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隐性辍学"已经成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隐性辍学"现象的产生主要有学生自身、教师教育、学校管理和家庭影响四方面的原因.综合运用目标激励、奖罚激励、竞争激励、外部激励和内部激励等教育策略,可以合理有效地帮助"隐性辍学"学生"完整"回归课堂.  相似文献   

2.
"心本管理"的关键是"关心、宽心、赢心、聚心".因此,基于"心本管理"的高校教师激励策略应主要表现为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参与激励和目标激励等.高校管理者应尊重教师的自由和权利,实行民主参与式的目标管理,最终凝聚整个学校的人心.  相似文献   

3.
常听到学校领导人说"激励",采取激励措施,制定激励政策,作激励的报告.通过激励,把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出来,调动起来. 教育行政部门也经常想着激励,做着激励的工作.他们激励的对象就包括了其所管辖的学校领导人.我激励你,你再去激励别人(学校的师生员工).这样,学校领导人就既是激励者,又是被激励者.  相似文献   

4.
德育管理是根据一定的德育目标,通过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有效地利用德育的各种要素,以实现育人的学校管理活动.激励是激发人的动力,诱导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潜力,实现需要的过程.依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应该充分、合理地利用班级教育活动来形成一个"激励场",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我,形成不断完善自我、发挥自我潜能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5.
在对大学生的管理中,学校除了运用行政手段外,还要采用激励机制.所谓激励,是指激发人的行为动机的心理过程.通俗地说,激励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焕发人的内在动力,使其朝着组织所期望的目标前进.激励的形式主要有两种;目标激动和奖罚激励.在高校学生管理中,评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和设立奖学金等激励形式属于目标激励;而象表扬批评属于奖罚激励.有了激励机制,并能使其充分发挥作用,那么对学生会管理得更好,学校的教育目的会实现得更完美.  相似文献   

6.
激励理论与学校管理陶景龙学校管理者要组织和激励教职工实现学校的管理目标和教育目标,就必须了解在学校管理活动中教职工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掌握一些学校管理心理学的知识。激励理论是管理心理学的核心,在学校管理中,采取各种形式的激励手段,可以调动学校教职工的...  相似文献   

7.
学校管理的目标激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标激励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已被广泛地运用于学校组织,以实现对学校教职工的激励。但学校管理往往对制订什么样的目标、怎样制订目标等问题感到茫然,缺少一定的理论支持。为此,深入分析影响学校目标激励作用的因素,探讨如何在学校环境中科学地制订符合教师发展规律及社会要求的目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有效的班级管理是维护学校秩序、保证教学质量、实现教书育人目标的基本保障.实践证明,在班级管理中实施多样有效的激励策略,不失为科学有效的班级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激励是中小学校管理中的重要问题.为提高学校教职工的积极性,学校管理的理论工作者和实践者已提出、采用了许多激励理论和方法.但这些理论和方法大多把重心放在学校的个人激励问题上,而很少关注学校中的群体激励问题.根据行为科学理论,群体是指介于组织和个人之间,由共同目标联系在一起,成员间有直接与稳定的交往和心理依附关系,具有集体归属感,受其他成员及整体影响的一群人.  相似文献   

10.
教师激励是指运用各种有效手段激发教师热情,启动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发挥教师创造精神和潜能,使其行为朝向组织所期望的目标努力.教师激励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是关系到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关系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1.
学校作为一个组织,一些不良文化就像人的机体一样常会存在病毒.学校组织机体的病毒是学校文化中的负面因素.其常表现为五种形态:枪打出头鸟,安于现状,自甘落后,讨价还价,煽风点火.校长要"软硬兼施"有效遏制学校"病毒",主要方略有两条:通过建立核心价值观、构建目标、树立典型来增强组织机体的免疫力;通过舆论威慑、制度规范、诫勉谈话、行政处分、请其出局等方略来清除病毒.  相似文献   

12.
按照一般管理理论的观点,管理是计划、组织、协调、人事、控制的过程.而实施管理的管理者的工作就是通过"管理"所属员工达成具体的组织目标.但更多的实践证明,管理的成功关键在于艺术地实施"领导".贯彻以人为本,激励士气,营造氛围,注重沟通的理念,从而有效实现组织和员工双赢的目标,才是管理者应担当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学校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是什么?直白地说,便是"出主意、拍板子".依照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办学思想和目标,激励、动员和组织员工为之努力工作.  相似文献   

14.
邹永松 《文教资料》2006,(3):185-186
学校管理者要组织和激励教职工实现学校的管理目标和教育目标,就必须了解在学校管理活动中教职工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掌握一些学校管理心理学的知识。激励理论是管理心理学的核心,在学校管理中,采取各种形式的激励手段,可以调动学校教职工的积极性,因此理解掌握并能自觉运用激励理论是学校管理工作极为重要的一环。心理学所说的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可表示为:需要引起人的动机,动机又引起行为,行为又指向一定的目标。所以激励过程其实质就是要使刺激变量(即对有机体的反应发生影响的刺激条件,如环境刺激、目标反馈等)引…  相似文献   

15.
学校管理中的教师激励就是运用各种有效的激励方法去正确地诱导教师的工作动机,从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实现个体自身的需要来最大限度地实现组织目标.人需要的复杂性和层次性决定了激励手段的多样性,而教师需要的特殊性,又决定了激励手段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6.
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有一种不容易觉察到且与学校管理目标相悖的教职工心理现象--"为他"心理.它表现为部分教职工,甚至一些学校副职、中层领导,认为自己的工作都是为了校长或领导集体而干.这种心理尽管侧面反映领导干部个体或群体在学校管理中存在一定威信,但是更为重要地是它阻碍学校组织目标实现的负面效应,必须进行疏导和纠正.  相似文献   

17.
激励是学校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学校的任何一项工作要收到实际效果,达成预期目标,都必须首先激活人力资源,动员和组织广大师生共同担负起责任,为实现学校目标而积极行动。问题是:师生的这种目标行为是在一种什么样的心理驱动下实现的?如何才能有效激发和调控这种目标行为,如何才能有效保持和强化这种目标行为?……学校管理者必须对此做出科学的回答,这就需要对激励管理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入的研讨。一、激励管理的意义与功能激励,即激发鼓励。在管理学中,一般被解释为“导向满足某些需要或动机的行为”。具体说来,它至少含有三层意思。1.…  相似文献   

18.
感情作为人的一种主观体验,对人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物质激励是学校管理中常用的手段,感情激励作为一种"隐形力量",在教师管理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校领导者有效运用感情激励,能够最大化地提高管理效率,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激励是一种管理方法.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正确应用激励机制,是管理者应思考和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了在学校管理中如何运用激励策略的问题,即目标激励、竞争激励、信息激励、物质激励、惩罚激励等.  相似文献   

20.
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起主导作用.一所学校教师工作积极性能否得到正确充分的激励,是决定学校工作成败的关键.下面就激励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问题谈些个人的浅见.一、目标激励目标激励就是通过设置目标来激发人们的动机,指导人们的行为的方法.教师是以为国家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的,是以该目标为己任的.因此,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通过努力切实能够实现的目标至关重要.实施这样的目标激励,可以唤起和引发教师行为动机,由动机引起行动,从而,为了追求教育教学事业的成功,期望得到学校与社会的承认而尽职尽责,竭尽全力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