿。  相似文献   

17.
每一种教育思想的形成都不单纯是逻辑、思辨和抽象的产物,而是与当时当地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状态、民族历史、教育经验和社会现实等交互作用而形成。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也不例外。作为现代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流派,其对美国以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教育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正确认识这种实用主义文化,对于今天的全球化社会来说尤其必要。  相似文献   

18.
一、对教育和研究如何理解 外语教师是教育研究的主体,教师的教育实践包含研究的意义.教师应把自我反思作为教师专业化的研究态度,教师应当成为自己和学生优秀的诊断者和观察者.教师成为研究者是以整体的态度理解教学和研究,视教育、教学、研究为不可分割一体.强调教师获得研究能力、成为研究者决不意味着对教学的忽视或削弱,而是在根本的整体的理解中视它们为同一过程.  相似文献   

19.
教育不平等的现实和对平等的不懈追求,是同一问题的两面,伴随着教育的发展走势越来越细微、幽深。发生学在此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教育不平等机制的研究框架。本研究梳理和探究当前存在的不平等在教育领域的作用机制和形成逻辑。从实践发生,追溯不平等事实发展的逻辑理路;从认识发生,总结平等追求中的理论凝结;从政策发生,考察平等理念在现实中的推进。通过实践、认识和政策发生,得出当下教育不平等是关系与资源分配交迭的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主体间性理论作为新兴的哲学范式,近年来逐步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在梳理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观点的基础上,对相关概念进行深入辨析,进一步厘清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演进。通过探寻主体间性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在契合点,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转向的必要性提供科学依据,以期通过主体性到主体间性哲学和指导思想转向的必然性分析,为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发展提供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