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立足语文课程的本质及育人功能,建构“本真教育”的教育哲学观;基于“本真教育”的教育哲学观,提出“本真语文”的教学主张。“本真语文”教学主张教师教学回归育人初心,回归语文教育本真,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真实发展为本,关注教与学真实过程的语文教学,其核心是为了儿童、为了实现儿童的发展及成长。“本真语文”课堂的四大核心特质,即尊重、简约、智慧、表达。“本真语文”教学主张既是对语文教学实践应抓学科根本的提醒,也是对语文教学实践应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强调。  相似文献   

2.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一轮课改中,突出加强语文阅读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提高语文教学成绩的重要一环。一、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能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让学生确实感到自己与教师是平等的。在基础教育中,实施情感教育,是新课标向我们提出的新要求。对此,在语文阅读教学工作中,教师课堂务必做到五个“带进”。即:把真诚的感情带进课堂,把微笑和鼓励带进课堂,把常识和激情带进课堂,把趣味带进课堂,把手势带进课堂。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堂堂反…  相似文献   

3.
针对中职学生英语学习不良的状况,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合理带进课堂,把和谐带进课堂,把兴趣带进课堂,把鼓励带进课堂,把激情带进课堂。从“五带进”入手,应用“成功教育”法,改变学生学习状况,使学生迈出英语学习成功的步伐。  相似文献   

4.
尤振明 《课外阅读》2011,(11):321-321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语文教学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语文教学的本真追求。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以及观名师课堂、听专家讲座、看学者专著,阐述了语文教学的本真回归,重视实效的方向追求的方法及自己的感悟。  相似文献   

5.
公开课理应具有示范、引领功用。当下语文公开课却存在背离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价值体现的问题,突显于滥用多媒体、上演“假课”、“复制”名师课堂等不良现象。其实,这些“病灶”并非“无药可除”,只要“对症下药”,反思整改,必能得以矫正,回归语文本真。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个人的文本解读一定要有深度,但课堂上教师必须把握好“有深度”的“度”,使课堂上的文本解读“适度”地深入.只有符合学生解读视域的解读才是真正的“有深度”的文本解读.“依靠问题引领,把思维引向深入”“简化教学形式,让语文回归本真”“把准引导力度,让智慧及时开启”与“转换问题视角,使解读视域变得开阔”,是课堂教学实践中四种行之有效的将文本解读推向“适度”深入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7.
简要叙述了在应试教育影响下语文教学失真的现象后,着重从学生的内需角度,阐述了以问题为出发点,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本真”;从文本的通透解读角度,阐述了以空白处为切入点,让语文教学回归“社会本真”;从文本的“命脉”梳理角度,阐述了以核心为着力点,让语文教学回归“精神本真”。且在每部分的论述中,分别以现实教学中案例为依据。最后得出真正回归本真的语文教学,在应试上也胜人一筹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在学科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搞好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需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优化师生关系,建立良好的教学环境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上好课的基础。教师要充分运用“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心理效能,强化师爱作用,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竞争带进课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把尊重和爱护的话语送给每一位学生,把和蔼的微笑洒向全体学生,以热爱和尊重学生的行为去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喜爱与信任,创造出一种宽松和谐、互相尊重、互相信赖的教学环境。把激…  相似文献   

9.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一“对话”,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生命回归,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是一次深刻革命,对于语文老师来说则是一次全面挑战。“对话”的本质,就是要还语文鲜活的生命本源,激活学生的主观世界,从教材中引发多元反映;就是要把课堂中的“思考权”“提问权”“争辩  相似文献   

10.
文章浅谈英语教学中的主动学习:①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②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促进学生主动学习;③主动学习策略的实施:课前,创设最佳学习状态;课中,激发学生情感,精心设计活动,把活动带进课堂;课后,鼓励学生写“成长本”,把课堂带回家.  相似文献   

11.
刘艳丽 《教师》2011,(34):78-78
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语文教学实践中,出现了违背科学态度、辩证观点的“泛人文化”倾向:语文基础知识被忽略;讲授式教学法遭冷遇;教学内容的科学性被丢失。导致学生思维能力的弱化,语文本真魅力的缺失。发展学生的思考力是教育的使命,因此笔者从课堂实践角度透视思维缺位现象,并试述如何使思维扎根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2.
面对新课改,大部分教师想尽各种办法优化课堂教学,而不少教师的努力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并没有真正领略“语文味”。为此,教师需要“洗尽铅华”,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实施简化教学法,提高语文教学实效。语文教学的简化法策略主要有精简教学目标,精简教学内容,减少讲授时间,精简课堂提问。  相似文献   

13.
周英英 《考试周刊》2013,(38):42-43
作者从把笑声带进课堂、把琅琅书声带进课堂、重视试卷讲评、进行研究性学习四个方面分析了如何让高三语文复习充满生气。  相似文献   

14.
转变观念树立学生主体思想为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良乡二小采取了两项措施。一项措施是“五转变、四带进”。“五转变”是指教师强制性管理为主转变为和谐、民主、平等的管理为主;教师讲为主转变为学生探究式学习为主;师问生答为主转变为师生、生生的多向交流为主;“一刀切”作业、书面作业为主转变为分层作业、实践作业为主;教师演示为主转变为学生操作为主。“四带进”是指教师把尊重带进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激励带进课堂,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把方法带进课堂,让学生学会学习;把创新带进课堂,让学生学会创造…  相似文献   

15.
黄厚江提出的“本色语文”强调“语文本原”“语文本真”和“语文本位”.其中,“语文本原”是目标和任务;“语文本真”是规律和途径;“语文本位”是方法和效果.“本色语文”揭示的语文教学最本质的规律是:追求实实在在地完成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追求智慧而充实的课堂对话;追求朴素的语文课堂教学常态.  相似文献   

16.
王萍 《小学生》2010,(3):19-20
《菜根谭》中云:浓甘肥辛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一语中的道出了人或事的本真面目。放眼如今的小学语文课堂,出现了一些新非语文现象:纷繁复杂的教学设计、课堂变“秀场”、“功利场”、忽视语言文字内化表达的“半程语文”等等,令语文课堂失去了根本的有效性,同时也失去了原有的本真。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了“融和语文”课堂的样态,通过一线教学实例与理论相结合,介绍了“融和语文”课堂的特征;分析了“融和语文”课堂的范式,研究了“融和语文”课堂的传承与创新;在此基础上,呈现“融和语文”课堂的四幅样态图;最后,总结“融和语文”课堂的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8.
高峰 《语文知识》2013,(3):59-60
为了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专家们倡导“简简单单教语文”,而“选准文本切入点”是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关键。本文试以古诗词教学的切入设计为例,探讨如何精选切入点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9.
高尔基说:“照天性来说,人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语文教师若把美带进课堂,则语文课堂便会生机盎然,五彩斑斓。  相似文献   

20.
虽然你没有美丽的外表,但你把你火样的热情带进了课堂;虽然你没有动听的歌喉,但你把你悦耳的旋律带进了课堂;你带领我们驰骋在文学的原野,打开了一扇扇像谜一样的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